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計算題解題思路?

無機推斷題 無機推斷題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推斷、文字描述與反應式結合推斷和框圖題等。無機推斷題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於一體,且綜合性強、考查知識面廣、思維容量大、題型多變、能力要求高、推理嚴密,既能檢查學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識量及熟練程度,又能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歷年高考中頻頻出現,且體現出很好的區分度和選拔功能。

 

方法/步驟

無機推斷題考查內容及命題主要呈現如下趨勢:

  1. 限定範圍推斷:主要適用於氣體或離子的推斷,該類題目的主要特點是在一定範圍內,根據題目給出的實驗現象(或必要的資料)進行分析,作出正確判斷。

  解題關鍵:①審明題意,明確範圍,注意題目所給的限定條件;

       ②緊扣現象,正確判斷;

       ③要注意資料對推斷結論的影響。

  2. 不定範圍推斷:常見元素化合物的推斷。

  該題目的主要特點是:依據元素化合物之間相互轉化時所產生的一系列實驗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確定有關的物質。題目往往綜合性較強,具有一定的難度。從試題形式來看,有敘述型、圖表型等。

  解題關鍵:見題後先迅速瀏覽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掃描”,自然地在頭腦中產生一個關於該題所涉及知識範圍等方面的整體印象,然後從題中找出特殊現象或特殊性質的描述,作為解題的突破口,進而全面分析比較,作出正確判斷。

  3. 給出微粒結構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斷題。解題關鍵:

   ① 熟記元素符號,直接匯出;

   ②掌握幾種關係,列式匯出;

   ③利用排布規律,逐層匯出;

   ④弄清帶電原因,分析匯出;

   ⑤抓住元素特徵,綜合匯出;

   ⑥根據量的關係,計算匯出。

  4. 給出混合物可能組成的框圖型(或敘述型)推斷題。解題關鍵:解框圖型(或敘述型)推斷題一般是根據物質的轉化關係,從其中一種來推知另一種(順推或逆推),或找出現象明顯、易於推斷的一種物質,然後左右展開;有時需試探求解,最後驗證。

  5. 給出物質間轉化關係的程式碼型推斷題。解題關鍵:此類推斷題的特點是用代號表示各物質的轉化關係,要求“破譯”出各物質的分子式或名稱等,看起來較複雜,其實在解題時,只要挖掘題眼,順藤摸瓜,便可一舉攻克。

  6. 給出物質範圍的表格型推斷題。解題關鍵:列表分析,對號入座;直觀明快,謹防漏解。

  總之,解無機推斷題的步驟是:首先,讀審——仔細讀題、審清題意。即弄清題意和要求,明確已知和未知條件,找出明顯條件和隱蔽條件。

  其次,找突破口或“題眼”——通過分析結構特徵、性質特徵、反應特徵和現象特徵及特徵資料等等,確定某一物質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題突破口。

  第三,推理——從突破口向外擴充套件,通過順推法、逆推法、假設法得出初步結論,最後作全面檢查,驗證推論是否符合題意。

有機推斷題 有機推斷和合成題可以全面考查學生對有機物的結構、性質、合成方法、反應條件的選擇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應用水平,又能考查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可與所給資訊緊密結合,要求遷移應用,因此成為高考的熱點。有機推斷是一類綜合性強,思維容量大的題型,其一般形式是推物質,寫用語,判性質。當然,有的只要求推出有機物,有的則要求根據分子式推同分異構體,確定物質的結構;有的還要求寫出有機化學方程式。由於有機化學中普遍存在同分異構現象,而有機物的分子式不能表示具體的物質,因此用語中特別強調寫出有機物質的結構簡式。

