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很多人說,為什麼要天天學習,考大學呢?考大學有什麼用呢?現在不是滿大街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競爭那麼的激烈嗎。那麼上大學的原因是什麼呢?
方法/步驟
同學。大學同學有可能是我們人生的寶貴財富。也可以嚴格的說,同學對我們的重要性,僅次於親人。無論何時何地,你都有可能獲得同學的友情、幫助與安慰。很多人的一生的成功,都可能是因為有志趣相同的同學。
你自己。由於大學環境的寬鬆,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像中學生那樣只知道學習。大學四年,能認識很多與我們差不多優秀的、比我們更優秀的或是不如我們優秀的人在一起,能對自己的有真正的瞭解。能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能對自己的瞭解逐漸接近真實。不再狂妄自大,也不再妄自菲薄。是自己變得更加成熟。
修養。大學四年,我們一直和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在一起,比如音樂會,畫展,參加社團,讀各種書籍,在人文素養方面,肯定要大大超過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
獨立思考能力。大學環境比較寬鬆,有大量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這鍛鍊了我們的獨立性。因為我們早晚要獨立生活。當然一開始可能不適應,會無所事事、浪費光陰,但這是提高獨立能力的必經之路和代價,由此能認識到光陰的可貴。你會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會自己去判斷對與錯。會明白社會與人性的複雜性、多面性,所以就更加理性。
知識。雖然你可能經常逃課,可能多次掛科,雖然經常在課堂上睡覺,但實際上,我們仍然能獲得很多知識。對於我們的專業,總會比那些沒上過大學的人瞭解更多。如果我們很認真,那麼你會收穫頗豐,雖然你有可能當時感覺不到。
學歷、文憑。我當然相信,學歷的高低不等於成就的高低。但在初次就業的時候,往往學歷決定了你大致能從事哪個範圍內和層次內的工作。學歷不同,初次就業的工作、工資層次是不同的,當然層次之間有交叉。有工資調查也都說明,學歷高的人,平均工資高於學歷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