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灼”就是突出粵菜清淡的手法之一,以煮滾的水或湯,將生的食物燙熟,稱為“灼”。
“白灼”看似簡單,其實也有訣竅,別看這一“煮”,還真有學問呢。祕訣在於煮的時候要放入蒜片、薑片、鹽和酒,這樣的煮法才能去除蝦殘留的腥味,使蝦肉更有彈性;酒和鹽不但能使蝦味更香鮮,還能讓蝦的顏色變得更鮮豔。
“白灼蝦”是我家飯桌上常見的一道菜,深受全家人的喜歡。做法簡單快捷,只需加上一小碟調料醮著吃,就能品嚐到原汁原味的鮮蝦。
食材
材料:新鮮沙 蝦 500克
配料: 姜 2片、蒜4瓣、米酒1湯匙、鹽1茶匙、李錦記海鮮 醬油 2湯匙、香油適量
方法/步驟
沙蝦洗淨,用牙籤挑去蝦線備好。
薑切片、2瓣蒜拍扁,另2瓣蒜剁成茸淋入海鮮醬油備好。
鍋下適量清水,放入姜、蒜和鹽,再淋入米酒。
燒開後放入沙蝦。
蝦身捲曲變紅後立刻關火,在水裡燜上1分鐘,撈出剪須上盤。(如果是自家吃可以不剪蝦鬚)
另起鍋下油。
香油燒熱後,淋在蒜茸醬油汁上即可。
注意事項
白灼蝦要用鮮活的蝦。
調料汁的醬油最好用海鮮醬油或上好的醬油。
我喜歡放米酒,覺得放了米酒的蝦更香。
蝦身捲曲變紅後立刻關火,在水裡燜上1分鐘,這個做出的蝦才鮮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