  有機推斷題所提供的條件有兩類,一類是有機物的性質及相互關係(也可能有資料),這類題要求直接推斷物質的名稱,並寫出結構簡式;另一類則通過化學計算(也告訴一些物質性質)進行推斷,一般是先求出相對分子質量,再求分子式,根據性質確定物質,最後寫化學用語。有機推斷應以特徵點為解題突破口,按照已知條件建立的知識結構,結合資訊和相關知識進行推理、計算、排除干擾,最後做出正確推斷。一般可採用順推法、逆推法、多法結合推斷,順藤摸瓜,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其解題思路為: 高三化學的特點是它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緊迫的時效性,要求學習時在全面中講重點,在規範中講策略,在強化中講效益。 重視基本實驗 實驗是理綜試題的重頭戲,高考化學試題的難度往往出現在實驗題中。

  近幾年高考實驗試題具備以下特點:素材的選取呈迴歸課本的態勢;重視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反應原理和實驗原理的考查;試題考查方式體現由淺入深,從課本到創新;試題考查重點在考查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實驗設計能力等;出現了開放性試題;試題設定滲透或含有學科間綜合內容(如與壓強相關的氣壓裝置);實驗儀器、裝置、現象、操作、設計均在考查範圍之中。

  針對以上特點,應努力做到:弄清實驗原理、目的、要求、步驟和注意事項等實驗基礎知識並能做到舉一反三;只有創設實驗情境,置身於做實驗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實驗題,否則可能就答不對或答不準;培養實驗設計能力和實驗創新能力以適應開放性試題。遇到新的實驗情境時,要學會聯想到已學過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將其合理地遷移到新情境中去解決新的實驗題。 落實 反思 總結 所謂反思,就是從一個新的角度,多層次、多角度地對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進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從而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優化思維過程,提示問題本質,探索一般規律,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絡,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並進而產生新的發現。

  1.一門知識的基礎就是概念的積累。 中學化學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約有220多個,基本概念和原理不過關,後面的複習就會障礙重重。因此對眾多的知識點,要仔細比較,認真琢磨。例如原子質量、同位素相對原子質量、同位素質量數、元素相對原子質量、元素近似相對原子質量等等,通過對課本中許多相似、相關、相對、相依概念、性質、實驗等內容的反思,明確其共性,認清差異。

  2.養成在解題後再思考的習慣。 每次解完題後要回顧解題過程,審視自己的解題方案、方法是否恰當,過程是否正確、合理,是否還可以優化,檢查語言表述是否規範,是否合乎邏輯。對典型習題、代表性習題更要多下工夫,不僅要一題一得,更要一題多得,既能使知識得到不斷的彌補、完善,又能舉一反三,從方法上領會解題過程中的審題、破題、答題的方式和奧祕。長期堅持就能駕馭化學問題的全貌,掌握化學知識及其運用的記憶體規律和聯絡。

  3.及時歸納總結。 每個單元或章節結束後,要反思其主要研究了哪些問題?重點是什麼?用了哪些方法?與以前的知識有哪些聯絡?通過反思融會同類知識,使普遍的知識規律化,零碎的知識系統化。例如:對無機化學,複習元素及其化合物這部分內容時,可以以“元素→單質→氧化物(氫化物)→存在”為線索;學習具體的單質、化合物時既可以以“結構→性質→用途→製法”為思路,又可以從該單質到各類化合物之間的橫向聯絡進行復習,同時結合元素週期律,將元素化合物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有機化學的規律性更強,“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熟悉了官能團的性質就把握了各類有機物間的衍生關係及相互轉化;理解了同分異構體,就會感覺到有機物種類的繁多。通過多種途徑、迴圈往復的聯想,加深記憶,有助於思維發散能力的培養。

  4.認真做好考後分析。 每次考試結束後要回頭看一看,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了鞏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麼問題,以便在今後的複習中對症下藥。

  常用的糾錯方式:一種是在試卷或參考書上給錯題做標記,在旁邊寫上評析。

  第二種方式是專門備錯題筆記本,將自己感觸最深的解題錯誤摘錄其上,並且尋根求源以防再錯。

  第三種方式是把糾錯還原到課本上,在課本知識點相應處,用不同字元標出糾錯點,標出該點糾錯題目位置、出處、錯因及簡易分析等內容。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