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的創造力不知從何時開始,“育兒焦慮症”成為當下中國父母的普遍“病灶”

方法/步驟

當我們向先進國家學習他們的教育方式之時,今年突然又殺了一個回馬槍。一個在國外的華裔媽媽‘虎媽’,開始說中國人嚴教的方式好,孩子考試成績多麼高,全球測試排名多麼靠前,很多中國媽媽一下子又慌了神,這事該怎麼辦?到底還是按原來的自由、尊重、輕鬆的方式,還是要拿出更多中國傳統的東西?

不要試圖跨越孩子們正常的大腦發育期

你知道嗎?2歲之前的孩子,父母不應該過早地使用人類生成的音樂、圖形、知覺模型包括語言刺激孩子,而應把孩子充分交還給大自然進行培育。7歲以前,孩子是完全右腦性智力,主要體現在直覺與想象力、視覺敏感力、獨特的聯想與感覺,所以該階段千萬不要過度刺激孩子的文字能力,直到他的左腦開始發育。7~11歲是孩子左腦智力發展階段,包括抽象能力、推理、數理、線形分析、語言應用等。15歲以後,孩子會結合感性與理性兩種學習方式,開始真正有目的和由自身動力決定的學習,這個時候孩子已經不需要學校與家長的敦促了。

孩子是源於自然的精靈

人類是大自然的產物,每個孩子從母體中新生也必然攜帶了全部自然的資訊。在未被人類文化、語言、價值體系影響以前,孩子是以自然的知覺在感知外部世界。很多知覺的模型早就蘊含在生命體系中,孩子是在大自然資訊引導下從生命內部喚起生命的智慧。家長要相信自然蘊含的智慧遠勝於人類科學表達的智慧,所以讓孩子親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滋養正是提升孩子心智慧力的最佳途徑。

從對兒童的研究發展來看,兒童首先發展的是觸覺,在胚胎裡就開始發展,然後是嗅覺、視覺和聽覺。為什麼兒童要觸控?因為他的觸覺發展是最快的,和孩子觸控也是交流。我們不要以為和孩子講話就是交流,對2歲以前的孩子來講,說話是最不能交流的,因為孩子的左腦還沒有發展。

犯錯是孩子的一種心理需要

每個孩子都有成長的煩惱,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們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相似的問題。1歲:吵夜,纏人;2歲:不好好吃飯,說話發音不清;3歲:亂拉屎尿,亂塗亂畫;4歲:搗蛋,違逆,惡作劇;5歲:撒謊,欺負小孩子、小動物;6歲:闖禍,偷拿別人的東西,砸爛玻璃;7歲:多動,貪玩,不愛學習;8歲……

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小的時候,心靈像一個空白的錄影帶,需要對所有情緒(快樂、痛苦、悲傷、驕傲、自滿、受挫、愛恨)作預演體驗,留下適當的印痕,今後的日子裡這些印痕是可利用的資源。在面對複雜環境時,孩子通過“心理反芻”,找到較為合適的應對方法。像人體免疫系統的形成,1~3歲是一個最佳的時期,過了這個時期,要形成有效的免疫,肌體就要付出應激與發炎的代價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