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寄明信片作為傳統的賀歲方式由來已久,我國從1991年12月1日開始發行賀年(有獎)明信片,它的發行給明信片的銷售增溫不少,加上企事業單位又用它來加印內容製成“企業金卡”,小彩印廠印製出各種物美價廉的賀卡,辭舊迎新之際,它們雪片般飛往郵局,寒冬裡給人們帶去溫馨和快樂。
一、有審美價值,令人回味
人總是追求美好的東西,美涵蓋著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因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審美屬性,馬克思說:“人是按照美的旋律來創造的。”(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美妙的畫面配上美辭才可給人美的享受。漢語具有聲音美:它音節分明響亮,聲調有高低變化,讀來節奏明快、鏗鏘悅耳;採用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手法可使漢字排列具有工整的特點,也可整散句有機結合,使之形成整齊錯落的形式美;內容上言簡意賅,具有概括美。剛剛過去的1997年底,我寫祝辭時儘量發揮漢語為我們提供的優勢,努力搜尋美辭來裝點賀禮:我給南京郵政調度室的老師傅寄的明信片上寫著:“郵運達千里,妙手巧調譴。祝新年郵運暢通、心情舒暢。”給南京郵政局郵政經營處的師傅寄去:“抖卻一年辛苦塵,舉杯高歌迎新春。”畢業後一直兩心相知,常常通信的好友收到的是:“十載同窗情,鴻雁兩地牽。”我給一位畢業多年的學生回卡:“走過南郵,瀟灑如君,不免回首。”此語是受一位老友的啟發,她與我中學、大學同窗,恰巧又分到同一個單位工作,直到兩年後我考取研究生,生活軌跡才有了不同。我入學那年,她的賀卡寫道:“93深秋,終於拉開了十二年的牽連,拉開的,是空間的距離,牽出的,是對年少的絲絲縷縷。祝新年好運!”這幾句話,我品味再三,沉浸在往日的回憶和友情的溫暖中,對未來的信心倍增。耐人尋味的祝福語會使信息接受者得到更多的審美愉悅。總之,我認為每寫一張明信片、賀卡,都應視為“包裝”一份精美的禮物,務須用“巧思”為它穿上惹人喜愛的綵衣。
二、用真情實感撞擊出情感的火花
白居易曾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審美活動中,豐富的情感能夠感染欣賞者。但我們都有體會:不少明信片和賀卡雖然運用了抒情手段,寫上諸如“誠摯、至誠、深深、衷心”等含情脈脈的詞語,可我們偏不為所動,這是為什麼呢?只有動真情方能動人心。正如黑格爾所言:“美與真是一回事——美本身必須是真的。”(西方美學家談美和美感)僅僅貼上感情的標籤是一定會受到冷遇的。感情的抒發必須以實在的內容為依託,情感不是無源之水,須經長時間的積累,是彌足珍貴的,隔著時間的濃霧再回首,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此時,祝辭中因人、因事、因果、因理引出的深情會使情感有所附麗,一句“你還記得嗎?”撥動收件人的心絃,縱然兩地相隔,心意仍相通,情感更濃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刻意去渲染柔情蜜意,反而會弄真成假。至親好友間互寄從心中流淌出的話語,恣意率真地傳情達意,富天然真趣,有樸實的美,即使沒有什麼修飾也能動人。一至交寄語:“雖說不是童年相識,仍是純情相知,常想起你——可吐露真情的朋友,新年愉快!”讀之,感到有一股熱流在胸中湧動,產生強烈的共鳴。
三、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和明顯的時間性
明信片和賀片印製是越來越漂亮,畫面繁複、色彩繽紛,有的還有立體實物鑲嵌其中,有不少甚至“慷慨代勞”,寫好了華美的祝辭。這些祝辭隨同明信片和賀卡一起被“批量生產”出來,投到收件人的手中。句句似曾相識,那“它”對“我”來說,又有什麼特殊意義呢?一年一度,我們渴望的是寫給“今天的自己”的知心話。一個學生收到祝願:“喬遷入高樓,新年步步高。”另一學生畢業後感到所學有限,有考研的打算,我鼓勵她:“人生有涯,學無止境。與君共同迎接98的朝陽!”這些話並非抄錄,而是視收件人的具體情況及他(她)與寄件人(我)的關係而言的,是“富有個人性”的。與眾不同、有特色才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或給人啟迪、催人奮發;或讓人感受到感情的溫馨、生活的美好。祝辭的內容在時間性上也應有所反映,“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祝辭有新鮮內容,常變常新,寄件人和收件人之間的感情方顯更新發展,愈久愈濃,陪伴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坦然前行。建構巧妙的新年祝辭,蘊含著祝福者的智慧,飽含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在這樣一個需要愛心的世界,放飛精心設計的“青鳥”,是遠方親朋的期待,也是我們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