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改裝基礎知識—音響隔音篇?

  隨著時代的進步,時下人們度生活質量的要求是越來越高,車生活佔據了真個大部分空間,固然車內環境對駕駛者而言相當重要,安全,舒適,娛樂……不可或缺,那麼如何提高車內環境質量呢?相信大部分車友都有自己的見解,出發點是相對的:安靜的室內環境,有了安靜的室內環境後各項指標都會一一提高!那麼如何提高安靜的室內環境質量呢?都知道噪音是影響環境的頭號殺手,是環境汙染者!噪音能讓人煩躁,情緒不定,注意力下降,影響駕駛安全,交談質量和視聽娛樂質量,做隔音是降噪的唯一途徑,許多車友對“隔音”這一名詞並不陌生,甚至對其絞盡腦汁,目的只有一個降噪!但基本是盲目的,盲目地選擇材料,盲目的將一些隔音材料覆蓋車身,一些劣質隔音材料的降噪作用不僅微之極微,遇到高溫時還會散發出難聞有害的氣體。嚴重的還會融化或硬化脫落,得不償失!因該選擇環保無害材料加以科學施工。

  車內噪音的噪音來源是多元化的,要想得到最佳的隔音效果,除了購買優質隔音材料之外需要更為重視的是:如何做才能有效?做隔音之前必須要掌握噪音的來源,車內主要噪音來源可分為三種:發動機,輪胎,風燥(其他機件故障或缺陷可利用維修改造方法排除),車身每個噪音源都通過震動車身傳到車廂的,我們管它叫共振!把車廂內的噪聲源分析出來後這樣我們就很容易針對每個音源做出不同的降噪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大家都以為乾燥止震做滿滿的,吸音也做滿滿的不就是最好的方案了,不就什麼噪音都能解決了!頭疼的是當你做的滿滿的止震滿滿的吸音時把車上吧高速回來後,你會急著把滿滿的隔音撕下來。因為原來的那些噪音確實降了不少,但又多了一些更噁心的聲音,那隆隆的低頻和嗡嗡的高頻會讓你頭暈嘔吐! 為什麼呢?車輛行駛中本身就是在運動,有運動就會與震動,有震動就會有聲音,車輛在行駛中引起的震動運動頻率可以降低,轉換,但不可消除!當你把隔音材料滿滿的往車上堆滿後,原來的噪音被大量的制止,轉換,當中包括車輛正常運動的高頻,中頻也隨之被制止,轉換!剩下無法制止和轉換的超低頻,顯然頻響已經過度無法中和,這種單一突起的聲音訊段會讓你更難受,不信不妨去找段單一或窄些的頻段試聽一下!從理論上看我們的目的是隔音,手段是調音,把一些過多的頻段制止降低,把無法制止的自然頻段中和!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隔音材料用途繁多,其為兩種類:1:止震材料,主要作用是制止震動的頻率的幅度,把震動轉換為其他形式能量;2:吸音材料,主要作用是吸收鎖住聲音轉換為其他形式能量,抑制聲波反射和輻射。隔音材料除了能有效制止,吸收,轉換聲能外還有一項被大多數人忽略的,就是金屬震動,運動會產生疲勞,隔音材料能有效的降低金屬的震動運動頻率和幅度,能使你的愛車延長壽命保持金屬本身帶來的安全係數。

  聲波和水波形似,源的中心點為最高頻,隨傳播距離越遠頻率越低,越高的頻率衰減越大傳播距離越短,越低的頻率衰減越小傳播距離越遠。越高的頻率越容易被制止,轉換,越低的頻率越難以制止,轉換。聲音是一種能量,能量不會無緣產生也不會無緣消失,能量只會以形式轉換和轉移。聲音是物體的震動由動能轉換為聲能通過介質傳播,明白這些後那麼我們做起隔音來就不會再盲目張貼了

  車內的噪音傳播主要分為兩種:直接共振換能傳播,輻射換能傳播。

  針對共振點要以止震為目的,輻射點要以吸收為目的,使用相應的材料來改變能量的轉換形式增大能量的換耗,對震動的源頭使用止震材料是最為直接的解決方法,對於某些部位是不能做到止震處理的,如發動機,輪胎,減震,拉桿等動作部位只要對其相應固定點周邊做止震處理,降低有動作部件引起的直接共振就可達到非常不錯的效果,1:發動機噪音:在發動機與車身的直接固定位,為中心點向周邊做止震處理,同時發動機本身的噪音可通過空氣傳播到防火牆,引擎蓋,葉子板,這些部位吸收聲波後會把一部分反射,另一部分會轉換為動能,有動能在此轉換為聲能傳入室內,所以防火牆以吸引為主止震為輔。2:輪胎噪音:懸掛結構的固定點為共振點,在減震和懸掛系統的主要固定點為中心做止震處理,地盤和輪弧為輻射點,對輪弧及地盤比較薄弱的部位適當止震處理後以吸收為主。3:風燥是車輛行駛中空氣與車身發生摩擦產生的聲音,主要來源於車身外部大面積薄弱的部位和縫隙,以部位的薄弱處為中心做止震處理後吸引為主,縫隙處可使用專用的縫隙貼上填充材料,4:行李箱是大分頻段較低的聲音匯聚區,因為行李箱離所有噪音源都最遠,越高的頻段越無法到達,相反,大部分噪音的低頻都會通過車身的共振匯聚此處,所以單靠大量的止震材料是無法將其中和的,應把握好震源點做止震處理,周邊以吸引為主。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