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中規定,在某些情況下,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那麼經濟補償怎麼算了?
工具/原料
《勞動合同法》
方法/步驟
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1、應當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由於各種原因,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及時簽訂勞動合同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
3、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多年,但中間間隔一段時間,原則上從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已經支付經濟補償的除外。4、如果用人單位的合併、兼併、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
5、在《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簽訂,施行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依照勞動法和原有關國家規定計算經濟補償。在施行前簽訂,施行後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從施行之日起計算。
經濟補償的標準。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1年的,按照1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經濟補償的基數範圍。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基數範圍是月工資。月工資是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對於加班加點勞動報酬應計算在工資裡。根據有關規定,企業在正常生產情況下,支付給職工的加班加點勞動報酬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資標準應該包括加班加點的勞動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