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註冊會計師,目前已經過第一階段的學習,我們逐漸進入到了強化提高階段的學習。這個階段需要在思路和方法上都實現突破,如果沒有突破,那麼強化提高也無從談起。在突破瓶頸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學習遭遇挫折、做題不暢、效率不好、信心低落的瓶頸期。當你學習高歌猛進的時候,如果遇到這樣的難題處理不好,那麼可能整個行進就會受到影響。 “硬骨頭”要怎麼啃?四大法定齊上陣——面對學習中的難點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建議轉移精力。
所謂轉移,就是遇到難敵不要深究,不要戀戰,轉移精力到後面的知識點,戀戰有的時候真的解決不了問題,跟一些難點死磕沒有什麼意義,又不是拿諾貝爾獎,怎麼節省時間怎麼有效率怎麼來。第一遍學習或者強化階段前期,強調不要戀戰,儘量保證進度,雖然看似一遍學習,其實相關知識點在同時複習著。瞭解教材整體是第一遍學習的重點,按照教材整體複習是第二遍學習的要點,一定要注意。
以會計為例,前面是基本知識點的講解,如果不懂,沒關係,繼續學習,在業務章節中,相關知識點會不斷出現,通過多次重複和刺激,知識點會自然而然解決掉,這也是筆者在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而且基礎的學習中會初步形成一些思考方法和印象,學習到後面的時候還會保持者超然的學習姿態。
二、理解不了知識點,建議轉變角度。
所謂轉變,就是說要轉換思路和方法。每次都在說要改變思路怎麼改變?之前的文章中說到了關於轉換角色的問題,比如審計中像註冊會計師一樣去思考,注會角度理解審計程式設計原理;財管中像財務管理者一樣去思考,瞭解財務管理整體出發點、關鍵點和分析步驟;經濟法中像企業管理者一樣去思考,事項時刻與企業的現實業務相互聯絡等,都是一種轉換思路的方法。
對於學習中遇到的難點,解決不了的時候,換一種思路去思考,比如告訴你審計程式就應該這樣設計,從審計本身理解不了,那麼可以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設定,內控的關鍵也是審計的關鍵,這樣換一種思路反客為主就能夠理解一些東西。那麼說到底來說,有實務經驗是很佔便宜的,瞭解了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關鍵環節,或者說企業記賬的主要依據,哪些憑據是必不可少的,就能夠理解審計中對於存在性測試為什麼要去迴歸憑證,完整性測試為什麼還要回歸賬務的做法。這些東西也需要自己多留意和學習,即便是會計新人也應該從中觀察到以後實務工作中應該關注的重點!審計的角度其實就是帶你去認識企業的每一項業務,這對於沒有實務工作經驗的人也很有幫助!
三、學習一個科目疲憊了,轉換學習科目。
注會學習安排在一個科目的學習應該在兩三個小時左右,時間不能太短,沒有效果;時間也不能太長,思路過於疲憊。所以單個科目學習以三個小時為宜。一天學習時間超過三個小時以後就需要考慮兩個科目結合學習,比如相關的科目會計和稅法,兩個科目結合學習,調整思路的同時,還能夠互相促進。所以進度上要注意相互搭配。
注意另外一個極端:學習過於分散!如果你一天學習三四個以上科目,每個科目平均還不到一個小時,這就有問題了,看起來挺有成就感,其實學習效果比較差,因為但就一個科目來說,一個小時的學習基本上學不到什麼,發發簡訊、發發呆基本上時間就到了!所以一天時間還是最多兩個科目為宜,當然全職學習的除外。
四、合理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培養信心。
注會備考是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可能不會見到明顯效果,那麼可能周圍的環境壓力、個人的信心都會有動搖的時候,尤其是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周圍的人對你的學習不理解、不支援,甚至冷嘲熱諷,該怎麼面對?其實考注會很直接的出發點就是給自己一個改變生活和工作的機會,給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那麼既然選擇了就應該堅持走下去。有付出不一定有回報,但是沒有付出肯定不會有回報。相信自己的選擇,不要輕言放棄。
我們都不能預知未來,看起來某個事情不是很重要,但它很有可能就是量變到質變的最後一粒沙子;就拿注會考試來說,很多人覺得考了以後就是一個證書,自己沒有什麼提高,其實是如何面對的問題!注會中的知識結構代表了財務中高層應該具備的知識體系,與其說讓你具備一定本領,還不如說給你打開了通往財務中高層的一扇窗戶!人努力方向對不對,很多事情取決於眼界高低!注會是開拓你專業眼界的一個很有效的手段,當你經歷過注會的洗禮,學習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在實務工作中也會養成思考的慣性,對以後職業成長都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