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有哪些特點?
意識水平提高層次、道德境界高尚、道德意識自覺性、行為舉止示範性、道德影響深廣性、道德內容先進性。
嚴謹治學有什麼教育意義?
嚴謹治學是培養學生良好學風所必須的;嚴謹治學是提高教師素質所必須的;嚴謹治學是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所必須的。
依法執教的教育意義有哪些?
依法治教是強化教育社會功能所必須的;依法治教是普及義務教育所必須的;依法治教是教育規範化、有序化所必須的;依法執教是保證教育人道化所必需的。
廉潔從教有那些基本要求?
保持廉潔自律,堅守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風氣,保持教育公正;發揚奉獻精神,淡泊功名利綠;接受外在監督,增強廉潔從教意識。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集體主義原則、教育人道主義原則、教書育人原則、樂教勤業原則、教育民主原則、教育公正原則、人格示範原則、依法執教原則。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是培養教師社會主義師德品質的重要環節;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糾正不良教風、校風的有力手段;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迫切需要。
論述教師在教育職業中的道德規範?
(1)熱愛教育,樂於奉獻;熱愛教育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樂於奉獻是人民教師的本色。(2)教書育人,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道德責任;兢兢業業,紮實練就基本功。
(3)嚴謹治學,提高水平;嚴謹治學是培養學生良好學風所必須的;嚴謹治學是提高教師素質所必須的;嚴謹治學是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所必須的。嚴謹治學的基本要求:好學不倦、精通業務、把握規律、科學施教、嚴於律己、精益求精、不斷探索、勇於創新。
論述什麼是教師公正?教師公正在教師職業道德行為過程中的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1)教師公正是指教師在教育職業活動中,公平合理的對待和評價全體合作者,即是按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指導下的倫理定位來對待、評價和處理教師同所有面對的群體或個人之間的關係。
(2)教師公正在教師職業道德行為過程中的作用表現在: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保證教育任務的順利完成;有利於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於教師威信的形成;給學生的道德心靈以良好的影響。
老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不良的師生關係。老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形成合理的師生關係,主要表現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瞭解學生、公正對待學生、合理要求學生和教學相長。
讓學生停課是不對的,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利,教師要依法執教。
停止違反紀律的學生上課,應符合教育活動的價值要求,對學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學生違紀程度相適應,有充分的客觀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教師不得隨意停止學生上課,不能帶有個人偏見和感情用事;學困生的轉化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和信心;教師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可偏愛、要講究教育藝術。
教師資格證考試職業道德知識點
1.職業道德源於(職業實踐),它與人們的職業活動密切相關。
2.教師職業道德體現(教書與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是指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個人、對學生、對(學校集體)、對社會的作用。
4.教師的職業勞動是培養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社會勞動)。
5.教師職業道德的一切內容都圍繞(教書育人)而展開。
6.師德對教師的行為起著(規範與評價)的作用。
7.(教師職業道德原則)在教師職業道德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是整個教師職業道德體系的核心和精髓。
8.教師職業道德原則的核心是(樂教勤業)。
9.教師良心對教師的行為起指導作用、監督作用和評價作用。
10.教育公正 是(社會公正)在教育領域的延伸。
11.教師公正取決於教師對(教育規律)和每個學生情況的認知水平。
12.教育威信形成的途徑主要有教育教學實踐、(師生交往)和第一印象的建立。
13.在調節師生關係中處於主導地位,起著重要作用的是(教師)。
14.“教學相長”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學文獻《學記》中提出的主張。
15.教師職業道德與教師素質之間表現出了(相互促進)的關係。
16.教師的風度儀表對學生具有(示範性)。
17.教師風範的根本要求是(為人師表)。
18.“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團隊合作中首先應做到(謙虛為懷,戒驕戒躁)。
19.(師生)關係是教師職業的基本人倫關係。
20.嚴謹治學的精神實質是(實事求是)。
21.(嚴謹治學)是處理教師和業務水平之間相互關係的道德規範。
22.教師在對待自己的職業和職責上應該樹立(樂教)的思想境界。
23.在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愛崗敬業)是基礎,其他規範都是其具體體現。
24.(廉潔從教)是調整教師與物質誘惑之間關係的道德規範。
25.當前教師隊伍中存在著以教謀私,以熱衷予“有償家教”現象,這實際上違背了教師(廉潔從教的職業道德)。
26.理想的師生關係應該表現為(民主平等)。
27.(嚴謹治學)是調整教師與職業之間相互關係的道德規範。
28.“身教重於言教”是(為人師表)的基本要求。
29.教師要處理好多種人際關係,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處理好(師生關係)。
30.尊重學生主要是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
31.對學生愛之深。恨之切,說明教師對學生的愛缺乏(理智性)。
32.教師的同事關係表現為(合作與競爭)的統一。
33.古人所提的(內省)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我批評。
34.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仍能謹慎遵守道德原則,這就叫做(慎獨)。
35.教師職業道德培養主要包括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和教師職業道德內化。
36.師德的教育價值不僅表現為對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引導,對(學生)也有著巨大的教育功能。
37.教師個體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條件是(教師職業道德內化)。
38.教師職業道德的內在形成是(自我評價)。
39.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改進(教師行為)。
40.教師職業價值與個人價值關係表現為(個人價值與職業價值的統一)。
41.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包括調節作用、教育作用、導向作用和促進作用。
42.為師執教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
43.師德是(外在規範)與(內在品質)的統一。
44.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包括:致知、內省、慎獨、學習、踐履。
45.慎獨的根本特點是內在的約束力和高度的自覺性。
46.教師的分度儀表應該表現為語言準確、教態自如、(舉止文明、衣著整潔)。
47.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
48.師德規範的核心內容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49.教書育人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判斷教師道德是非善惡的(最高)道德標準。
50.依法執教既要遵循(法律規則)又要遵循(教育規則)。
51.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功能有評定功能、分析反饋功能、(預測功能)、(導向功能)。
52.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外在形式包括(學生評價)、(她人評價)、社會評價和傳統評價。
53.教師的價值實現包括教師(個人價值)的實現,也包括(職業價值)的實現。
54.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標準有職責評價、(善惡評價)、(素質評價)。
55.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教育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
56.學校教育應與家庭教育相輔相承。
57.在教育過程中既要依法治教,又要以教育規律執教。
58.教師不僅應愛教還要樂教。
原作者: 中公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