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粥養生有奇功?

豆粥有祛病強身之功。《東漢觀記》中記有秦漢時期人們以豆粥為主的食品。漢代,人們用淘米水和小豆煮粥,名為“甘豆羹”,成為當時養生延年之佳品。

喝粥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溫度超過60℃就會產生糊化作用,熬煮軟熟的粥入口即化。粥上浮著的那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叫“米油”,俗稱粥油,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可和蔘湯媲美。粥中含有大量水分,平日多喝粥,還能為身體補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祕。

豆粥有祛病強身之功。《東漢觀記》中記有秦漢時期人們以豆粥為主的食品。漢代,人們用淘米水和小豆煮粥,名為“甘豆羹”,成為當時養生延年之佳品。

北宋詩人蘇東坡曾賦《豆粥》詩云:“江頭千頃雪色蘆,茅檐出沒晨煙孤。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軟如酥。我老此生無著處,賣書來問東家住。臥聽雞鳴粥熟時,蓬頭曳履君家去。”蘇氏一生喜食豆粥,在湖北黃州任團練副使時,因生活貧困,將大米和小豆煮粥食用,其妻苦中作樂起名曰“二紅飯”。他感喟“身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正是這豆粥的養生保健作用,使蘇東坡雖年逾花甲卻毫無老人衰憊之氣。

豆粥之中,黃豆是佼佼者。《延年祕錄》記載:“食豆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補虛能食。”所含大豆卵磷脂,能防腦細胞衰老,增強記憶力,是健腦佳品。纖維素還可吸附糖分、抑制血糖素的分泌,使胰島素充分發揮作用,防治老年糖尿病。

紅豆所含的營養物質超過小麥、小米、玉米等。多喝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黑豆粥滋陰補腎,對腎虛腰痛、視物昏花、頭暈目眩有效;綠豆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健脾止瀉;蠶豆粥益脾養胃、澀精實腸。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