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教師資格《小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一、單選題
1.下列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進學生專業發展B.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C.教育面向全體學生D.引導學生協調發展
1.【答案】A。
2.依據育人為本的理念,教師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培養學生特長B.發展學生潛能C.尊重學生個性D.私拆學生信件
2.【答案】D。
3.“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的理論依據是( )
A.個體需求具有層次性B.氣質類型具有多樣性
C.人類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類發展具有共同性
3.【答案】C。
4.董老師上游戲課時,小明總愛舉手,但答題經常出錯,小強不愛舉手,但老師點名提問卻總能答對。老師下列做法中,最合適的是()
A.批評小明總出錯,表揚小強愛思考
B.表揚小明愛舉手,批評小強不發言
C.批評小明總出錯,批評小強不發揚
D.激發小明勤思考,鼓勵小強多舉手
4.【答案】D。
5.《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對中小學教師實行( )
A.每兩年一週期的全員培訓B.每三年一週期的全員培訓
C.每七年一週期的全員培訓D.每五年一週期的全員培訓
5.【答案】D。
6.“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這句話體現的原則是( )
A.國家性原則B.公共性原則C.方向性原則D.強制性原則
6.【答案】B。
7.學生小濤經常曠課,不遵守學校的管理制度,學校對小濤進行教育的恰當方式是()
A.將他交給家長批評教育B.瞭解情況後耐心教育他
C.等待他自我醒悟並改正D.批評教育無效果開除他
7.【答案】B。
8.李老師就校務公開問題向學校提建議,李老師的做法是()
A.行使教師權利B.履行教師義務
C.影響學校的秩序D.給學校出難題
8.【答案】A。
9.課間,小莉正在同學面前大聲朗讀小娟的日記,被走進教室的小娟發現,小娟找到班主任訴說此事,班主任最恰當的做法是()
A.制止小莉這種行為B.批評小娟總是告狀
C.勸說小莉不要聲張D.勸說小娟寬容小莉
9.【答案】A。
10.教師對解除收容教育,勞動教養後回校復學的未成年學生,應當()
A.限制其與其他同學接觸B.限制其使用學校的設施
C.按其以往表現評價品行D.允許參加學校各項活動
10.【答案】D。
11.班主任張老師按照學生的期中考試成績調整座位,將考試成績後5名的學生安排在教師的最後一排。張老師的做法( )
A.是激發學生的重要手段B.侵犯了學生的人格尊嚴
C.是管理班級的有效手段D.侵犯了學生的受教育權
11.【答案】B。
12.某縣中學教師李某對學校給予他的處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訴的機構是()
A.學校教工代表大會B.當地縣級人民政府
C.當地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
12.【答案】C。
13.從根本上說,教師的教育威信來自於()
A.教師高尚的教育人格B.社會尊師重教的傳統
C.教師的社會地位優勢D.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
13.【答案】A。
14.有位學生講幾片紙屑隨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師路過時順手撿起並丟進垃圾桶,該學生滿臉羞愧。王老師的行為體現的職業道德是()
A.廉潔奉公B.為人師表C.愛崗敬業D.熱愛學生
14.【答案】B。
15.右圖漫畫諷刺了某些教師的行為。這種行為所違背的師德規範是()
A.依法執教B.廉潔從教C.愛崗敬業D.熱愛學生
16.教師進行人格修養最好的策略是()
A.“取法乎下”B.“取法乎中” C.“取法乎上” D.“無法即法”
16.【答案】C。
17.創立元素週期表的科學家是()
A.門捷列夫B.波義耳C.居里夫人D.波爾
17.【答案】A。
18.下列選項中,由美國發明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發明的是( )
