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的語言要求簡潔、明白、準確、生動。語言表達得好,報告就猶如錦上添花;如果表述不清,即使有了價值較高的調查材料,也顯不出報告的重要性,就會功虧一簣。顯然,調查報告的語言提煉是非常重要的,寫作者必須予以重視。
一從表現手法上改。
調查報告最主要、最基本的表現手段是用事實說話。用事實說話即是對事實予以客觀的描述,並加以剖析和評判,也就是敘事和議論。行文時多用夾敘夾議方式,一方面要系統交代調查的背景、目的、時間、物件以及方法、經過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在敘述中詳略結合,點面結合,數字與文字結合。寫調查報告最容易出現的錯誤就是羅列雜陳,缺少分析,或空發議論,無的放矢。羅列雜陳不能概括反映事物的本質;脫離材料,空發議論,即使講得頭頭是道,環環緊扣,也會因缺少事實根據而不能令人信服。因此,成文後進行修改時,應看其是否做到了文字簡潔地“據事論理”,這是衡量一篇調查報告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
二從語體上改。語體是由於交際物件、內容、目的、方式和環境的不同而採用的不同語言的風格型別。不同的語體,選用的詞彙、語法、修辭方式也不同。調查報告要注意語體色彩,如果用抒情的語言來寫調查報告,就會顯得不倫不類。此外,在人稱的使用上,一般應以第三人稱或被動語態為宜,如“調查表明”、“調查結果顯示”、“事實使我們不能不認為”等。有的作者在調查報告中使用“我們認為”、“我的意見”等第一人稱寫法,使人讀來感到不是根據事實說話,而是報告人的意圖。調查報告講究依據事實下斷語,結論應準確、適當,明白清楚。如果使用“也許”、“可能”、“大概”等模糊語詞,只會使讀者對調查結論產生懷疑,降低結論的可信度。
三從生動靈活性上改。調查報告在陳述事實時,應該語言客觀、科學,不加任何虛飾,不摻雜作者個人的見解以避免事實失真。但是如果一味乾巴巴地敘述和說明,只會減少報告的感染力,所以語言也不要枯燥乾癟,令人不能卒讀。尤其在議論部分不必拘泥,可在事實基礎上發揮準確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傾向,引起讀者共鳴。我們說調查報告語言不需要以文學描寫見長,並不等於不能運用比喻、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段,而是看作者如何運用,運用得巧妙,運用得得當,有助於增強生動性和說服力。比如有時作者在闡述一個觀點和作結論時,常常苦於無法精闢、深刻地表達,這時恰當引用名言警句是極有好處的。
四從文風上改。調查報告是一種重要的新聞文體,其特點是針對性強,觀點鮮明,因而表情達意要通俗易懂,避免語言模糊和咬文嚼字。在寫作上一忌使用生僻術語及華而不實的辭藻。要知道並非越深奧越見水平,越通俗越顯平庸,將生僻難懂的詞句塞進報告中,只會使讀者望而生畏。二忌文字冗長。只求用簡潔的文字把精華寫出來,給人以啟迪和思考。三忌過多的背景材料。為了說明問題,背景是要交代的,但不必什麼問題都從開天闢地談起,也不必講那麼多,有的背景和主題並無多大關係,顯得很累贅,完全可以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