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誘惑隨之增多,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應該是很多家長都感到困難的事情。
在某早教中心,這樣的情況同樣存在。家長們普遍反映,比起學習,孩子們更容易對電視機和電子遊戲產生興趣,偶爾對書本產生興趣,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那麼有沒有方法能夠鼓勵孩子學習呢?因此,優優學小編特此採訪了早教方面的專家,.專家也是為您提供以下方法:
物質吸引。可以用小禮物或小糖果、餅乾等具體的物質來獎勵孩子,只要覺得他們表現得好就給一樣,使其覺得得到實質的鼓勵,但是這種獎勵可以慢慢減少,直到孩子不是因為物質而去參與,而是自發性的喜歡。
改變活動形式。如果覺得孩子表現的不錯,就可以帶他們去戶外走走,或者玩玩遊戲,讓孩子當小老師,帶頭與大家一起玩,小朋友會很有榮譽感,就會繼續專注這件事了。
親子閱讀。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喜歡閱讀,可以用符號性增強法來鼓勵,譬如用一張表來跟孩子說:“你今天讀了幾篇故事,就有幾張貼紙在面喔!”但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一起閱讀,或者說故事給他聽,但說故事時聲調一定要誇張,要有抑揚頓挫,孩子才會覺得好玩,而不是用平淡的聲音,小朋友一下就會跑掉了。或者可以用手偶來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或是帶他們去看與書中有關的兒童劇,使其對內容熟悉,自然而然會喜歡閱讀。
繪畫培養。平常帶孩子到大自然去寫生,透過看到的東西來畫,可以加強對於顏色的敏感度,如果是在家裡,就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引導孩子畫出故事中的東西,運用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畫出海底世界、畫出森林裡的動物等。還可以用各種素材教孩子玩貼畫的遊戲,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素材與教具愈多的遊戲及課程,愈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但是小一點的孩子,卻是愈單純愈好,以免他們手忙腳亂。
開發孩子智力。從小小孩開始,就可以買一些益智玩具讓孩子玩,讓他們想辦法瞭解玩具的玩法,例如積木、拼圖、串珠子、走迷宮之類的,不但可以讓他們多動動腦,還可以培養耐心及邏輯概念。再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下象棋、跳棋了,這種非學術性的活動,可以讓他們對課堂上的事情也變得有耐心。
創造多元化學習環境。孩子在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真正的興趣,家長可以讓他們多方面地嘗試,一定要多給他們學習的機會,所謂“多元智能”就是要多元地發掘孩子的潛能,不只是語言、不只是數理,尊重他們的選擇,使他們盡情的發揮,孩子會有多元無限的發展機會,只要對於有興趣的東西,他們一定會發揮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