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歸經】

苦,寒。人心、肝、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

清熱燥溼,清肝明目。

【功效特點】

本品質重色黑,沉降之性尤速,故清導下焦溼熱力專效強,凡熱痢脫肛、痔漏瘡瘍、血痢、血淋等證屬溼火結聚,非此不能直達病所。

【功效作用】

1.清退虛熱用於陰虛發熱,勞熱骨蒸,盜汗心煩,常與地骨皮、銀柴胡等同用。2.清熱燥溼:用於溼熱下痢,有類似黃連的功效,亦可治痔瘡腫痛,內服外用均可。3.清熱消疳:用於小兒疳積,時有腹脹,午後潮熱,可與黨參、白朮、使君子、山楂等同用。4.清熱解毒:用於邪熱伏絡之目赤腫痛,取其苦寒瀉熱、性清散瘀,瘀散邪去,熱解絡安,目赤自愈。

【鑑別應用】

胡黃連與黃連,均為大苦大寒純陰之品,共具清熱、瀉火、燥溼、涼血之效。不同之處,如《本草正義》所說:“惟其質重色黑,沉降性尤其速,故清導下焦溼熱,其力愈專,其效較川黃連為捷。熱痢脫肛、痔漏瘡瘍、血痢、血淋、溲血、瀉血及梅毒疳瘡等證,屬溼火結聚,非此不能直達病所,而小兒疳積膨脹之實證,亦可用之。蓋苦降直墜,導熱下趨,最為迅疾,且不致久留中州,妨礙脾胃沖和之氣耳。”除此,黃連退蒸消疳功效不顯著,麗胡黃連瀉心火、解毒之力也不及黃連。

【配伍應用】

1.配銀柴胡:胡黃連苦寒,獨入血分而清陰分伏熱,小兒疳熱積氣在所必用;銀柴胡甘苦而涼,善入肝膽涼血,有除虛熱骨蒸之功。胡黃連得銀柴胡之甘,退熱而不甚苦洩,銀柴胡得胡黃連之苦,理陰而不嫌升騰,二者相須配對,互濟共用,為退虛熱良劑,臨床多用於小兒疳熱、潮熱盜汗,或寒熱往來,或夜熱早涼等證。2.配鱉甲:胡黃連苦寒,功專清退虛熱,善於潛入陰分,使虛勞肌熱、骨蒸贏熱由內而出外;蹩甲鹹平,善理肝腎之陰,也可退熱除蒸,二藥相使配對,清中寓補、補中寓清、清補同用,合為清退虛熱之良劑,故無論有汗之骨蒸或無汗之勞熱,均可選用。3.配秦艽:秦艽苦辛而平,是一味常用的去風溼藥,且祛風而不燥,為“風藥中之潤劑”,又有退熱除蒸的作用,所以既可用以祛風除溼而療風溼痺痛,又可用治退解虛熱而治骨蒸潮熱;胡黃連稟至陰之性,獨入血分而善清陰分伏熱,二藥配對起協同作用,有良好的透肌退熱之功,善治虛勞潮熱尤其對骨蒸勞熱、肌瘦頰赤、睏倦盜汗之風勞病者所宜。4.配烏梅:胡黃連苦寒,功效清熱燥溼,可用治溼熱瀉痢;烏梅酸平,生津斂陰。二藥配伍同用,一苦一酸,一瀉一斂,相反相成,用治慢性洩痢、血痢、肛門灼熱、心煩口渴、小便短赤等證,有洩不傷正、斂不留邪的特點。5.配生地黃:生地黃為甘寒之品,主清主潤,涼血清熱之中有滋陰生津之功;胡黃連苦寒之味,主通主降,涼血止血、洩火清熱,清降為主,臨床常用治虛火內擾而致的吐血、衄血,既能洩火,亦可生津。

【應用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用。

【用法用量】

內服:3~6克,入煎劑,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浸汁點眼。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