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要過四道“坎”?

  生活中,老年人再婚需求越來越大,再婚幸福家庭也越來越多,但事實上,老人再婚很難。究竟難在何處?一些老齡工作者和許多獨身老人說出了種種原因,也列舉了不少例子,總的來說,老年人再婚需過四道“坎”。

再婚要過四道“坎”

步驟/方法

感情
  有人說:年輕人找情,中年人找家,老年人找伴。但婚姻是以感情為基礎的,老年人再婚也不例外。幸福老伴,應該是一種高尚精神支撐下的行為。這種行為不講條件,不計報酬,是在燦爛夕照背景下,演出的一場不存在誰佔便宜誰吃虧、忠誠不二的白頭到老的動人話劇。但實際生活中,有的獨身老人再婚動機不純,戀愛婚姻容易“短平快”。短,就是認識時間短;平,就是感情平談;快,就是離婚快。如果雙方缺乏相互瞭解,缺乏感情的培養,再婚後就容易分手。1994年,相差12歲的馮亦代與黃宗英喜結良緣。黃宗英在談到再婚時說:“正因為我們對各自的過去都很清楚,所以我們彼此都深深地理解和信任對方。”
  用情專一,才會培養起日久彌深的感情。原郵政局的一位退休女同志經人介紹,與一位在外地當領導回常度晚年的男同志相識。女方子女成家後在外單過,她有寬敞的住房,較穩定的退休金,人也苗條漂亮,男方十分滿意。但他喜歡跳舞,與一些女人來往過密。她親眼看到他從單身女人家中走出,雖不能肯定他們是否過份親暱,但因為放心不下,最後她不得不選擇分手。
  

財產
  單身老年人想找個伴,但往往遭到子女的反對。據巾幗婚介所的同志介紹,現有子女反對老年人再婚的越來越少了,不少子女親自來或領著父母來徵婚的越來越多了。但是,仍有一些子女顧及面子問題,更多的是怕老人再婚後財產流失,因而對老人再婚以種種“理由”百般阻撓。我國《憲法》和《物權法》都明確規定保護公民的財產權,財產權包括對財產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在人類的各種愛中,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無私的,很多父母傾其所有去幫助子女,而子女總覺得天經地義,認為父母的財產就是自己的,長期吃住在父母家,並千方百計將父母名下的房子、貴重物品變為自己所有。因此,如何正確認識並妥善協商財產歸屬問題成為老年人再婚不容忽視的問題。

子女
  再婚老年人如何與老伴子女相處,是再婚老年人遇到的新問題。現在再婚老人大多數是多子女,而且大都有了第三代。子女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再婚老人和親生子女有血緣關係,過去朝夕相處,有較深的感情,容易溝通和融合,但對另一方無血緣關係的子女往往不容易接近和溝通,再婚後一旦一些事情處理上不公、不妥、不及時,特別是影響到對方子女利益時,往往容易引起兩代人之間新的衝突。如果不能很好處理雙方子女的關係,矛盾升級,再婚後分手是必然的。
  家住北環新村的陳老太和戚機廠的一位老漢相識相愛,男方住到了女方家裡。他們思想比較解放,經濟上實行AA制,平時關係相處得比較好。陳老太為接老漢的孫子被車子撞傷,他買菜做飯送到醫院,細心照顧陳老太。但時間一長,生活中產生一些矛盾。陳老太的兒女常到家裡來看望母親,他倆就要忙忙碌碌招待他們,久而久之,老漢有了一些怨言。儘管他倆對在一起生活比較滿意,但是對待雙方子女的認識不盡一致,導致老夫老妻之間感情受到影響,最終還是選擇了分手。

適應
  婚姻是將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教育程度下的兩個不同的人組合在一起。年輕人像一張白紙,接受新生事物快,激情燃燒,容易給婚姻繪上色彩斑斕的畫圖。老年人在世上生活了幾十年,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養成了一成不變的生活習慣。再婚老伴進入他(她)的生活,一時難以適應,尤其是對對方一些不良習慣和嗜好,難以容忍,這也是造成再婚難以成功難以長久的重要原因。
  年已八旬的凌老師,生活十分儉樸。一次他和相識不久的伴侶在小攤吃湯圓。他將人家碗裡剩下的兩顆湯圓用塑料袋帶回家,她十分不理解。他常常撿破爛放在家裡,有時從垃圾箱裡撿回舊報紙堆在家裡,她十分看不慣。他裝了滿口假牙,晚上要摘下來泡在水裡,她看到無牙的嘴有點恐懼,她要他戴上睡覺,他不願意。於是,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改變不了誰,只能說再見。

注意事項

親情、愛情、友情。經歷過一場災難的人們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