A.天文望遠鏡B.互聯網C.電子計算機D.電話
18.【答案】D。
19.下列對平面幾何中有關三角形性質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相等B.三角形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C.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都是45度D.三角形內角和為180度
19.【答案】C。
20.下列選項中,一舉****清王朝統治的歷史事件是( )
A.金田起義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五四運動
20.【答案】C。
21.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闡述的主要內容是( )
A.基因理論B.條件反射C.進化論D.細胞學說
21.【答案】C。
22.在我國文學史上,被稱為“詩仙”、“詩聖”、“詩鬼”的唐代詩人是()
A.杜甫李白賈島B.李白杜甫李賀
C.李白杜甫白居易D.杜甫李白李商隱
22.【答案】B。
23.下列選項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A.《黃河大合唱》B.《義勇軍進行曲》
C.《天路》D.《我的祖國》
23.【答案】A。
24.下列選項中,以“孔雀舞”著稱的少數民族是( )
A.土家族B.傣族C.藏族D.蒙古族
24.【答案】B。
25.下列畫家中,以畫馬著稱的是()
A.齊白石B.吳冠中C.徐悲鴻D.黃賓虹
25.【答案】C。
26.下列選項中,屬於專用的圖形圖像加工處理軟件的是()
A.caledit B.photoshop C.powerpointD.mindmanager
26.【答案】B。
27.使用powerpoint製作演示文稿時,如果要插入圖片,下列不能完成該項操作的是( )
A.在powerpoint菜單欄中選擇插入→圖片→來自文件→選擇路徑和文件,點擊插入。
B.複製圖片,在powerpoint編輯頁面單擊鼠標右鍵,選擇粘貼
C.複製圖片,在powerpoint菜單欄中選擇編輯→粘貼
D.在powerpoint菜單欄中選擇插入→圖片→自選圖形,選擇圖片文件
27.【答案】D。解析:圖片和自選圖形是同級按鈕。
28.“我要是談了我朋友的隱私,他準會大發脾氣;我朋友沒有大發脾氣”由此可以推出的結論是( )
A.我談了我朋友的隱私。B.我朋友是個溫和的人
C.我沒有談我朋友的隱私D.我朋友為人倒是挺不錯
28.【答案】C。否定後件能夠推出前件。
29.“數學家希爾伯特、華羅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結論是( )
A.數學家都是教育家B.有的數學家是教育家
C.教育家都是數學家D.教育家都不是數學家
29.【答案】B。
二、材料分析(本大題共3小題,每空14分,共42分)
30.一天,一位老師給學生上科學課,主題是“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老師安排學生去校園裡甚至校外的大自然裡尋找有生命的物體,並做寫記錄。走出課堂的孩子們顯得很興奮,不久一位同學跑過來說:“老師,我捉到一隻螞蚱”其他同學也圍過來看,突然,一個同學說:“這是隻公的。”圍觀的同學鬨堂大笑。老師問道:“你怎麼知道的?”我觀察的,公螞蚱有勁,跳的高。他自信的說。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確實難能可貴的!老師及時表揚道:“你真是一個小生物學家,科學就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希望你能認真研究一番。”孩子認真地點點頭,就在這時,以為同學跑過來告狀:“一個同學把螞蚱踩死了。”老師很快意識到這時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他走過去,幾個同學正在氣呼呼地責備那個同學。這位老師說:“一個螞蚱也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我們應該愛護每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我相信,這位同學一定是無意踩死的。這樣吧,老師提一個建議:不如挖一個坑,把他安葬了吧!”於是,在學校的草地上,舉行了一個特殊的“葬禮”。可以說在這潛移默化中,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珍惜,會比多少遍說教都來得有效!
