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寓意很好,很多人喜歡養殖百合盆栽,下面介紹一下百合的養護和注意事項。
種植
百合盆栽,在9、10月份進行最好。培養土宜用腐葉土、沙土、園土,以1:1:1的比例混合配製。盆底施足充分腐熟的堆肥和少量骨粉及草木灰作基肥。栽種深度一般為鱗莖直徑的2-3倍。
溫度:
百合的生長適溫為15~25℃;溫度低於10℃,生長緩慢;溫度超過30℃則生長不良。
生長過程中,以白天溫度21~23℃、晚間溫度15~17℃最好。
促成栽培的鱗莖必須通過7~10℃低溫貯藏4~6周。
澆水:百合喜溼潤,但怕澇,定植後即灌一次透水,以後保持溼潤即可;在花芽分化期、花蕾期和花後低溫處理階段不可缺水。
排水:百合澆水比較多,但如果土壤過於潮溼、積水或排水不暢,都會使百合鱗莖腐爛死亡,這是要注意排水。
施肥:定植3~4周後追肥,以氮鉀為主,要少而勤。但忌鹼性和含氟肥料,以免引起燒葉。通常情況下可使用尿素、硫酸銨、硝酸銨等酸性化肥,切勿施用複合肥和磷酸二氨等化肥。
疾病
百合花葉病,有名百合潛隱花葉病。
病源:百合潛隱病毒、黃瓜花葉病毒 。病症:葉片出現深淺不勻的褪綠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葉緣捲縮,葉形變小,有時花瓣上出現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開放。
防治方法:
1、選擇無病毒的鱗莖留種;
2、加強對蚜蟲、葉蟬的防治工作;
3、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銷燬。
鱗莖腐爛病。
病症:發病後,鱗莖產生褐色病斑,最後整個鱗莖呈褐色腐爛。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澆灌50%代森銨300倍液。
百合葉枯病。
病症:多發生在葉片上,發病後葉上產生圓形或橢圓形病斑。因品種不同,病斑淺黃色至灰褐色,嚴重時,整葉枯死。
防治方法:
1、初病時去除病葉,減少侵染來源。
2、溫室應通風和足夠的光照,澆水應在葉上水分易乾燥的時間進行,最好從邊沿澆水,避免弄溼葉片。
3、藥劑防治可選用50%多菌靈或70%多菌靈或70%甲基硫菌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必要時可選用50%速克靈或 50%撲海因及50%農利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加80%多菌靈性粉劑600倍液效果好。每次每667米2噴灑藥液40~50千克。重點噴灑 新生葉片及周圍土壤表面,連續噴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