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際關係過重影響了生活與學習?

楊老師:

你好!我是你新浪部落格的一位讀者,幾乎每天要翻看一下你幫助別人的文章,這些文章有的讓我受益匪淺.我自己本身也有許多問題希望能得到你的幫助。

我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把人際關係看得太重了,而影響了我的生活和學習。我想首先講一下我的我的生長曆程或許對解決我的問題有幫助。我生長在一個小縣城下面的一個鄉鎮,父母做了十幾年的生意,積累了一些資本讓我和我姐生活的很幸福,也讓我養成了一些壞的習慣,聽我媽說在她懷我的時候,有一個算命的人說我媽懷的是個女孩,如果是男孩的話,自己就從我們家鄉的河中游過去,結果生下了我,一個或許像女孩子一樣性格的男孩,感情細膩,多愁善感,沒有男孩的陽剛。或許上天就給那個算命的開了一個玩笑吧,在讀初中的時候,父母把我送到貴族學校讀書,那裡全部是有錢的娃,我那時始終想著父母用這多錢要好好努力啊,結果成績在班上還可以,裡面的老師把我寵的像個寶,自己也認為自命不凡,我以後分析我性格有病態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的。到了高中以後,我就考上了全縣的重點高中,自己的圈子也就改變了,可在初中養成的性格卻沒改變。自然而然讓我與大家格格不如,與同學的關係也處理的不好,容易發脾氣,希望任何人都聽我的,沒遵循自己的意見就鬧情緒,但我又渴望得到友情,每次與同學搞的不好後自己又自責,愛胡思亂想,那個同學是不是不跟我玩了,自己的人際關係怎麼這麼差,每次想得到友情卻總被自己搞複雜了就這樣惡性迴圈。走入了高三,高三思想應該全部都得投入到學習中去的,而自己的精力有時卻關注到人際關係上了,有時別人的一句話,一個表情,我就推測半天,那個人是不是對我有意見了什麼什麼的。自己變的特別的敏感,自己整天的都是在那胡思亂想,結果可想而知高考失敗了,到了一個三本的學校就讀,本想自己到了大學,自己的思想可能會成熟一些,不會胡思亂想了,可是還是擺脫不了這個怪圈的干擾,我有時想自己是不是心理變態了,自己是不是有病啊。我也想樂觀一些,豁達一些,不想這些問題啊,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明年的考研上,我真的不想再失去這次機會了。我舉一個例子啊,在大學裡,我跟一個同學玩的很好,我想可能是自己這種性格的原因,最後讓我們漸行漸遠,慢慢自己一個人了。上英語課時,自己一個人座,我又開始胡思亂想了:怎麼自己的人際關係這差,身邊一個人也沒有啊,又開始想七想八,自己的心情也變差了,其實我只要自己移動哈到前面的同學邊上,就不是自己一個人了啊。可是我不知是礙什麼面子,只希望別人坐到我的旁邊,也許,這就叫虛榮心吧。我真的很痛苦,自己有時整天悶悶不樂的,胡思亂想,把自己也搞得很累很累啊,我真的不想這樣在胡思亂想了,我該怎麼辦啊?我感覺到我現在是刻意的與身邊的同學保持著關係,而且我發現我這種思想也讓我與家人的關係也搞的很僵,我跟我爸處理的不好,很愛反駁他,頂撞他,從而激化了矛盾,我覺得自己是不是太小心眼了。有一次外公外婆來看我和表弟啊,我感覺他們對錶弟很好,而感到自己受冷漠了,不受重視,不高興了,等我反思這件事時,我覺得自己是怎麼了,自己一個二十多歲的人了,還想女孩一樣吃醋啊,這一點是不是很不正常啊,是不是自己太小心眼了啊。還有一個情況,自己每次跟朋友關係搞僵了,特別愛胡思亂想,自己的人際關係怎麼這差啊,怎麼怎麼……又開始亂想了!我覺得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啊,這麼不正常,這麼愛亂想,這麼多疑,這麼小心眼啊!

