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沒有買豆漿機,每天喝豆漿都是用料理機打好,再入鍋煮。每次剩下的豆渣都會換著花樣來消滅,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攤煎餅、做包子、炸丸子等。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種處理剩餘豆渣的新方法,一定是你不曾見過也想不出的好方法——豆渣與粗糧結合巧做豆腐菜。利用這個方法,不僅做到了廢物利用,還有豆製品與粗糧的攝入,可謂營養與美味兼併!
這個方法不是我發明的,而是山西百姓智慧的結晶。利用這種方法,形成了山西的一道地方風味名吃——高平燒豆腐。高平市是山西東南部的一個縣級市,澤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邊緣,屬晉城市管轄。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長平之戰就發生在此地,留有長平之戰遺址,現在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平燒豆腐與長平之戰有關,因長平之戰而生。相傳,在公元前260年春秋戰國末期,秦趙兩國在長平關(現高平市區西北部)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浩大的戰爭,即歷史上記載的長平之戰。歷時三年多,趙軍絕糧46天,暗相殺食,秦軍圍而不攻的戰略手段致趙軍於死地。在這場戰爭中,糧食成為致命的“武器”。相傳,考慮到受傷戰士不能嚼食硬物,炊事人員便把豆子磨成豆漿。當到了最困難時期,趙軍就只能用豆湯和野酸菜漿作食物了。把野酸菜漿摻到豆湯裡充飢,炊事員肩挑摻雜的酸漿豆湯送到前線,激戰一晝夜的士兵們沒有顧上食用,次日清晨,奇蹟出現了,酸漿豆湯變成了“菽飯”,吃起來細滑無比,十分可口。
絕糧46天,趙軍被餓降,白起一夜坑殺40萬降卒。古史記述:“屍骨遍野,頭骸似山,血流成川,積血三尺,崔嵬傑起”。當地百姓世代憎恨白起,為了祭奠被餓降遭坑殺的亡靈,當地百姓用菽飯作供菜,就把豆腐當成白起肉,用爐火燒烤,用豆腐渣和蒜泥生薑調和成“蘸頭”,表示把白起的腦漿搗成泥,與豆腐一起食用。可見其仇之深、其恨之深。
高平燒豆腐,在高平也被稱為“白起肉”,是長平之戰中上黨民眾“自願走趙,不樂為秦”的歷史產物,寄託著世世代代長平子民對坑殺趙兵的秦將白起的怨恨。也有詩云: “肩挑油燈漫街遊,爐中黎起燒悲啼。來人傳送長平史,不吃豆腐難慰藉”。晉城詩人、書法家李慧英也寫詩一首《高平燒豆腐》:“惡報武安坑趙卒,無辜豆腐代還刑。千年不斷烹煎炸,難慰長平片片熒。”
高平燒豆腐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不僅在高平境內頗為人們所歡迎,還常常用燒豆腐來待客。抗日戰爭時期,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率八路軍經高平時,當地群眾家家都做燒豆腐慰問子弟兵。解放後,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來高平視察工作時,都要嚐嚐高平的燒豆腐。現在,這種地方風味小吃也進入了山西的各大酒店餐館,不僅成為一種營養豐富、口感鮮嫩的食品,更是一種具有豐富人文內涵的文化積澱,是歷史留給山西人的一份寶貴遺產!
食材
【原材料】:老 豆腐 200克、 豆渣 、玉 米粉 30克。
【調味料】: 八角 、 花椒 粒、蔥段、 大蒜 頭、乾紅 辣椒 、生 姜 片、食鹽、食用油。
豆腐的煎制過程
老豆腐用熱開水沖洗乾淨,瀝去水分。
瀝乾水分的老豆腐用刀切成厚3CM、長5CM大小均勻一致的豆腐塊。
鍋放火上燒熱。
倒入食用油,用手握住鍋柄,轉動炒鍋使油均勻的分佈在鍋底,燒熱油。
放入切好的豆腐塊,轉中小,火煎制豆腐。
煎到一面色澤金黃,翻面再煎另一面。
直到兩面金黃,把煎好的豆腐取出。
用手把豆腐立起來,使厚度的表面朝上。
用小刀在豆腐表面的中縫處割開一個與長邊相同長度的裂口。
豆腐的煮制過程
湯鍋內放入適量的清水。
放入花椒粒、八角、乾紅辣椒段、大蒜和蔥段,開大火把水燒開。
加入適量的食用鹽調味。
放入處理好的豆腐塊,大火煮制約20分鐘。
用筷子把豆腐塊撈出。
裝盤即可。
蘸料的炒制過程
煎豆腐餘下的底油裡,倒入豆渣。
用鏟子翻炒豆渣,至豆渣鬆散出香味。
加入玉米粉在鍋中。
用鏟子不停的翻炒,並不時用鏟子的背面把聚在一起的麵糰壓鬆散。
大蒜、生薑片放入1個小碗中,撒入一點食鹽,用擀麵杖搗成泥。
搗好的姜蒜泥放入鍋中。
調入適量的食鹽。
用鏟子翻炒均勻,至出香味。
將炒好的麵粉盛出即可。
注意事項
1.豆腐用開水沖洗一下,煎豆腐的時候不容易散,也可以把豆腐放在熱水鍋裡焯一下。
2.煎豆腐的時候要熱鍋熱油,中小火煎制,豆腐不宜粘鍋。
3.煎好的豆腐在腰身處割開一個裂口,為的是後面食用時蘸料可以進入到豆腐裡面。
4.煮豆腐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一點,時間越長,豆腐越老,口感越好。
5.炒豆渣時一定要把豆渣裡的水分炒幹,炒到豆渣鬆散,再放玉米粉,否則,豆渣含有水分溼度大,放入
玉米粉後遇水汽易結成小疙瘩。
豆腐煮的時間越長,豆腐越老,口感越好。煮好的豆腐皮黃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