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中的情感把握?

主持人是電視節目的核心,在電視節目中需要播音主持人正確把握播音過程中的情感調節和情感分配,兩個角度實現播音主持過程中情感合理把握。

 

那麼,電視新聞播音員如何把握好播音時的情感,讓新聞伴隨自己的情感感染受眾,達到預期的效果呢?我認為需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方法/步驟

一、情感是播音之魂

在播音藝術中,有三個基本要素:語音、語調、重音。語音強調的是音準,是普通話的基本要素之一;語調是語言的風格,是每個播音員的特色所在,是播音風貌的一種體現;重音就是斷句,如何讓所播的文稿聽起來有層次感。這三者構成了播音的風貌,缺一不可,其中最難把握的是語調,語調是播音員播音風格的靈魂所在。

語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完全憑藉播音員對文章的把握和理解。不僅要理解作者的意圖,還要深化成為自己的意圖,在作者的意圖之上進行再創作。不同的播音員對作品的理解不同,形成的播音風格也各不相同。這些各不相同的播音作品聽起來各有各的“味道”,體現出的是播音員的情感變化。

二、駕馭情感就是創造播音特色

播音是二度創作,是在文章作者創作的基礎上的聲音再創作,播音是為文章“做嫁衣”,一切都必須圍繞文章的語意表達來進行,不能脫離作者本意而另起爐灶。讓聽眾聽清文章的脈絡層次,理清事件的發展經過。

1.新聞播音

有些播音員片面認為,抑揚頓挫的語調聽起來好聽,就運用到任何文體的播音上。訊息是客觀的,必須以客觀的語調去把握;通訊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就要按照文章感情的起伏進行加工,最大化地還原作者的主觀色彩。在情感的把握上,播音員可以依靠重音、斷句等手段為文章劃清層次,該連的時候連,該停的時候停;在語音節奏上要均勻,不可時緊時鬆,時快時慢。播音員應該通過語調的輕微變化體現輿論對新聞事件的看法,引導聽眾思考。

2.文藝播音

文藝作品是作者主觀情緒的表達,這種區別也帶來了播音上的區別,要圍繞作者的主觀情緒來結構播音作品。例如電視散文《夢裡水鄉》開頭寫道:“夢裡水鄉,生在一泓欲語的荷色上,荷色是上好的絲綢,上面繡一朵睡蓮,名字叫周莊……”播音員在播這一段文字時充滿了深情,語速隨著畫面中緩緩流動的水面舒緩而悠長,給人以一種淡雅、清新的感覺,讓人對周莊小鎮心生嚮往之情。假如這段文字以客觀的描述性語調來播,不僅毫無美感,也會破壞作者的創作意圖。

三、播音時,要把握好情感流露的“度”。

新聞是公正客觀的,我們強調新聞播音時要有真情實感,但不是純粹的感情宣洩。因為情感把握的關鍵是“度”。而要把握好情感的“度”,我覺得感情的流露要有內心依據,是情感自然的流露,不是做作,要從新聞傳播的特定要求,人類情感流露自然的體現方式,做到入情入理、適度得體。

在生活裡,播音員要養成多思考、多發現、多傾聽的習慣,從別人的感受中尋找情感基點,然後昇華成自己的感受。要多欣賞播音名人名家的作品,從他們的經典播音作品中感悟情感的把握,尤其是一些優秀的詩歌朗誦。

把握好播音主持中的情感分寸能夠進一步提高節目的質量。在播音主持中需要主持人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節目主持人只有發自內心的表達情感,合理的宣洩情緒,才能將本來沒有生命的新聞變得有生命力,才能與觀眾建立起一種親人間的情感聯絡。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