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通過ISO 多數是在造假,假的有用嗎??
Pharos 出品。
1 公司為什麼要推行ISO質量管理體系?
2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精髓是什麼?
3 公司為什麼以目前的組織架構運作?
4 為什麼ISO9001一般有四級檔案?
……
方法/步驟
1 公司為什麼要推行ISO質量管理體系?
2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精髓是什麼?
3 公司為什麼以目前的組織架構運作?
4 為什麼ISO9001一般有四級檔案?
……
對ISO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下是我個人觀點:
假設 1 2 3 4個問題我們還不清楚,那麼說明,我們企業推行ISO系統剛剛起步,第一步做的就是進行ISO系統的培訓,很多公司都是花錢買了一個證件,實際對整個ISO為什麼要推行概念是模糊的。
1) 公司為什麼要推行ISO質量管理體系?
ISO質量管理體系是工業國家幾十年上百年的管理經驗的積累,有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了ISO標準族,設定一個准入門檻,大企業為了保證自身產品的品質,要求他的供應商,必須通過ISO認證,他們認為經過ISO認知的公司,才能有效的保證產品質量,保證客戶交期等等,到了我們國內很多公司知道假設沒有這個證,這些大公司不會跟我們做生意,然後僅僅是花錢買個證,對ISO質量管理體系非常不重視。
實際上ISO是非常有實用價值,他是企業管理的一個指導性檔案, ISO不是走過場能解決問題的,真正把ISO利用起來,那麼整體企業的管理水平能夠提升至很高的層次。
舉例,我們說大的企業人員必然有流動性,假設一個企業走了幾個職員,那麼公司運轉不靈了,那說明ISO沒有推行下去,假設推行下去了,從技術文件到管理文件應該有一個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OA)儲存下來,歷年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也應該儲存下來,這都是ISO裡面明確要求的。ISO已經精煉到能夠透過它管理到企業的方方面面。企業能夠有效運作,能夠在人員流動的情況下新進員工能夠很快進入角色,控制一定的流動率,保證企業正常執行,有效推行ISO就是一個異常有效的辦法,這個在第六條已經提過,再次重申。
實際推行ISO的好處並不是僅僅上面說的一點,是很多企業栽了跟頭後的經驗總結,國外的公司經過這麼多年發展,現在他們總是科學化的對待企業的問題,國內可能對技術問題更看重,實際上國外公司對企業管理問題一樣是以科學的態度去處理,比如說,企業發生偷盜事件,他們做得不僅僅是報警抓賊,而是先審查一下廠內,我們有沒有一套管理系統來預防偷盜事件的發生。他們的高階主管會坐在一起,先討論這件事情應該有誰來負責起草一份管理檔案,明確是否需要增加保安人員,保安人員的巡查制度等等來杜絕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
2) 上面例子恰巧就是說明了ISO質量管理體系的精髓:預防。
我從品質管理方面說明為什麼ISO精髓是預防, QC,QA,QM實際是品質管理三個發展階段,QC(qulity control) 實際上是幾十年前國外的名稱,也就是產品生產出來後,有品質控制人員進行檢查,看此產品是否有缺陷。這樣會導致大量的原材料及人力資源的浪費,後來發展到QA(qulity assurance)
品質保證,從原材料階段一直到客戶端產品有一個有效的手段控制產品質量,這樣提升到一個檔次,但仍然是監控而不是預防,QM(qulity manage)品質管理階段,此階段最重要的就是體現著預防上,他不僅僅包含了QC、QA更是把ISO的要求也納入進來,要有整個企業體系的支援來進行預防控制,保證產品品質,有效提升企業利潤。美國客戶比較認可PPAP(生產件核准程式),PPAP實際上是汽車工業TS16949(或QS9000)中要求的內容,因汽車工業對零件要求嚴苛,後來大部分其他行業也遵循汽車工業的這個標準建立了自己的體系。PPAP它是TS16949 五大工具中的一個但是卻包含了其他四個工具的內容(APQP、SPC、MSA、FMEA),每一個質量管理工具都是強調的預防,也就是說透過前期規劃、統計分析、問題糾正杜絕類似的問題或同行業已經發生的問題再次發生。
這樣會極大的提升公司的產品品質及競爭力。
3) 公司的組織架構?
公司的組織架構是可以調整的,特定的行業以特定的組織架構運作最有效率,ISO一階檔案質量管理手冊裡面首先必須定義出組織架構,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組織架構也要做相應調整。
4) ISO9001 為什麼有四階檔案?
一階檔案 質量管理手冊 是企業的總綱領,主要劃分各機構部門的職權及公司的質量方針等。
二階檔案 程式檔案(跨部門 跨組織的工作流程檔案) 是要我們知道誰去做,做什麼。
三階檔案 作業指導(部門內部檔案) 是要我們確定具體怎麼做,做的標準是什麼
四階記錄 是公司所用的表單記錄(一二三階檔案帶出來的)
ISO精煉了這四階檔案,然後要求各部門議定四階檔案的內容、權責,然後照此執行。這裡有一個經典的說法就是,ISO檔案的制定是:寫你所做,做你所寫。
上面說一下ISO,實際上前六大條很多內容在ISO有體現,只是企業管理是仁者見仁的管理,符合企業的管理才是最好的,但是ISO質量管理體系是一個企業管理的總綱,涉及到了我們必須要注意的很多問題,我個人觀點,ISO體系不是不好,而是被不理解的人用歪了。
ISO系列標準的推行,是企業每一位員工的努力,聽到任何半年內解決問題絕對不可能,培訓一個月,實施一個月,監督稽查一個月,三個月已經出去了,這裡打個比方,企業都在推行6S,6S幾個單詞從日文翻譯到英文再翻譯到中文,完全走樣了,比如說,6S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清掃、清潔原先的意思是把企業中的問題一個個找出來,予以徹底改善,到了很多企業就變成打掃衛生了。企業存在一天,ISO推行改進就存在一天。
ISO體系是我們客戶明確要稽核的,有效的推行它,也是勢在必行。最終透過ISO的推行,企業管理必然會提升一個層次。
有效推行ISO體系的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先從組織架構調整開始,賦予職權,建立SQA崗位與質量總監崗位,併成立體系推行小組,持續跨部門監督改善。SQA儘量啟用與各級領導無利益瓜葛的年輕人,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崗位上,這實際也是對剛入職新人的一種鍛鍊,他們會承受工作壓力,但我相信SQA也是綜合能力提升非常快的職位。SQA說的通俗點實際應該就是欽差,他們應直屬於總經理或副總管轄。因非常重要,這些再次重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