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審計監督職能作用的發揮,要靠一個個高質量的具體審計專案來實現,而決定審計專案質量好壞的關鍵在審計組長。從某種意義上講,審計組長決定了審計專案的成敗。選對了審計組長,審計專案就成功了一半。換句話說,一個審計專案讓某個人去當審計組長,可能成果平平,甚至出不了成果、完不成任務、達不到目標;如果派另一個人去當審計組長,有可能質量上乘、成果豐碩、影響巨大。那麼,如何才能當好一名優秀的審計組長呢?筆者結合實際談三點體會:
一、審計組長要組織開好“四會”
一是進點前的培訓會。就基層審計機關而言,由於人少事多矛盾突出,審計專案組多為臨時組建,成員來源不同,也大多沒有參與審前準備和審計方案討論制定,對審計專案具體情況並不十分熟悉。因此,審計進點前,審計組長一定要召集全體參審人員開一個戰前動員培訓會。認真學習審計實施方案,瞭解審計的目標和任務,明確審計的內容和重點,清楚各自的分工和審計事項;熟悉瞭解被審計物件的基本情況、業務流程、主要政策;對審計應採取的審計技術措施、審計方法和審計思路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磨如不誤砍柴功”,開好這個會,可以事半功倍提高效率,防止人員進了點還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臨場打亂仗,效率低下。
二是審計情況碰頭會。在審計過程中,審計情況千變萬化,審計人員素質和工作質效也會有很大差異,審計組長作為專案審計的一線指揮者,一定要經常開審計情況碰頭會,一般一週一次,特殊情況可隨機而定。主要彙報各自工作進展情況,有無階段性成果,有什麼新的發現,遇到了哪些新情況、新問題,下一步如何安排等等。通過情況碰頭會,審計組長可以掌握全面情況;可以就審計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充分討論,明確思路;還可以就下一步工作作出及時調整,提出明確指導意見,防止各自為政,工作不平衡以及少數人窩工現象。
三是出點時的小結會。現場審計結束時,審計組長應及時召開審計小結會,對審計工作進行階段性總結和點評,看審計目標是否實現,審計事項是否完成,審計證據是否適當充分,發現問題如何定性和處理等。重點對各審計小組或每個審計人員審計事項完成情況、審計揭示的主要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對處理處罰意見和案件移送進行集體討論,統一意見,達成共識,為起草審計組審計報告做準備。防止審計報告起草人閉門造車,一個人代勞,對全面情況不掌握,對各個審計人員審計結果不瞭解,甚至對問題定性憑個人經驗表述,不是集體討論的初步意見,可能存在以偏概全、或者遺漏有關審計事項。對需要繼續審計核實、補充取證和延伸調查的迅速安排落實。
四是審計報告會審會。審計報告徵求意見前,審計組成員要一起稽核審計組審計報告,看有無遺漏和表述不當、有無定性不準和處罰失當等。審計報告徵求意見後,應再次召開小組會,對審計報告進行集中討論和修改,具體分析被審計物件反饋的意見,討論決定是否採信,是否需要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對每個問題的定性、引用法規、處理處罰意見、案件移送、審計建議都要認真審議和討論,並提出修改意見,必要時可邀請法規審理人員參與小組會,為形成正報告提交審理做好準備。
二、審計組長要全力當好“四員”
一是當好指揮員。審計組長是專案實施的總指揮,一個專案審計進展得是否順利、方案執行是否有效、力量調配是否得當、審計查證是否到位等等,都在於審計組長職責履行、作用發揮是否到位。一名優秀的審計組長就是一名優秀的指揮員,心中有全域性、眼中有目標、手中有標準、安排得當、推進有力。有的審計組長不敢指揮不善指揮,任務一分,各自為政,特別是有些年輕審計人員當組長,組員中有自己的領導或“前輩”,縮手縮腳,自己埋頭幹自己的事,不善言辭,不敢作為,放任自流,全憑審計組成員自覺,心中無底無數。這樣審計執行只能是消極被動的,審計質量和結果自然不會太好。
二是當好協調員。審計組長就是“車間主任”、“生產隊長”,不僅要帶頭幹、帶領幹,當好戰鬥員、指揮員,更要當好協調員。既要協調好審計組與被審計物件的關係,爭取配合、消除阻力,暢通審計執法環境,為審計組人員的審計工作順利推進掃清障礙、排除干擾;又要協調好審計組與主管業務部門、法規審理部門、分管領導、審計機關主要負責人的關係,及時通報重要情況,協調相關部門配合,爭取領導重視支援,為審計組的工作爭取強有力幫助;還要協調好審計組內部分工協作,及時調整審計思路,調配力量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增強合力,防止互不買賬,相互拆臺,不團結甚至形成內耗。審計組長要充分了解每位成員的專長、個性特點和脾氣,合理分工,巧妙組合,人盡其才,用其所長。
