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病後,希望經過治療早日痊癒的想法無可非議。但迷信打針,認為它比吃藥的效果更快更好,這種想法是片面的。 打針(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和吃藥(口服)是不同的用藥途徑。究竟打針好還是吃藥好,這主要是取決於藥物的性質和病人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有些藥物,用藥途徑不同,作用也不相同。例如,硫酸鎂口服時用於導瀉,靜脈注射時則無導瀉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子癇、破傷風、高血壓性腦病等。還有些藥物,口服時易被胃腸液破壞因而起不到治療作用,只能通過注射途徑給藥,例如大家熟悉的青黴素。 另外,要依據具體病情選擇用藥途徑。例如,胃腸道疾病,口服藥物在胃腸道濃度會更高、停留起作用的時間會更長,並能直接起作用。又如,病人處於昏迷狀態,或病情嚴重,急需藥物在極短時間內發揮作用,那就必須通過注射途徑給藥。 當然,也有些情況是屬於打針也可,吃藥也可的。這種情況下,是否一定選擇前者為佳呢?未必。打針的確有不少優點,但是,如果區域性消毒不嚴,可能會導致區域性感染髮炎。靜脈注射還有引起靜脈炎或靜脈血栓的危險;肌肉注射過多,也會造成區域性出現硬塊和疼痛。相反,吃藥因需胃腸道吸收後才起作用,因此,起作用會較慢,但簡單行,安全可靠。 因此,究竟選擇打針還是吃藥,最好還是相信醫生,因為醫生會根據個體情況做出適當的決定。
原作者: i1724198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