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報表分析時,我們需要對財務報表進行償債能力分析 ,主要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兩方面。
工具/原料
資產負債表
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營運資金是企業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後的差額,是企業在某一時點以流動資產歸還和抵償流動負債後的剩餘。公式表示: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如果該指標高,說明企業可用償還流動負債,資金充足,短期償債能力強。
流動比率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該指標表示某一時點企業每元流動負債所對應的可用於償付的流動資產量。一般認為如果你有一元的負債,用兩元的資產比會比較好一點,這就相當於人們所說的2:1的流動比率對大多數企業是適宜的。但生產週期短的企業,其流動比率一般相對較低,而生產週期長的 ,相對較高。不過該表屬於靜態的概念,可採取以期初指標與期末標比較的方式進行。如果期末比期初高,說明償付能力提高,反之,也是相同的觀點。
速凍比率
企業的速凍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用於衡量企業能夠資產中可立即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速凍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速凍資產=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賬款
一般而言,速凍資產在流動資產中的比重越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裡越強;
企業支付能力系數
是指企業可用於支付的貨幣資金與需要支付的款項之比,是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指標。
期末支付能力系數=貨幣資金/急需支付款項
急需支付款項=期末繳款項+逾期銀行借款+逾期應付款項
近期支付能力系數是企業近期可用於支付的資金與近期需要支付的資金間的比率。
當指標大於1時說明企業有支付能力。
現金比率,也稱貨幣資金率,是企業的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現金比率=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有價證券/流動負債
其觀點同速凍比率,不過如果過高也說明其經營者過於保守,週轉不靈,現金及等價物閒置過多。
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稱已獲利息倍數,是企業息稅前利潤和企業全年利息費用的比率,反映企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收益是企業所需支付利息費用的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淨利潤+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如果利息保障倍數大於1,說明企業具有償付當期利息的能力,具有長期負債的償還能力。
債務本息償付保障倍數
此項指標考慮了折舊和所得稅率。首先是因為固定資產折舊作為當期的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入量,可用以償還長期債的本息;其次,由於用以償還長期負債的利潤須在繳納所得稅之後,因此,應將償還本金額以所得稅率進行調整。
債務本息償付保障倍數=( 息稅利潤總額+折舊)/ <利息費用+租賃費用+償還本金額 (1-所得稅率)>利息費用+租賃費用+償還本金額>
債務本息償付保障倍數大於1,說明企業具有償還當期債務本息的能力,具有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越高越強。
固定費用保障倍數
將利息保障倍數的計算進一步分析擴充套件,考慮租賃費等固定費用支出,就得到了固定費用保障倍數
固定費用保障倍數= <息稅前利潤總額+折舊+租賃費用 利息費用+租賃費用+償還本金額 (1-所得稅率)< p> 息稅前利潤總額+折舊+租賃費用>
一般來說,固定費用所包含的專案越多,則該費用保障倍數越穩健。
總結
我們在做財務分析時需要從長期與短期的角度進行分析,從短期角度來看,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綜合指標都指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從長期角度來看,也的長期償債能力綜合指標都指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企業的償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