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自古以來就以它的大氣和豔麗而聞名眾花之首,今天為了學生更細緻地瞭解牡丹,特意以文字和圖畫相結合的方式,對它進行簡單介紹。
工具/原料
牡丹歷史
牡丹的生活習性和品種
牡丹的美譽和象徵意義
古代文人對牡丹情有獨鍾
古代文人借牡丹表達的感情不同
方法/步驟
.牡丹的歷史
1、牡丹,我國人民早就把它譽為百花之王,並把它作為富貴吉祥的象徵。追溯它的歷史,在隋朝時,它就成為名貴的觀賞花卉;
2、到了唐代,武則天稱帝,據傳她曾於嚴冬之中詔令百花齊放,為之慶賀,“時至百花多開,唯牡丹不從”,武則天一怒之下便把牡丹貶至洛陽,從此洛陽牡丹便花繁色豔。從此,牡丹更是名聞天下,不僅以芳姿豔質博人垂愛,且以它的剛直不阿深得美譽,“近來無奈牡丹何,數十千金買一窠”,足見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3、宋代,牡丹已從洛陽走出,在中原各地廣泛紮根;
4、到了明代,亳州(今安徽亳縣)的牡丹盛極一時,後來,曹州(今山東菏澤)的牡丹又為天下之冠了。
牡丹的生活習性和品種。
牡丹是毛茛科多年生落葉灌木,性喜肥怕潮。又名洛陽花、富貴花、百兩金、木芍藥等。經過我國人民的辛勤培育,它現在已是色有紅、白、黃、紫、綠之別,花有單瓣、重瓣、千葉之異,“深紅釅紫各新鮮樣,雪白鵝黃非舊名”,真可謂美不勝收、賞不勝賞。
牡丹的美譽和象徵意義。
牡丹原產我國,國外曾有人把它譽為我國的國花。今天,色彩絢麗、姿態萬千、雍容華貴的牡丹在故鄉的土地上沐浴春風,競相開放,不正象徵著我們偉大祖國的興旺發達、繁榮富強嗎?
古代文人對牡丹更是情有獨鍾。潘韶《詠白牡丹》,王維《紅牡丹》,侯幾道《綠牡丹》,蘇軾詠黃牡丹《遊太平寺淨土院,觀牡丹中有淡黃一朵,特奇,為作小詩》,梅堯臣《紫牡丹》,程先貞《黑牡丹》。
古人寫牡丹,表達的感情不同。王維借牡丹表達哀愁;劉禹錫通過牡丹與芍藥、芙蕖兩種花的對比,讚美牡丹美名享譽京城;梅堯臣讚美紫牡丹的顏色濃郁;邵雍作《牡丹吟》讚美牡丹顏色和香氣多變;蘇軾用鞓紅、魏紫這些牡丹中的好品種來襯托黃牡丹猶如仙花一樣美麗;侯幾道用歷史典故來襯托綠牡丹獨特的美;程先貞感嘆黑牡丹奇特的顏色;潘韶讚美白牡丹的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