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麵食細分起來,不下一百種,臊子面更是其中的經典,也是陝西十大面裡排在首位的。它的特點是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酸---用老陳醋使湯料突出酸;辣---用煎油潑辣子面,使其湯料辣裡透鮮;香----臊子有一種獨特的香味;薄---指麵條用手擀的很薄;筋----麵條薄而不膿;光---麵條光如游魚;煎----湯料溫度很高;稀---每碗只吃一口,麵條很少,一般的人要吃10多碗,小夥可以吃到3、40碗;汪--湯料的油很多,封住了湯的熱氣,即使數九寒天,也不容易放涼。同時底菜和漂菜也很講究,在菜色上分紅(紅蘿蔔)、黃(黃花)、白(豆腐)、金(雞蛋餅)、黑(木耳)青(韭菜)等等,烹調臊子更是考究。
傳說臊子面是周文王斬殺了一條惡龍,用其做臊子,犒賞軍士。按照傳說,臊子面的起源當在周朝,目前可考的有史記載的臊子面出現在北宋時期《夢粱錄》,明代高濂《遵生八箋》記載了臊子肉(臊子面的主要原料)的詳細做法。
臊子面不僅僅為陝西當地的百姓們喜愛,劉禹錫和蘇東坡也曾寫詩讚譽。夢得詩云:“餘位座上客,舉箸食湯餅。”蘇東坡“剩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獐書。”(湯餅即麵條。)
每次從家裡到北京,就要帶上家裡的手工掛麵、媽媽釀的醋、還有媽媽做的肉臊子。到了北京依然可以品嚐美味的臊子面。常常是吃得我和大黃“肚皮滾圓”。
遠在上海的李同學三番五次不厭其煩地打電話照我索要臊子面的詳細做法,耽擱了很久,終於應付出幾張圖來。臊子面的做法實在太繁瑣,如果要全程拍圖,那圖片太多了,我精選了幾個必要的圖片,輔以文字,但願能把這個繁瑣的事情講明白。
閒言不敘,廢話少說,直接進入正題。
食材
材料: 麵條 ( 掛麵 或者比較細的手工面)、紅 蘿蔔 、滷水 豆腐 (北 豆腐 亦可)、 蒜薹 (亦可用 土豆 、 豇豆 、 豆角 ……任意一種你喜歡的菜,我用的是 豇豆 和 土豆 )、 木耳 、 黃花菜 、 蒜苗 (北京稱 青蒜 )、 雞蛋 (可無)、生 姜
調料:陳 醋 、鹽、雞精、五香粉
方法/步驟
豆腐切丁(圖1),黃花菜泡發切段(圖2),木耳泡發切丁(圖3),雞蛋攤成薄雞蛋切成豆腐丁大小的菱形(圖5),蒜苗切成如圖4的碎末;
此步驟注意蒜苗的切法:切勿用刀亂跺,要用針(刀亦可)將蒜苗從葉子到莖劃成細絲,再用刀切細,最後切成非常小的近似正方形;
豇豆和土豆((或者你喜歡的任何菜)、紅蘿蔔切小丁分別加鹽和雞精炒熟(炒菜就不用多講了吧?),生薑跺成碎末備用,臊子肉一碗備用,(參考圖6、7、8、9);
鍋內多倒些油,油熱後加入生薑碎末,加入五香粉,炒出香味,此時將陳醋(大量)倒入鍋中,待鍋中醋沸騰後加入事先燒好的開水,加入準備好的臊子肉,加鹽、雞精調湯;
另準備一口鍋煮麵,再準備一盆涼水,面煮熟後撈出,放入涼水中;
湯鍋內加入適量炒好的土豆和豇豆、紅蘿蔔,豆腐、木耳、黃花、雞蛋適量撒入湯中,等湯鍋煮開後撒入蒜苗的細末;(圖11為湯的成品)
麵條裝碗(不要太多面條,否則無味),麵條碗中盛湯,上桌,一碗正宗的陝西岐山臊子面,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