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補腎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05日

  中醫認為腎為臟腑之本,十二經之根,先天之本在於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醫養生補腎妙招,歡迎大家閱讀。

  中醫養生補腎妙招

  關於中醫養腎

  腎的主要生理包括藏精,主生殖和生長髮育;腎主水,司開闔,腎對於津液的輸布和排洩有重要作用;腎主納氣,對人體的呼吸運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腎對骨骼、智力、頭髮、生殖、大小便、耳及聽力、唾液、血液等有重要的影響。其綜合功能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內分泌、泌尿、生殖、呼吸、神經、血管、消化、免疫等多方面的作用。

  糾正認識誤區

  陽痿都是腎虛,體弱都是腎虛,腎臟病都是腎虛,怕冷都是腎虛

  在生活中經常會有人提及腎虛,如今腎虛這個詞已跨出了醫學名詞的範疇,更多充當健康廣告的招牌,當你拿起報紙、開啟電視就能看到聽到腎虛。其實腎虛是中醫學的專用名詞,而中醫理論的腎大大超過了泌尿系統的範圍,它與人體的生長、衰老、智力、生育都有著密切關係。

  腎為“先天之本”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與膀胱互為表裡,腎藏精,主生長髮育和生殖。開竅於耳及二陰,腎主骨生髓,其華在發。當臟腑之精充盛時,除供應本身生理活動所需外,其剩餘部分則貯藏於腎,以備不時之需。

  當五臟六腑需要時,腎再把所藏的精氣重新供給五臟六腑。故腎精的盛衰,對各臟腑的功能都有影響,五臟六腑均需腎精的滋養,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源泉。腎的作用可分為腎陰、腎陽兩方面,腎陰與腎陽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維持人體的動態平衡。

  當這一平衡遭到破壞後,就會出現腎陰、腎陽偏衰或偏盛的病理變化。當人們先天不足,體質虛弱,或年紀增大,或久病、病後失於調養,人體的精氣也就自然不足了,就會出現許多相應的徵候群,中醫就稱之為腎虛了。

  腎虛症狀多種多樣

  腎虛的症狀很多,在腦力方面可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在情志方面可表現為:情緒不佳,情緒常難以自控,頭暈,易怒,煩躁,焦慮,抑鬱等。或是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沒熱情,生活沒激情,沒有目標和方向。

  在性功能方面表現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慾降低,陽萎或陽物舉而不堅,遺精、滑精、早洩,精子減少或精子活動力減低,不育。女子則子宮發育不良,卵巢早衰閉經、月經不調,性慾減退,不孕等。

  在泌尿方面表現為:尿頻,尿等待,小便清長,夜尿增多等。此外腎虛的症狀還可能有:早衰,失眠,食慾不振,骨骼與關節疼痛,腰膝痠軟,不耐疲勞,乏力,聽力衰減,頭髮脫落或鬚髮早白,牙齒鬆動易落等。

  或是容顏早衰、眼袋、黑眼圈,膚色晦暗無光澤,色斑,女性乳房開始下垂,腰、腹脂肪堆積;男性早禿等。

  糾正對腎虛的認識誤區

  談及腎虛,我們還要糾正一些對腎虛的認識誤區。很多人認為,陽痿就是腎虛,實際上陽痿誘因眾多,並非腎虛的代名詞。其次體弱就是腎虛,腎為人體生命之根,內藏元陰元陽,主骨生髓,藏精。腎氣不足,自然會體質下降,腰膝無力。可是引起體質虛弱的原因很多,如脾胃受損、肺氣虧虛、肝血不足等。體弱是為虛症,但並不等於就是腎虛。再次,誤以為腎臟病都是腎虛,中醫的腎虛可以是疾病所致,也可以是衰老的結果,是人體內臟功能失調的概念,而不一定指人體解剖上的腎臟有了病變。

  因此腎虛並不等於腎臟有病。還有人覺得怕冷就是腎虛,腎主一身之元陽,故腎陽虧虛者,大多畏寒怕冷,肢體冰涼,但這其中有表證與裡證之分。裡證又有脾陽不足與腎陽不足之分,不可全歸之於腎虛。

  補益腎氣要辨證  中醫治療腎虛辨證為先,弄清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是關鍵。一般而言,腎陰虛者腰膝痠軟、五心煩熱、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盜汗、男子遺精早洩,女子經少經閉、大便祕結、舌紅少苔,脈細數;腎陽虛者則面色白或黎黑,腰膝酸冷、精神不振,男子陽痿早洩,女子宮寒不孕、遺尿浮腫、五更洩瀉,舌淡苔白,脈沉遲等。

  有的患者表現為陰陽兩虛。補陽藥多是熱***,如附子、肉桂、鹿茸、桑寄生、淫羊藿、肉蓯蓉、巴戟天等;補陰藥多是甘涼藥,如石斛、玉竹、枸杞子、女貞子、西洋參等。補陰代表方是六味地黃丸,補陽代表方有金匱腎氣丸、五子衍宗丸。由於中醫還講究“陰陽互根”,因此治療中還要做到“善補陰者,陽中求陰;善補陽者,陰中求陽”。

  中醫養生補腎的動作

  1.端坐,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屈肘側舉,手指伸向上,與兩耳平。然後,雙手上舉,以兩肋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隨後復原。可連續做3至5次為一遍,每日可酌情做3至5遍。做動作前,全身宜放鬆。雙手上舉時吸氣,復原時呼氣,且力不宜過大、過猛。這種動作可活動筋骨、暢達經脈,同時使氣歸於丹田,對年老、體弱、氣短者有緩解作用。

  2.端坐,左臂屈肘放兩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拋物動作3至5遍。做拋物動作時,手向上空拋,動作可略快,手上拋時吸氣,復原時呼氣。此動作的作用與第一動作相同。

  3.端坐,兩腿自然下垂,先緩緩左右轉動身體3至5次。然後,兩腳向前擺動10餘次,可根據個人體力,酌情增減。做動作時全身放鬆,動作要自然、緩和,轉動身體時,軀幹要保持正直,不宜俯仰。此動作可活動腰膝,益腎強腰,常練此動作,腰、膝得以鍛鍊,對腎有益。

  4.端坐,鬆開腰帶,寬衣,將雙手搓熱,置於腰間,上下搓磨,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此法可溫腎健腰,腰部有督脈之命門穴,以及足太陽膀胱經的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搓後感覺全身發熱,具有溫腎強腰、舒筋活血等作用。

  5.雙腳併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後,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默唸“吹”但不發出聲音。如此,可連續做10餘遍。

  6.增強勃起能力的方法 扎馬步左右長開與肩同寬,膝蓋大幅彎曲。這個時候膝蓋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不可以蹲向內側用力伸展。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才能覺得恥骨的刺激作用,膝蓋彎曲部位必須要曲膝站立,這樣對恥骨才會有較大的影響力 ,然後接下來是手的位置,兩手的姆指放腰骨的位置。其餘四指就像門栓一樣地,按壓脊背,同時身體反身向後仰。四個手指的第一個動作是按壓內側,只要想著是按摩在屁股上,方就可以很容易明白了。

養生肺部的藥品有哪些
有效的養生調腎法
相關知識
中醫養生補腎法
中醫養生補氣血有哪些方法
中醫養生補氣有哪些方法
立秋時節中醫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中醫養生的方法是什麼
對中醫養生的看法
中醫養生十八法
中醫養生脾腎兩虛
春季中醫養生的方法
中醫養生十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