問題:試從教師職業理念的角度,評析老師的教學行為。
30.【答案要點】
答: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科學課。從教室職業理念的角度,該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師觀。
(1)該教室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素質教育觀認為,教育活動應當指向人的整體的、全面的素質發展,使得人的整體品質、全面素質得到提升。素質教育要以培訓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材料中的老師給學生上科學課,安排學生走出課堂,到大自然裡尋找有生命的物體,這正是對他們實踐能力的鍛鍊。
(2)該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學生觀。全面發展的學生觀,是把學生看做主體需求、能夠主動發展;把學生作為一個整體;把學生作為有差異、有個性的人。該老師做到了以上幾點,鼓勵學生主動地去尋找物體,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當學生給出解答時,該老師還及時表揚學生,並對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可見老師把學生當作有發展潛力的人。當有學生踩死螞蚱的時候,該老師並沒有批評學生,而是安慰學生,進而讓學生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3)該老師的教學行為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教師觀。教師的角色不只是向學生傳授某方面的課本知識,而是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實際以及教育目標、要求,在特定的環境中採用特定的教學方法,通過特定途徑來促進學生的成長,教師角色的性質就在於幫助學生成長。材料中該教師的角色正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後啟發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珍惜。
31.何老師班上的小龍,經常遲到、曠課、不完成作業,還欺負同學。在多次批評教育無效後,何老師決定到他家去一趟,向他父母告狀。到小龍家時,何老師驚奇地發現他正在做家務。見到何老師,小龍吃了一驚,但還是喊了一聲“老師好”後跑回房裡,同小龍父母交談後,何老師瞭解到小龍家庭貧困,父母每天早出晚歸,疏於教導,讓孩子養成了一些壞習慣。但這孩子在家還挺懂事,也能幫忙幹活。於是,何老師把本來告狀的話收了回來。第二天,何老師在班上表揚了小龍懂禮貌,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在家能做家務,希望同學們能像小龍學習。接下來,老師安排他負責班級衛生工作,並對他的盡職盡責及時予以表揚。沒過多久,小龍在課堂上認真多了,同學關係也融洽了,還成為了老師的得力助手。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評析何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1.【答案要點】
答:何老師開始向家長告狀的做法是不太合理的,但是後來的做法是遵循了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是值得學習的。
首先,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教師要關愛學生。材料中何老師對學生進行家訪的過程中,瞭解到學生的情況以後,收回了向家長告狀的話,在第二天表揚了小龍,並在之後讓他負責衛生,及時表揚他,體現了何老師對小龍的關愛,促進了小龍全面、主動、健康的發展。
其次,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教師要教書育人。材料中教師對從小龍的實際情況出發,抓住他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很快小龍學習上和品德上都有了提高,這充分體現了何老師的行為促進了小龍的全面發展,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總的來看,何老師從最開始對小龍批評教育到要去向家長告狀,最後在見到家長後改變初衷,並在之後對小龍進行以表揚為主的教育這樣一個過程中,其中關鍵是教師要關愛學生。只有在全方面瞭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採取合理的做法進行最佳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應在尊重家長的基礎上與家長進行平等、恰當地溝通,而不是向家長告狀這樣的形式。
32、比如園裡那一棵古鬆,無論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
[參考答案](1)因為古鬆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客觀存在的,另一半將隨著觀者的性格情趣和觀點態度而展示出不同的面目。
(2)對於極客觀的東西,它們的形象隨著觀者的情趣和性格的差異呈現出迥異的面目,其主管成分的緣由是觀者的主觀色彩知覺,對於文中的客觀事物古鬆,木商、植物學家、畫家三種人群分別代表著三種不同的主觀色彩認知——實用態度、科學態度、美感態度;
比如,對於生活中極客觀的茶壺,實用主義者研究它的生活實用價值,可以用來泡茶、解決口渴問題。商人會考慮到做茶壺買賣是否會帶來利益;養生家會考慮茶壺的有機組成部分甚至是其化學成分,用此類茶壺泡茶是否有益身體健康;藝術家則會全副精神傾注於茶壺本身,不計實用、不推求關係、條理和因果,只是只覺地感知它的形式、花樣、顏色的優美。
觀者從多種不同的角度,用三種不同的感知——實用態度、科學態度、美感態度,使得客觀東西的形象帶有主觀色彩。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對教師的……
請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於1000字。
【分析】1、審題
·審文體——議論文
·審題型——材料作文
·審要求——字數要求
2、立意——確定文章的觀點/中心思想
材料中表面上讓考生選擇“學高”重要還是“身正”重要,其實根據教育學方面的知識,建議考生立意時兩方面都兼顧,分別強調兩者的重要性,不要偏頗!
3、選材
從闡述原因、舉例子、反面論證、援引觀點等方面進行搜索材料
比如說北京師範大學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4、佈局即議論文的結構
上海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