楊老師,我真的很痛苦啊現在,你有什麼靈丹妙藥能幫幫我嗎?我真的不想再這樣胡思亂想下去了,老師,希望你幫幫我。我真的很想走出這個怪圈!謝謝你啊!

這位同學:

您好!你說你“容易發脾氣,希望任何人都聽我的,沒遵循自己的意見就鬧情緒”在此我要給你說的是:我們每個人的遺傳特質、靈魂的追求,以及成長的環境都是獨特的,這就造就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態度和行為。這就是說對於某件事或者某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對待方式。如果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你認為某件事情應該這樣去做,而他人認為應該那樣去做,這本來是很正常的,這是因為每個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對待問題的態度和方式也就不同,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需要的是求同存異,在和諧和睦的情境之中達成一致。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以“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習慣及愛好”來理解他人,那麼你就會用寬厚、大氣量、不計較小得失的方式來對待他人,這樣一來就可以結交到更多的朋友。

其次,你需要的是換位思考。假設別人也和你一樣要求他人“任何事都聽我的,做什麼事情都要循著我的意見”,那你會是什麼樣的心理呢?肯定是對這個人反感。當你這樣來換位思考的時候,那麼你“容易發脾氣,希望任何人都聽我的,沒遵循自己的意見就鬧情緒”的情形就會得到有效改觀。

再次,我們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佛家也常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反映到人際交往之上就是:如果你想要得到友誼,那麼你就必須首先對他人付出真誠、友愛和關心。對於真誠、友愛和關心來說,你付出的越多,當然你所得到的也就越多。比如,你在日常生活中給他人一個燦爛的微笑,那麼他人也會回報你一張燦爛的笑臉。這個微笑無論是對於認識的人還是不認識的人,都有同樣的效果。同樣,你以禮貌的話語問候師長、同事、朋友,師長、同事、朋友也會以相應的方式回報於你。我們可以這樣說,任何用以展現你真誠、友愛和關心的形式,只要你付出,最後都會以真誠、友愛和關心的不同的方式會到你身上。只要我們開啟心靈,把緊鎖在內心深處的真正自我展現出來,這樣才可能被他人認可、肯定和接納,也只有對他人熱情、真誠、坦率、活躍、可靠、正直、友好以及以心相見,才能被他人接納、喜歡和擁戴。

最後,在交往中要學會做個有心人,善於體察他人的心境,主動關心他人,採取不同的方式使他們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溫暖。在承認、理解、接納和尊重他人基礎上,才能贏得他人的承認、理解、接納和尊重,所以以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以誠換誠的心態和行為來與他人相處,這樣才能達到心靈的溝通和情感的共鳴。只有這樣,才可能獲得他人的支援、鼓勵、認可和肯定;也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愉悅、快樂、幸福與和諧的情緒體驗而體現出自我價值來。所以請你記住:你想要別人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別人——不論你為自己選擇什麼,都要給予別人;如果你選擇快樂,那讓別人也快樂;如果你選擇豐饒,那讓別人也豐饒;如果你選擇生活中有更多的愛,那讓別人生活中也有更多的愛。要真心真意的這樣做——不是因為你尋求個人的獲得,而是因為你真的要別人獲得——於是你所給出去的一切,都會來到你身上。

