由於過分追逐完美,完美主義者的道德標準高於常人,他也以這種“高標準”而自我標榜,在自我要求的同時也不忘要求別人。正是因為他過分地要求完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見化身為嚴厲批評家的完美者。他們用自己的標準時刻監督著周圍的世界,一個沒有秩序,沒有是非的大環境是他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一旦和他內心所堅持的原則發生衝突,他就會“爆發”,輕則強壓怒火,委婉批評,重則直接暴跳如雷。在完美主義者的心中,他神聖不可侵犯的“完美準則”應該是我們每個人行為的準繩。面對即將“發飆”的完美主義者,多說“是的”,能適當地減弱抵觸。
王璐的上司是王璐遇見過的空前絕後的挑剔的人。他會忽然站在王璐的身後說:“你手上的那個鐲子能不能摘掉,碰到桌面太難聽了,又影響打字的速度。”或者他會說:“你身體怎麼樣?”王璐受寵若驚地說:“挺好的。”那麼老闆就會面孔一板,說道:“身體沒有問題就不要頻繁地往洗手間跑,這會影響你的工作,如果你一走開,客戶的電話就進來了怎麼辦?”王璐不願意了,跟老闆據理力爭,老闆仍然堅持己見,氣得王璐整整一天沒有好好工作。第二天、第三天……上司總能找到王璐的錯誤,就在第N次王璐被挑剔的時候,老闆告訴她,你被解僱了。
其實王璐的老闆就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他真的只是看不慣而已,但是如果王璐能順從地說“Yes,sir!”也許他也沒有那麼大的火氣。要知道,完美主義者希望“同化”別人,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別人,將別人同化成自己的戰友而已。當你說“是”的時候,他感覺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一大半,便心滿意足,不會再跟你過多糾纏了。而且你的“是”在完美者眼中,是對他的肯定,對他行為的認同,這個時候完美主義者已經沒有跟你繼續叫板的理由以及原動力了。
大家對生活總是懷揣著美好的夢想:希望可以取長補短,求同存異,或者激烈爭辯,不存芥蒂;爭論時人各有志,不可相強,最後和而不同,各得其所。但是生活遠不是我們想象得那樣,有的時候,尤其是我們遭遇的完美主義者是我們的上級的時候,這種理論和理想,可以說是完全破滅了。這個時候,學會說“是”都稱得上一種謀略了。用這種“是”,我們化敵為友;用這種“是”,我們化戾氣為祥和。但是一個“是”字,也並非上嘴脣一碰下嘴脣就完事的事情,也有一定的策略。
明修棧道,表面贊同他的意見
誰都喜歡別人贊同自己,不同的聲音聽起來總有點刺耳,完美主義者尤甚。他們很難傾聽不同的聲音,尤其這件事情他認為已經觸犯到他的原則的時候,你的抵觸會被他看做是一種對權威的挑戰。要知道完美主義者是天生的領導者,他需要的是別人的追隨和服從,如果你不贊同他,那麼他會耿耿於懷。所以,當完美主義者對你評頭論足的時候,不要爭論或者發表不同意見,也不要插嘴,首先在態度上給他們明確的尊重,並且能夠傾聽他們的想法,即使你認為他的想法真的很愚蠢。
暗度陳倉,對他的話語進行善意的保留
當完美者又在喋喋不休地重複意見時,不要試圖跟他頂嘴或者爭論,那隻會讓問題越來越難解決。這個時候你要做的,是在表面上認同他的話,爭取用最少的時間將他打發走,等到他消失在你的視線範圍後,你該怎樣做,還是怎樣做。這樣做不僅能讓完美者心滿意足地離開,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自己的意見。
李代桃僵,用你自己的觀點巧妙地更換他的觀點
當你說“是”的時候,完美主義者對你的抵觸已經消失大半。這個時候你可以從各種角度讚美完美主義者的方式、方法,然後告訴他們這些方法還是有一點不影響全域性甚至可以忽略的小瑕疵。這時候你們討論的重點是在如何盡善盡美地完成他的“標準”,完美主義者便無話可說了,因為他高度的道德標準是不容許自己批評一個要幫助他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