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拖延了沒有??

最後期限像箭矢一樣“嗖”地從眼前飛過…… 我們拖延,併為拖延焦慮不堪。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的拖延? 拖延是人類的通性,在世界上的任何一種文化中都廣泛存在。自人類發明語言開始,就有我們推遲做事的記錄。早在公元前1500年,法老圖特摩斯三世時期的古埃及朝臣帕黑裡的墓碑上的第一句便是:“朋友莫延遲,歸巢當適時。”每個文化都有關於拖延的記載,中國同樣也不例外。文徵明之子文嘉的《今日歌》勸誡我們,不要浪費青春虛度時光。錢鶴灘在700年前寫下了《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拖延者通常有哪些型別? 一般來說,有三種:激勵型,他們凡事等到最後一刻才去做,藉以尋求刺激,他們通常相信最後一刻的壓力可以成為效率、創造力的催化劑;逃避型,他們也許是害怕失敗,甚至是害怕成功,但是不管在哪種情況下,他們都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他們寧願讓別人認為自己不夠努力,也不願意讓別人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舉棋不定型,他們做不了決定。做不了決定既是結果,也是原因。因為拖延遲遲不做決定,而最後擺脫拖延的決定也成為困難的一部分。拖延並不是缺乏時間管理能力和缺乏計劃性的問題。 拖延總要付出很高的代價。生命飛逝,時不我待,“等等再做”常常變成“不好好做”,甚至是“永遠不做”。我們的臨陣磨槍有時能補救先前的拖延,但並不是每次都奏效。拖延意味著冒著風險,也意味著我們的夢想可能只是做夢而已。 拖延者有能力估算時間,對於自己這方面的能力他們甚至於比一般人還要樂觀。拖拉也不是先天的,而是間接從家庭環境中學來的,是獨裁家長作風的一種產物。要是有一位嚴厲、控制慾強的父親,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往往會被抑制,不得不把自己內心的願望藏起來,去迎合父親的意志。在這樣的家庭條件下,拖延行為有時候就表現為一種反叛,與自己的父母相比,拖延者更願意從朋友那裡獲得支援,而朋友的支援往往會固化他們的拖延行為,因為朋友對他們的藉口表現出更大的寬容。 拖延與完美主義有關? 某些拖延行為並非拖延者缺乏能力,而是某種形式的完美主義和求全觀念的反映,他們共同的心聲是“多給我一些時間,我可以做得更好”。 事實上,拖延者在用謊言欺騙自己,“這件事我更想明天做”,“有壓力我會工作得更好”。事實上,第二天他們並不會有緊迫感,也不會在壓力面前迸發出更強大的工作熱情和能力,事後他們又用“那並不重要”的謊言來安慰和保護自己。 一個更大的謊言是,拖延者認為:壓力使自己更具有創造力。很不幸,最後他們並沒有顯示出更多的創造力,這只是他們自己的感覺而已。拖延者的表現往往不如那些不拖延的人。在有時間限制的條件下,他們進行復雜認知活動的表現更慢、更不準確。一方面,拖延者很享受那種臨近終點、伴隨著緊張的愉悅,但同時,他們會比同僚更不自信。當臨近終點時,他們傾向於付出更少的努力,因為這樣一來,人們只會認為他們最後一步沒使上勁,而不會小看了他們的能力。 拖延者通常會積極地尋找一切能夠讓自己分心的東西,特別是在自己的工作中沒有承擔太大任務的情況下。這個時候來回查郵件是一個最好的辦法,也可以上網溜達一下,看看新聞,寫寫評論,這種分散注意力的辦法可以讓拖延者控制自己的情緒,比如說對失敗的恐懼。 拖延者可以改變他們的行為——但這麼做需要耗費不少心力。這裡所說的心力不一定是發自內心的動力和決心,事實上人們可以通過一些高度結構化的行為來實現,比如說我們的工作結構,這也是要耗費精力的。拖延是可以改變的 在芝加哥德波爾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瑟夫·費拉里博士看來,“建議拖延症患者買個日程表,就跟建議慢性抑鬱症患者打起精神一樣困難。” 費拉里通過對北美、南美、歐洲和大洋洲成年男女的調查發現,他們中有20%是慢性拖延症的患者。對於這些人來說,拖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影響到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及時付賬單,錯過買熱門電影門票,手裡的優惠券、現金券忘了兌換,聖誕夜才匆忙趕去買聖誕禮物。更糟糕的是,很多人因為拖拉,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或生意一蹶不振。與這20%拖延症患者相比,絕大多數人的拖延行為是可以改正的…… 不要等待根本不存在的完美時機或者行動的最佳時間。 不要停滯不前,積極尋求那些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實現你的目標的改變。 不要停下,不要錯失生命給予你的一切。 一天24個小時,一年365天,時間是恆定的。時間飛逝,要想得到生命給予我們的所有熱情和快樂,我們必須和時間一起“飛”。 原文:約瑟夫·費拉里專訪 改編: 蠻島

原作者: 亞太EAP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