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臺灣旅遊,總是要品嚐一下臺灣的美食的。那麼臺灣有什麼美食了?有許多臺灣菜,猶如臺灣美食滷肉飯等,外省人創造的四川牛肉麵和走精緻化路線的小籠包,都帶著過去的記憶和臺灣獨有的味道。臺灣菜因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而最能體現這一特點的,當是市井民眾所喜聞樂見的飲食,其中不少都是有些歷史故事的古早味。
食材
主料 臺灣美食1
輔料 臺灣特色料1
方法/步驟
走在臺灣大小城市的街頭巷尾,餐館小吃店鱗次櫛比。據說臺灣島共有餐館約10萬家,飲食攤位25萬家之多。很多遊客去臺灣,除欣賞美景大飽眼福外,無不去品嚐地方小吃,大飽口福。諸如桃園大溪豆幹,臺北淡水魚丸、阿婆鐵蛋和阿給,新竹的貢丸和米粉,以及嘉義雞肉飯、彰化的肉圓等,都不乏忠實的“粉絲”。臺北的士林夜市和萬華夜市,都屬於品嚐小吃的觀光夜市,而最正宗的,當為高雄六合夜市,因為臺灣很多著名小吃,都源於較早開始的南部。
臺南的小吃花樣繁多,“棺材板”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它是一個叫許六一的人以中西合璧的食材而創制。開始時系用西式酥合加上雞肝等中式配料做成的,稱“雞肝板”。據說一次臺灣大學考古隊來到許六一的店鋪品嚐雞肝板。茶餘飯後,一位教授忽然說:“這雞肝板很像我們正在挖掘的石板棺呢!”生性開朗的許六一聽後爽朗地答道,“我的雞肝板以後就稱棺材板了”。
中國人一直講求諧音,而“棺材板”可寓意“升官發財”,口彩也不錯,加之形狀、口味獨特,很快就成為臺南著名的小吃。如今這款小吃已和最初的做法不太一樣,是將厚片吐司炸酥挖空,填入牛奶麵糊、雞肉、馬鈴薯、青豆仁、蝦仁、花枝等配料,面上再沾上醬料,將挖去的麵包皮蓋上,最後切成塊。在六合夜市,“棺材板”已成為不少遊客的首選。在六合夜市,“棺材板”已成為不少遊客的首選。許多臺灣小吃源自福建和廣東,但彰化北斗肉圓卻是最具獨創性的地道臺灣小吃。彰化北斗早期是竹山、集集等地與鹿港貿易的轉口站,俗語中有“一府(臺南府城)、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四寶鬥(北斗)”之說。
北斗肉圓的由來可以追溯至110年前的那場戊戌大水災。天災之後,村民沒東西吃,便將甘薯搗成粉再加些糖來充飢。吃起來比較甜,但容易餓。當時在寺廟擔任文筆生的範萬居為了救濟貧困,利用簡單的蕃薯粉、竹筍與胛心肉,製作出鹹肉圓,不但能填飽肚子,而且口感也極佳,大受歡迎。之後,肉圓在臺灣各地,因材施制,成為最平民化和家常化的飲食。在北斗肉圓誕生近百年後,它被臺灣媒體評為十大小吃而聞名四海 。小吃來自民間,紮根鄉土,以其淳樸自然的本色深受食客的喜愛。而小吃的傳承,書寫的是平民百姓日復一日的鮮活歷史。在彰化北斗鎮奠安宮媽祖廟旁,正午和傍晚時分,範家肉圓店都是滿滿人潮。而老闆親切的問候聲,以客為尊的服務意識,一直沒有懈怠。有時,傳統飲食中的人情味要比飲食本身的滋味,更雋永綿長。
臺灣美食文化 臺灣的飲食文化是會聚性和多元化的。近400 年來,除了大陸閩南和客家飲食文化的特點外,臺灣飲食還受到歐美、日本及東南亞烹飪風格的影響。日式料理中的炸蝦、生魚片等也經改良,成為臺灣小吃的一種。現在我們已很難分清,哪些飲食是屬於原住民,哪些是屬於外來移民;哪些盛載著故土鄉愁,哪些銘刻著異國情調;哪些是傳統,哪些是時尚。也正因為臺灣飲食的包羅萬象,臺灣遂成為人們嚮往的美食之島。
注意事項
在臺灣,小吃美食雖多,但是也不能吃的沒有限制,否則很容易引起胃不舒服。
容易過敏的人要注意美食裡面的成分,不要貪圖美味。
燒烤類的食物不宜吃得太多,吃了之後可以吃點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