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周邊景點?

九嶷山周邊景點有舜帝陵、舜源峰、紫霞巖等等。給大家介紹幾個我剛到過的景點吧!其實九嶷山周邊景點都很不錯的哦!

步驟/方法

​九嶷山舜帝陵:

舜帝陵位於寧遠縣城南三十公里處的九疑山,是中華民族始祖“五帝”之一——舜帝的陵廟。舜帝陵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分為兩個自然院落,九個單體建築,從外入內有玉帶橋,儀門、神道、山門、幹門、拜殿、正殿、寢殿、左右廂房、左右碑房和碑廊,三面宮牆環繞;氣勢恢巨集,結構嚴謹,是我國始祖陵中最高最大的陵,被稱為“華夏第一陵”。
進了午門,左右有鐘樓,東西設廂房。迎面就是拜殿,陳列了九疑山地形模型和一套仿古銅編鐘在內,三面牆上有刻書,古文隸體,介紹舜帝生平及業績。
正殿內有舜帝銅像一尊,只見他正襟危坐,右手持劍,氣宇軒昂。銅像背後為萬山朝舜圖畫,其景在下灌東南,灌溪仙境景區內,極目遠眺,但見山勢逶迤,如屏如障,綿延數十里,且山山皆向九嶷,故有“天下萬山朝九嶷”之說。背面有“二妃圖”,圖中娥皇女英撫竹而泣,竹枝盡斑,左右書屈原《湘君》詩:“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為隸體。正殿四周的護欄上,刻著九疑風光、舜帝傳說和歷代名人與九疑的故事,都有文字說明,簡單扼要。
出了正殿,拾級而上,就到了寢殿,為一敞開式建築,緊鄰舜源峰,正中為“帝舜有虞氏之陵”碑,相傳是漢徐儉所立。祭舜,歷代皆有之,明洪武年間,定下了三年一大祭,一年一小祭的規矩,沿用至今。大祭由朝廷派欽差或大臣,親奉詔書來舜廟祭奠,小祭則由當地縣令和地方生員陪同完成。寢殿下方,左右設碑廊,陳列從清朝到民國的祭碑32塊,其中何紹基的“諭祭文”,被譽為書苑珍品。2000年9月9日,永州6萬多幹部群眾和來自中央、省直有關部門的領導,以及美國、泰國、和臺灣、香港地區的舜裔宗親代表在舜陵隆重集會,公祭舜帝,規模空前。

九嶷山周邊景點

舜源峰:
舜源峰是九嶷山的主峰,海拔610米,居中間位置,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城、石樓、朱明 舜源峰
、簫韶八峰,拔地而起,如眾星拱月,簇擁著舜源。緊緊依偎在兩旁的娥皇峰和女英峰,特別端莊秀麗,婀娜多姿。相傳舜源峰因舜帝駕崩後葬于山腳下而得名,娥皇、女英二峰則相傳是舜帝二妃的化身。當年二妃尋找舜帝未著,被大風阻於洞庭湖的君山,死後遂化作兩座山峰,護立在舜峰的兩旁。九嶷山九峰中,舜源峰最高,巍然聳立,登臨峰頂,極目遠眺,莽莽群山,綿延起伏,如千帆競發,奔騰而來,使人有“萬里江山朝九嶷”之感。

九嶷山周邊景點

紫霞巖:
紫霞巖位於九疑山舜陵景區的舜帝陵南1公里山腰,系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該溶洞分內外巖。
紫霞巖又名重華巖、斜巖。巖口軒昂,氣勢恢巨集。巖內有可感、可視、可聽的風洞、雨洞、雷洞、八音堂,雄半的瀑布流水聲,而且石鐘乳以巨大、精美著稱。內有一溪九曲流經全洞,宛如九曲黃河地一流。外巖寬敞明亮,數丈高的紫色巖頂蒼穹般籠罩,當朝陽斜照,紫氣縹繞,巖因故得名。
紫霞巖是我國溶洞遊覽史中開發很早的地下溶洞,洞內石壁留有唐宋以來的題刻、題墨。堪稱一奇。遊道全長1550米,現已開發了1500米遊程,洞內空間十分寵大,可同時容納數千人,地勢平坦,內巖神祕,曲折,鐘乳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如猴,如樑如柱,如臺如樓,令人目不暇接。巖內溪水九渡,名“九曲黃河”,不見來處,不知去向,令人神祕莫測。洞內至今保留有唐宋名家題刻,有宋明紀遊詩壁。

九嶷山周邊景點

玉琯巖:
玉琯巖位於舜源峰南2公里處。為一石山溶洞,洞外瀟水支流有如一條玉帶, 繞山而過。洞寬約7米,高3至4米,溶洞不深,豁達明亮。洞口壁額有宋人李挺祖書“玉琯巖”。右壁刻有宋道州刺史方信孺所書“九嶷山”三個大字,字高1.8米,寬1.9米,筆力蒼勁遒拔。旁刻有漢蔡邕的《九嶷山銘》,洞壁還有歷代名人的題字和詩文。與紫霞巖聯成一氣,自成一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嶷山周邊景點

三分石:
三分石,又名三峰石,在寧遠縣城南百里處,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海拔1822米。相傳是舜的葬身之地,故又名舜峰。   
山峰巖縫間,有清泉脈脈下瀉,如瀑布垂練。峰頂常有浮雲繚繞,平常很難見到它的真面目,只有秋高氣爽、萬里無雲之時,才向人們展現其雄姿。三分石南面萬山中,有荊竹叢生,竹尾下垂著地,如碧線帶,隨風飄拂沙沙作響,後人稱之為斑竹掃墓。三分石對面山上,有萬畝斑竹園,其內斑竹遍佈。斑竹因有淚痕似的斑點而得名。相傳當年二妃尋找舜帝來到三分石下,遇一老翁告知舜帝憤斬孽龍,負傷身亡,葬於峰下,悲痛萬分,哭了七天七夜。她們的眼淚灑在竹上,留下了點點斑痕,是為斑竹。   三分石如三支玉筍,鼎足而立。峰間相距各5裡。峰勢險絕,直插雲霄。古人有詩云:“一峰浮黛插雲霄,石作三分結構牢,雲外有人攀玉筍,山中何處覓仙桃。”《九疑山志》載:“三峰並峙如玉筍,如珊瑚,其上有仙桃石、棋盤石、步履石、馬跡石,又有香爐石,有足有耳,形質天然。其間有冢,以銅為碑,字跡泯滅不可認,或疑為舜冢。”   三分石是如何來的呢?相傳舜帝南巡之時,有一天登上此峰,考察山川形勝。中午時分,他和侍從們在峰頭野餐,不覺醉酒。酒壺遺忘在峰頭上。有一隻大鵬恰巧飛臨此山,見有一壺酒,便俯衝下來,用銳利如鉤的尖嘴一啄,當下石壺分成三塊,化作三峰石。那剩下的玉液,化成了長流不息的泉水,這就是瀟水之源。   如今三峰石上,果然清泉噴湧,垂崖傾注如白練懸空,若煙若霧,水流激石,驚浪雷奔。當中一脈,為瀟水之源泉,俗稱“父江”,西流至九疑山下。

九嶷山周邊景點

注意事項

景區開放時間:8:30—17:30
免費政策:兒童1.4米以下免票;70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免票;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