當你把以上幾點做到了,那麼你的人際關係自然會融洽和諧起來的。

關於你“每次與同學搞的不好後自己又自責,愛胡思亂想”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現,這是因為與同學朋友發生了矛盾之後自責以及“胡思亂想”有助於我們在接下來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去有意識地改進,讓自己進一步總結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我說這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現。不過我要說的並不是讓這種自責以及“胡思亂想”無限的延長下去,而是給自己一個自責以及“胡思亂想”時間限定,比如一天,一旦到了這個時間的限定之後,就拋棄自責以及“胡思亂想”,以對過去發生的事兒不管不顧的方式來做當前所要做的事情,當你把身心投入到當前所要做的事情之中的時候,你就會忘記過去的不愉快,自然胡思亂想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其次,我要給你說的是: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們沒有能力也不可能對過去的事情把握,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拿過去的事來困擾我們;未來的事情還在未來,我們也沒有能力也不可能對未來的事情加以控制,所以對未來的事情我們不去過於期望;我們能把握的其實就只有此時此刻——該看書就去看書,該寫作業就去寫作業,該聊天就去聊天,該去運動就去運動,……,做自己當前應該去做的事情,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當前該做的事情做好,那麼我們自然的就會走出自己的精彩來!人生其實真的很簡單——簡簡單單的生活,簡簡單單的做自己該做的事,不去想我們所不能把握和控制的東西,這樣我們就會生活的很輕鬆、很快樂。在所有遇到的事情之上我們需要的是“簡單點,再簡單點”,就是要我們把什麼事都看的很簡單,其實任何事情在我們做的時候本來就很簡單,這樣我們就不會特意去想自己給自己所製造的煩惱,當我們真的把看得簡單,我們把一切事情都以堅持行動的方式去實踐,那麼所有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起來,這樣我們就會整天生活在快樂之中。

再次,我在最前面所說的那幾點你認真去履行了,那麼剩下的就是順其自然的往前走,讓自己走入自然狀態,一月迎春,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石榴,五月薔薇,六月荷花,每月都有花,什麼花開看什麼花,能看什麼花看什麼花。有追求但不刻意去追求,在沒有刻意的自然生命過程裡,處處有花開,處處有花賞,注重自然的過程,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得不到好的結果是因為我們太執著於結果了,而當我們遵循自然的時候,結果也自然就有了!

最後,我要說的你的所有問題並不是什麼不正常或有什麼病,而是你把正常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看作是不正常而不斷擺脫的結果。只要你從現在開始放棄擺脫,從現在開始讚美敵人,敵人於是成為朋友;鼓勵朋友,朋友于是成為手足。要常想理由讚美別人,絕不搬弄是非,道人長短。想要批評人時,咬住舌頭,想要讚美人時,高聲表達。那麼你的朋友就會遍及天涯海角。

不知以上所談對你是否有借鑑和啟發,你的朋友楊永龍請你批評參考。

楊老師:

你好!謝謝你啊!你的建議突然讓我思想忽然開朗啊,是啊,種瓜得瓜,給別人微笑,你才能得到微笑啊!呵呵,非常感謝你啊!

老師,上次非常謝謝您的幫助啊!我的心理慢慢好了點,但是我覺得我還是有個問題沒解決。我自己總結了一點:多疑和小心眼!這兩個問題,讓我對什麼事都往壞的方面想!真的!遇到什麼事,總是不能自己真真的開導自己。先說多疑吧,我整天在乎別人的想法,比如有個同學我叫她,她沒回!我就想是不是哪裡惹到她了?總是在想這些沒必要的問題,讓我真的好痛苦!我好想釋然自己,可是總是改變不了,總是繞進了死衚衕,出不來!有時有想你不跟我說,我還不跟你說了!從而讓自己變得很鬱悶!有時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怎麼改變這個多疑的毛病啊?現在只要別人有一點我覺得不對的地方,我就感覺到他是不是對自己有意見了,什麼之類的!別人說我是太敏感了,總是往壞的反方面想啊!從而讓自己不開心啊!我想讓自己開朗起來,釋然起來!有什麼辦法沒?我想改變自己這個壞毛病啊!還有一點我覺得自己有點小心眼,比如有一次有個同學跟我們寢室另外三個影印一個東西,沒給我影印(我在面上),我心裡就有點不舒服啊!怎麼這樣的不重視我啊?當然我跟他的關係也不是很好,但是至少您問我要不要啊?這是最起碼的禮貌啊!搞的我又想好多啊!自己又變得煩躁了!有時我在想關係搞砸了就搞糟了!但是一個班集體不能啊,有許多方面您還是需要大家的幫助啊!所以自己有時又在努力的維持著這些關係!所以老師能不能幫我想想辦法解決這兩個毛病啊!我想讓自己釋然,開朗起來!

