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詳細介紹了建立高質量矩形圓角弧面手機殼外觀曲面的通用建模方法。針對高質量曲面的要求對建模過程中所建立的輪廓曲線、輔助截面設計了不同的優化策略,從而得到符合工作需要的高質量外觀曲面。
工具/原料
Creo Parametric 3.0
方法/步驟
矩形圓角弧面外觀現在幾乎可以說是智慧手機殼的標配外觀了,不同的機型差別在於背部弧面的弧度而已,所以對於從事手機外觀設計和結構設計的使用者來說,掌握這一類高質量曲面的建模方法是迫切需要的技能。下面的文章中將為大家提供兩個解決此類曲面的兩種不同方法
兩種方法都可以得到高質量的背部弧面,考慮到不同的使用者對可變掃描和關係的接受能力和程度的不同,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更為通用和簡單的樣式曲面造型法。下面是詳細的分析和實現過程。
首先使用影象功能把參考的尺寸和圖片進行拼接。
對於輪廓取消,可以採用矩形加圓錐曲線來代替矩形圓角,通過使用高rho值得圓錐Conic曲線來代替固定曲率半徑的圓弧,可以為圓角帶來更大的漸變區域和更自由的調整空間。
而對於無法使用圓錐曲線達到的圓弧形狀,或者想獲得更變態順滑的過度效果,可以使用樣條曲線代替,甚至直接使用多邊形控制的樣條曲線來得到整個輪廓,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圓錐曲線的過度足以達到消費電子外觀曲面要求的順滑程度。更重要的是草繪的方便性和可修改性要比樣條曲線好很多。
矩形圓角弧面的弧面實際有兩個區域組成,一箇中心部分的小曲率大平面,這個區域的曲面曲率半徑比較大變化比較小;另一部分曲面是連線輪廓的一圈側邊面,這部分的曲面實現了從小曲率曲面到大麴率曲面的變化。
對於中心部分的小曲率(大麴率半徑)曲面,可以在樣式曲面中通過兩個方向的截面線來直接生成。
在頂部大面上建立一條用於修建的COS曲線,這條曲線的兩個端點分別位於兩個對稱平面上,並且它們的位置都是側邊面過渡開始的地方,為了讓側面面和頂部的大面有更充足的變化空間以實現更順滑的過度,這個過渡點可以適當往中心靠攏。
使用上一步所建立的COS曲線對頂部大面進行修剪保留中心的部分
有了底部的大面和底部的輪廓曲線,現在可以通過樣式曲面中的平面和徑向平面曲線建立側面的截面,截面的分佈和安排如下。特別地,為了讓新增的截面變化和過渡更自然,除了設定和頂部曲面的曲率連續外,對截面在底部輪廓線交點處的切線方向和長度必須要做統一的規劃。
下面是四個截面在底部輪廓處的切向角度和切線長度安排。切向角度和切線長度的值根據兩個對稱平面上的截面值得插值大概確定.
建立好輪廓邊界和內部的截面後,在樣式曲面中,就可以建立對應的曲面,注意和頂部曲面連線的地方使用曲率連線方式.
完成四分一曲面的建模後,剩下的便是映象和合並/實體化的過程了,最終的結果如下.
注意事項
新增輔助截面時曲線的切線方向和切線長度是影響側邊面的關鍵
輪廓曲線中用圓錐曲線代替簡單圓弧可以增加調整的自由度和改善順滑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