三是當好“質檢員”。審計組長應當對審計專案的總體質量負責,並對方案編制或組織實施不當造成的審計目標未實現或者重要問題未被發現負責;對審計證據不適當、不充分問題負責;對審計工作底稿不完整不真實負責;對審計結論不正確、反映的問題嚴重失實負責;對提出的處理處罰意見或移送處理意見不正確以及審計組發現的重要問題不如實報告等負責。從某種意義上講,審計組長就是負責審計質量把關的“質檢員”。首要的是及時對每份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證據進行稽核,嚴格考量審計工作底稿的完整性、真實性以及審計證據的適當性和充分性。對存在問題的底稿責成改正,對有瑕疵的證據進行完善和補充。對審計報告問題定性、引用法律法規、處理處罰意見、移送案件線索都要認真斟酌。對審計執法的每一道程式嚴格把關,發揮審計組長“質檢員”作用。
四是當好檔案員。國家《審計準則》第189條明確,審計專案歸檔工作實行審計組長負責制。為此審計組長要當好“檔案員”,對審計工作中形成的檔案材料要及時收集、妥善保管,為審計終結及時立卷歸檔、審結案成提供保證。在審計一線尤其要加強重要審計底稿和證據的管理,防止丟失和人為篡改。同時對審計通知、審計方案、審計小組會議記錄、徵求意見報告、被審物件反饋意見、最終的審計報告、審計決定、移送處理書、文書送達回證、整改報告及證據全面收集歸結。專案較大、有若干分組的,審計組長可以確定立卷責任人,協助做好檔案材料收集工作。
三、審計組長要嚴格把好“四關”
一是把好方案關。一個高質量的審計專案完成,決定成敗的關鍵在實施方案,審計組長作為審計專案的總負責人,首先要把好“方案關”。一定要下足功夫,做足功課,充分了解情況、全面掌握政策,圍繞審計目標,明確審計重點事項和內容,細化人員分工和審計方法措施。可以說制定一個科學合理質量高的審計實施方案,審計專案就成功了一半。切忌照搬照抄、改頭換面、千篇一律。方案是審計工作的操作手冊,是實施專案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方案制定好了,審計過程就是依圖索驥、探囊取物、求證設想的過程,一定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審計方案的形成一定要充分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審計過程中要根據新情況、新變化,及時調整方案。
二是把好證據關。審計證據是得出正確審計結論的根本所在,審計組長要牢固樹立證據意識,把好證據稽核關,用挑剔的眼光審視證據,用懷疑的思維稽核證據,在證據的獲取途徑、證據的證明力、證據的適當性與充分性上嚴格把關,這是保證審計質量的第一步。要堅持兩個以上人員取證制度,排除不合法取證,完善有瑕疵的證據,補充充分性不足的證據,形成有效的證據鏈條,確保每一份證據都經得起歷史檢驗,為得出正確審計結論提供有力地支撐。
三是把好報告關。審計的最後成果體現在審計結果類文書上。作為專案質量總負責人的審計組長,一定要善始善終,在審計結果類文書質量上把好最後一道關,切忌虎頭蛇尾。一要認真彙總,形成報告;二要充分討論,集思廣益;三要嚴謹分析,認真對待反饋意見;四要仔細對照法律法規、科學定性、恰當處理;五要嚴格履行復核、審理、審批程式,認真對待審理意見,確保審計質量。
四是把好廉政關。廉政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審計組長作為審計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第一責任人,一定要責任上肩,履職盡責,敢於擔當。開展進點廉政教育,帶頭遵守廉政紀律,加強平時監督管理,從嚴要求小組成員,認真執行審計“八不準紀律”,確保情況清、動態明、風險可控。堅持“力度統一論”,一手抓審計業務,一手抓黨風廉政,兩手都要硬。切忌只重視審計業務而忽視廉政,只重視質量、進度,不重視廉政、小節。牢固樹立 “審計廉政出了問題一切等於零的思想”,抓早抓小,防範於未然,嚴把廉政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