這位同學:

您好!對於人際交往和人際接觸來講,我們需要的是盡到自己的禮節、盡到自己的真誠、盡到自己的友好,當我們把禮節、真誠和友好盡到了,那麼別人怎麼反應以及怎麼表現,那是他的事兒。只要我們不求回報的丟擲自己的禮節、真誠和友好,那麼不久的將來你所丟擲去的一切也就會反彈到你的身上來的。

帶著微笑不會比皺著眉頭困難,舒展神色不會比拉長顏面用更多的力;說一些友善和鼓勵的話語,也不會比批評一頓勞神費心。友愛地對待他人,其實比敵視、懷疑、怨恨來得更容易。問題是,我們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充當那個首先付出的人,我們只有之得到了之後,才會付出。我們在日常的生活或教育中學會了——愛是有條件的,比如,如果你愛我,我才愛你;如果他對我好,我也會對他好;……。我們總是在等待著別人邁出第一步,而就是這種等待使我們很多人沒有經驗到愛、缺乏愛,進而出現了心理問題或造成了人間悲劇。真正的愛是沒有條件不求回報的。愛不關乎別人是什麼、做什麼和有什麼,而只關乎自己是什麼、做什麼與有什麼。這就是說:不論你為自己選擇什麼,都要給予別人;如果你選擇快樂,那讓別人也快樂;如果你選擇豐饒,那讓別人也豐饒;如果你選擇生活中有更多的愛,那讓別人生活中也有更多的愛。要真心真意的這樣做——不是因為你尋求個人的獲得,而是因為你真的要別人獲得——於是你所給出去的一切,都會來到你身上。

在人與人的關係中,人的最大錯誤是在乎別人是什麼,做什麼或有什麼。你只要在乎自己(self,本我)就好了。自己是什麼,做什麼或有什麼?自己需什麼,要什麼,選擇什麼?自己的最高選擇是什麼?從一定意義上說,愛的本質就是從他人的身上看到你自己。所以,如果你想體驗源源不斷的愛,你就必須願意無條件地付出愛——不求任何回報地付出。否則,它就不是愛了。一份禮物如果不是自願地付出,那它還算是禮物嗎?進而,愛不是無條件的付出,它還是愛嗎?體驗付出的歡愉和創造的愛,最佳的方法就是實踐無所求的慈愛。無所求的慈愛、自動自發的付出,就是沒有任何理由的付出,只求付出所帶來的快樂。對哀傷者撫慰;對別人良好的行為表現,哪怕是一丁點兒閃光之處,給予真誠的讚揚;帶給你所遇到的人一個燦爛的微笑;送給你所認識的人一句禮貌的問候;……。並且使這種行為從現在開始永遠伴隨著你。關愛是我們對他人的探索、瞭解以及感性和理性的認識,只有關愛才能使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性情開放、胸懷敞開,也才能使世界充滿愛。所以,在得到愛之前,先問問自己能給對方帶來什麼,而不是別人能夠給你什麼。一旦你可以付出你自己的愛,那麼你就有能力得到愛。

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的印象是最完美的,也希望以最完美的形象展現自己,這本來是非常好的。不求回報的對他人有禮貌、友好敬重、真誠關愛,這樣一來別人自然就會對我們有良好的印象。如果你丟棄了自己該怎麼做和怎麼做,而把注意力放在了怎麼想、怎麼看,那麼也就等於把自己所作所為的主動權交給了別人,這樣就會讓你的一切舉止飽受拘束。再說了,把自己所作所為的主動權交給別人,而想的太多,思慮太多,這不僅會讓我們的心理負擔加重,而且還會影響生理和心理,這勢必會我們正常的生活規律以及人生的期待與理想,當然也會讓我們疑神疑鬼而不能自安。所以我的建議就是牢牢把握自己的主動權,不求回報的對他人有禮貌、友好敬重、真誠關愛,至於別人怎麼看、怎麼想、怎麼做,那不屬於我們掌控的範圍,就交給別人去掌控好了。

楊老師:

