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防治馬鈴薯病毒病?

常見的症狀型別可歸納如下。

①花葉型,葉面呈濃綠相間或黃綠相間斑駁花葉,嚴重時葉片皺縮,全株矮化。

②壞死型,在葉片、葉脈、葉柄及枝條、莖部都可出現褐色壞死斑,褐斑發展連線成壞死條斑,嚴重時全葉枯死或萎蔫脫落。

③卷葉型,葉片沿主脈或自邊緣向內翻轉、變硬、革質化,嚴重時每片小葉呈簡狀。

④叢枝及束頂型。分枝纖細而多,縮節叢生或束頂,葉小花少,明顯矮縮。幾種病型複合侵染時,可使馬鈴薯發生條斑壞死。  

方法/步驟

1、種植脫毒種薯,及時治蚜防病,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抗逆力。

2、針對當地主要病毒種類,選用抗耐病品種,精耕細作,高壟栽培,及時培土,避免氮肥過多,增施磷鉀肥,注意中耕除草,實行淺灌,防止漫灌。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20%病毒A700~1000倍液。 4、加強蚜蟲防治。

現代農業綠色無公害生物防治

預防:在病害常發期使用《蔬菜病毒專用》40g+純牛奶250ml或有機矽5克,兌水15kg噴霧,5—7天用藥1次,連用2—3次。

控制方案:初發現病毒病株,使用《蔬菜病毒專用》40克+有機矽1包或純牛奶250ml兌水15公斤,進行全株噴霧,連用2天,間隔5天,再用1次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