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聞理論
人大的新聞理論考試內容安排很合理。名詞解釋考察你的專業基礎知識是否牢固,簡答和論述題能夠看出你對於當前新聞業界的現象是否有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分析問題是否有邏輯,有沒有學術潛力。
名詞解釋的答題按照自己整理出來的筆記背就可以,下的是笨功夫(當然研究真題以後會發現名詞解釋有出題規律,做筆記也有技巧,這一點其他經驗裡都有談到,我不多說),我想談一談簡答和論述的答題。
在我看來,簡答和論述題的區別只有兩點,一是考察內容。簡答題考查的範圍小而內容具體,比如某某理論、某某新聞史事件,論述題出題更宏觀,有時甚至可以橫跨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廣電等不同學科知識作答,並且可以聯繫到很多業界具體的現象分析。二是分數,論述題比簡答題多五分,這意味這你要學會聰明地分配字數和精力。所以我建議簡答題應該作小論述題準備。
要答好這類題目,最重要的是建立每一科的知識體系。比如新聞史,腦袋裡面要有一根明確新聞事業的發展脈絡。從外報到早期國人辦報到第一次國人辦報高潮再到第二次國人辦報高潮...比如去年有一道簡答題考傳教士在中國的辦報情況,在答題時就要清楚外報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報業中心從東南亞到澳門到香港再到上海分別都是哪個年代的事情,在每個階段有哪些有名的報紙報人,報紙的特點是什麼,為什麼有這些特點。再比如考新聞選擇標準的變化,你要立刻想到新聞選擇標準包括規範性標準(合法、合政策、合德)和規律性標準(新聞價值,符合媒介形態特徵)以及其他標準(受眾標準等等),新聞價值又是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新聞價值這個知識點,需要重點掌握新聞價值的成因,新聞價值的十大要素,造成新聞價值減損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將脈絡理清楚,你的答題就會全面而清晰。
其次,學新聞的同學一定要密切關注時事,並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分析。舉個例子,MH370事件,從受眾獲知此事所使用媒介的比例,可以分析信息傳播勢力格局;從不同微博對此事的不同反應(新聞提供類,號召關愛類,專業分析類……)可以總結在一個重大新聞事件傳播中微博都扮演著哪些角色;從假消息滿天飛的情況可以分析新聞真實和時效性之間的矛盾,新媒體對新聞真實的影響;從人民日報抒情體遭吐槽可以分析政府官微的定位、傳播效果、媒體在災難報道中的職責;從媒體和乘客家屬的衝突可以分析災難報道倫理。再比如陳永洲事件你知道嗎?你有何看法?陳力丹老師在某一年(具體年份我忘了)的解析新聞傳播學書中附過研究生考題和參考答案,我清楚記得在有一道簡答題後寫到“如果考生舉例子可酌情加分”。在分析問題時如果能夠適當引用這些平時積累的時事作為例子說明,老師一定非常高興。
做到了前面兩點,也就意味著你的答題已經有血有肉。接下來,要將你的答題內容組織成邏輯嚴密的答案。切記,答題要有條理。無論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框架,還是按照主觀、客觀分類,或者按照其他邏輯答題,一定要讓老師看到你清晰的思路。
我相信只要你能夠按要求做到以上標準,答題時一定會產生酣暢淋漓,只恨時間不夠你盡情發揮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