您好!我以前給您寫過信,也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可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我最近又繞到與同學關係處理的問題上去了!我發現我是一個很受情緒影響的人,要是哪天開心了,那天就很好!反之,那天就糟透了!而且我也分析了,我不開心的原因啊!我覺得那是我自己以自己為中心造成的!比如我特不喜歡跟自己對立的人,有時我說一句話別人就反駁,我就好煩!煩死了!比如大家一起去玩啊,有時候沒依著我,我那天的活動就玩得不高興!還比如大家在一起走,有個同學沒叫我,但叫別人了,我就有點想不被尊重的感覺一樣,不想跟那些人在一起了,趕緊逃離這個場合,我有時自己安慰自己,不是每個人都是依著您了!我覺得這是自己的小心眼,一個大男子漢,總是把心思反覆在這種小事上!所以我常常自責著,可是這個壞毛病還是改不了啊!我很想改掉這個毛病啊!因為好痛苦啊!搞的有時自己很不合群!每次感覺自己沒被重用啊,沒被最重啊,我就心情不好,就不想說話了,從而影響與同學的關係啊!我覺得這個毛病與我家庭環境有關,我是家裡的獨子,想要什麼有什麼!人人都把我當個寶一樣!老師,每次出現這種事的時候,有什麼方法解決它?從而不至於我想很多!

這位同學:

您好!你說“我發現我是一個很受情緒影響的人,要是哪天開心了,那天就很好!反之,那天就糟透了!”這說明你沒有學會情緒管理。在情緒的管理上給你管理情緒的三個步驟:第一步體察自己真正的情緒。不論處於何種情緒之中,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先停頓一下,冷靜地去體會和感覺自己的情緒,問一問自己:“我現在是什麼感覺?我真的生氣/傷心嗎?我為什麼會這麼生氣/傷心?”等等,經過體溫可以讓你把自己的情緒理清楚,不至於把自己的情緒愈搞愈亂而失去理性,或做出不理智的行為反應。第二步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們知道,在喜怒哀傷恐驚悸的情境之中,有相應的情緒表現是非常正常的,有了相應的情緒表現之後,一方面我們要承認和接納相應情境之中的情緒的正常性,另一方面要學會以適當(不傷人傷己)的方式方法表達自己地內心反應,使不良情緒得到正確疏導。第三步以合宜的方式紓解情緒。一旦有了不舒服的感覺,就要勇敢地正視它,併為自己找到一個合適地宣洩方法,紓解情緒的方法很多,有“理智調節法”,“注意轉移法”,“行為轉移法”等,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情緒宣洩方法。要做好以上三步驟,就必須經過反覆練習,必要的時候需要與朋友討論,由局外人來看事件,也許更能中立客觀的看待問題。通過你的反覆練習,你就能擺脫受情緒左右的習慣性衝動,而改用理性的方式來思考問題,這樣你就可能擁有適宜的情緒反應。一旦這三個步驟變成了一種習慣,那麼當你遇到困擾的事件時,自然就能心平氣和的面對了。

我們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之上的每個人的身、心、靈是獨特的,每個人的知、情、意是獨特的,所以每個人的心態、所思所想都是獨特的。這就是說你的心態以及所思所想只屬於你自己,而不屬於別人。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乃至對世界的看法強加到別人身上,認為他人和世界就是你所想的那個樣子的,一旦與自己的所思所想乃至對世界的看法在別人身上出現不同,那麼你就會顯示出煩躁和失望來。所以任何時候都要明白別人不是你,別人的所思所想只能代表別人而不代表你,你的所思所想也只能代表你而不代表別人,這樣你的煩躁和失望也就會減輕乃至消失。所以任何時候都不期望別人怎麼樣,任何時候都要堅守自己的幸福和快樂由自己來創造。這樣你一方面就不會產生煩躁和失望而傷害自己,另一方面不如意的情景也就會減少,自然你也就會心平氣和地看待人和事了。

最後,建議你去好好讀一讀《學習愛 學會愛(1)》《學習愛 學會愛(2)》,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