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系統訓練日誌第二次:高遠揮拍和網前挑球?

如何打好羽毛球,如何進行系統訓練?通過一個菜鳥成長過程,親身體驗的日誌,大家可以參考

文章有23次訓練

羽毛球系統訓練日誌第二次:高遠揮拍和網前挑球

羽毛球系統訓練日誌第二次:高遠揮拍和網前挑球

方法/步驟

提前30分鐘到場,熱身,教練到,不多說,先5分鐘的複習,仍然是正手被動後場回高遠,略有進步,但空間感仍然有待提高,教練說這個要靠自己平時慢慢體會了,我的痼疾還是跳太早,shit and shit!主要新教內容如下:

1.頭頂高遠。

和正手類似,人站在場地前三分之一處,側身後退頭頂位置拉直線。這裡有幾個關鍵點,首先是動作要放鬆,不要“用力”打,反而是越放鬆,球越爆炸,回球也越遠;其次,側身起跳擊球落地的整個過程,人的身體在垂直方向上,基本是始終保持豎直的,不要左倒右歪的,人要正,我很容易左傾,shit;再次,轉體和送肩是關鍵中的關鍵,一定要把肩膀轉過來送出去,這是借力的關鍵點;最後,後退一般就是三步,步幅則根據來球深度自己調整,要簡單。

2.頭頂底線到正手網前長距離步法練習。

就三步!shit,居然就三步!頭頂拉高遠或殺球后,右腳自然落在前面了,這時,雙腳同時向右前方跳躍,然後左腳一步,右腳再一個大跨步,基本到網前了。超簡單,超直接!教練要求我自己練的時候,不要拿拍,就空手摸網,說,只要摸的到網,那持拍就更輕鬆了,練習要高於實戰,這樣真正打起來才會輕鬆。另外,教練談了對“回場”的理解和看法。他說,每一個球,未必要回到那個“米”字的中間點,當然,如果你拉高遠時間極其充分,那自然大概是要回到中間的。其他的一般情況,當然是要有回場的一個傾向和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未必要回得完全到位,在過程裡,對方出球的瞬間,此刻你人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心。

3.正手網前挑後場。

也是三步。人站在中場,雙腳蹬地一步,左腳一步,右腳一步。揮拍的過程,小臂一定要向左肩上方擺過去,儘可能的把球挑高。在這個的簡單動作過程裡,有兩個關鍵點,一是右腳最後的跨步,人的重心一定要落到右腳,左腳只是輔助而已,要把動作做完整,不要著急後退。教練擴充套件性的解釋:整個羽毛球的運動過程,除了接發,沒有任何情況下是重心在中間的,基本都是右腳為主,這是由於右手持拍的緣故造成的,而且,整個運動過程應該是動態的、借力的、銜接的步法,而不是割裂的、多次重新啟動的、拘泥不變的步法。另一個關鍵點是練挑球,一定要把小臂甩到身體的左肩上方,要把球挑高,這個看似容易,做起來很難。另外,教練要我連續多次的上網挑球的時候,把第一次的回場的第三步的蹬地和第二次上網第一步的蹬地合二為一,這才是最有效的步法。也就是說,步法要活,不要拘泥。

4.快與重。

這個是今天的新感悟與收穫。很多業餘選手,都盡力把球打的很重,聲音勁爆,當然是相對比散散的不集中是要好。但對羽毛球來說,球越重,羽毛瞬間張開的幅度越大,球的速度衰減的就越厲害。反之,如果不重而是追求快,則球速會更快。靠,原來重並不一定快。繼續追問他,如何快。答曰:若要球速快,唯一的辦法就是你擊球的手腕閃動的快,也就是說,你揮拍快,球就快!

5.別想太多,別太使勁兒,重點在於把動作做好,結果自然就有。

最典型的就是拉高遠,這個體會最深,不再齜牙咧嘴的強拉,而是想著動作,有意放鬆,結果出來的球,居然炮彈一般,神奇!教練說,為什麼專業隊員拉高遠拉幾十拍都不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放鬆,而不是純機械的加力,同樣對業餘來說從實際出球效果來看也確實如此。所以啊,“用力”則“無力”,“放鬆”則“爆炸”,哈哈。

6.三重境界。

像我現在這樣處於初始學球改動作的階段,就是應該由大臂而小臂而手腕的大幅度的順甩出去,這是第一個境界。等到了一定水平,大臂可能不動,就小臂加手腕OK。最後,可能小臂都不動,暗暗蓄力,手腕一抖,搞定。這三重境界是自然的進階,切不可上來就抖手腕,那樣一來會受傷,二來動作會永遠做不對。精闢!

系統, 羽毛球, 日誌, 挑球, 網前,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