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溝通要掌握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時再平常不過的了,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要想和孩子溝通好,就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父母關心孩子的學習為什麼令他反感?難道應該支援他‘不務正業’嗎?”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看看孩子的日記、信件犯了什麼法?為這小事孩子竟離家出走?”
“我們也有高學歷,可孩子卻總說我們“老土”,怎麼就是與孩子找不到共同話題?”
“趕時髦、追星、上網是很危險、易越軌的行為,孩子聽不進警告怎麼辦?”
父母們應該意識到,您面對的不只是自家的一個青春期的孩子,而是一個龐大雄壯的“青春陣營”和“青春軍團”!父母處於“弱勢地位”,無法與這個蓬勃發展的青春團隊直接對抗和較量。因為,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同齡人群體的影響,他們想的事情多了,頭腦複雜了,變得不那麼“聽話”了,同伴的影響往往超越了父母的權威。
但不少青春期孩子的家長仍舊把子女當作“小孩子”,包辦代替,獨斷專行,而青春期孩子的身心發展速度大大超越過去,向父母們提出種種新的挑戰。例如,一名認為自己太胖的初中女生因盲目減肥,引起營養不良、閉經,終於被迫休學。一名男生以為自己生殖器短小而嚴重自卑,有頻繁手淫行為不能剋制,情緒憂鬱多次**未遂。但他們的父母還矇在鼓裡,當發現孩子出現問題,就感到措手不及而萬分沮喪。
這兩個例項都是“青春期體像煩惱”,又稱為“體像意識問題”,也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話《醜小鴨》中所描述的“醜小鴨情結”,少男少女產生焦慮緊張、心裡煩躁不安,往往是因為對自己的性發育存在各種疑惑,以為自己與別人不一樣,而出現自責、自卑心理,尤其是對自身性發育的無知,可能導致青春期一系列心理障礙;性格內向、偏執的孩子,對有關性方面的問題感到難於啟齒,一般都不會跟父母說,有可能誘發極端的心理行為,這時,父母要注意以各種方式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多聽少說,這樣才能夠深入孩子的內心。心理溝通,是家庭教育的捷徑。
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是不容易的,這裡提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父母要善於無條件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態度誠懇。
二、學習孩子感興趣的東西
父母不妨花點時間體驗一下孩子迷戀的漫畫書、流行音樂、網路等等,不要輕易做道德評價,而要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和追求的合理**。
三、積極調整親子關係
父母要將孩子作為寶貴的“家庭資源”,在情感交流上親子之間要力爭達到“資訊平衡”,放棄自以為“永遠正確”的居高臨下的姿態,向孩子學習。
四、多聽聽孩子的意見
重要的家事,父母可開誠佈公地告訴孩子,聽聽孩子的意見,這樣有助於創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氣氛。
對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教育中最忌諱消極的評價,無情的斥責,不斷的猜疑,無理的苛求,空洞的說教,自私的溺愛。要使青春期的孩子逐步懂事、成熟,幫助他們解除青春期的種種煩惱,父母們就要用對待青年、****的態度,來引導少男少女明確自己“準青年”的身份,父母應儘早放手,做一個稱職的孩子的“成長參謀”,讓孩子對面臨的各種問題,學會獨立地思考,自覺地積極行動。順應,才是因勢利導的科學態度和家教上策;順應,才可能被孩子視為朋友。
青春期的半大孩子,就像蓬勃生長的小樹,有頑強的生命力,要給它充足的陽光、空氣、營養和水分,這就是理解;但他們精力旺盛,充滿夢想和願望,可能長出歪斜的枝杈,所以,要及時修剪多餘的枝杈,保持樹幹的筆直和樹冠的豐滿,這就需要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每一位父母只要比孩子“高明一點點”,就可以做一個好園丁,抓住這青春加速成長的關鍵時期。
給女朋友說煽情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