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畢業生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2日

  經濟執行與金融活動相伴而行,經濟的發展必然伴隨金融的發展,金融的發展又反過來成為推動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力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論文

  一、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特點

  一兼併行為導致經濟體過於集中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在很多大型的金融企業中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兼併行為,這就使得全球經濟體分佈得過於集中,對經濟的發展造成了消極影響。一方面,經濟體過於集中會為金融機構中的高層管理人員追求更高薪資提供平臺;另一方面,經濟體過於集中也容易造成金融機構出現道德風險,很多金融機構利用規模擴大的優勢,對破產風險視而不見,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金融機構破產的可能性[1]。一旦大規模的金融機構破產,政府為了經濟的穩定就不得不對其伸出援手,這也進一步消除了大型金融機構的破產顧慮,甚至做出與自身發展目標相悖的風險經營行為。

  二經濟活動在金融經濟中出現過多

  因為金融經濟無論在規模上,還是資金上,與實體經濟相比都有著很大優勢,這也就導致很多經濟活動都趨向於在金融經濟領域進行,進而使實體經濟所遭到的擠壓越來越大。與此同時,這也使金融經濟領域的交易出現越來越多的純粹投機行為,促進了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脫離。

  三兩者之間的比例嚴重失衡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比例不均衡使得前者中大量存在的投機因素對經濟指標造成了很大的消極影響,很大一部分的價格指數都因此很難得到真實的反應,實體經濟的執行現狀無法完全顯示出來,這也就使得價格指數喪失了對國民經濟執行的反映作用[2]。其原因在於,實體經濟受到的損害相對嚴重,大量的社會資本從實體經濟領域中流失,隨之流入金融經濟領域中,而金融領域中因投機行為的頻繁而出現虛假繁榮現象,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掩蓋了實體經濟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對整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

  二、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利弊分析

  近年來,世界範圍內的金融經濟在很大程度上超過實體經濟,這也使得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世界經濟的結構也發生了演變。這種現象有利也有弊。其有利方面在於金融經濟的地位提升使得社會資源大量流入金融經濟領域,在整體社會經濟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對資金的流動與配置起到不可或缺的中介與配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3]。其缺陷方面在於兩者之間的失衡使得金融經濟缺乏相應的制約機制,甚至限制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從而對整個社會經濟造成消極影響。金融經濟的主要職能便是服務於實體經濟,一旦兩者分離,無論對金融經濟來說,還是對實體經濟來說,其破壞性都是空前的。所以,合理把握兩者之間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兩者分離的原因是解決當前困境必須要走的路。

  三、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原因

  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發生分離的主要原因是前者在規模、數量、地位等方面大大超越了後者,隨著這種現象的深入,兩者的分離也一定會對社會的整體經濟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對兩者分離的原因進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大體上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分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金融資產增多使風險增大

  在討論金融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實體經濟的發展也不容忽視。從時間順序與現實貢獻的角度看,實體經濟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金融經濟相比更具備根本性,從發展層面看,在實體經濟得到一定發展以後,金融經濟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另外,無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期,金融經濟想要進一步發展,都必須以實體經濟作為依託。所以,金融經濟想要發展就必須以實體經濟作為基礎。但是,實體經濟在世界性的交易過程中需要外匯,而外匯又要依託於金融經濟,在實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橋樑作用,然而,風險又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在金融經濟中[5]。所以,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會慢於金融交易的增長速度,金融資產的比率也因此增加,這對經濟發展來說,不僅是機遇也是挑戰。

  二技術因素與制度因素導致

  從技術角度看,技術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創新,而經濟的發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術創新的影響,這種影響具有國際化特點,金融經濟的型別也以此為基礎越來越多,從而促進金融經濟的發展,提升金融資產的比率。從制度角度看,由於金融經濟大於實體經濟,金融交易中的很多非理性行為都與兩者的分離有很大關係,這些行為因為制度因素而產生的。

  三金融管制的自由化與弱化

  金融管制的自由化與弱化膨脹是影響兩者分離的直接因素之一,弱化主要表現在國際之間解除了金融管制,導致國際之間的資本流動越來越多,除此之外,國家內部也會對金融管制進行弱化甚至解除,導致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金融交易的數量也隨之增加。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相分離的原因有很多,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當前局面的產生,而上述的三個方面起主要作用,想要阻止兩者的分離,也需要從上述三個方面入手,將兩者之間的比重與相互關係協調好,從而使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協調發展。

  四、金融經濟應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

  任何層面上的經濟發展都與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協調發展密不可分,從根本上講,金融經濟來源於實體經濟,金融經濟的發展需要以實體經濟為依託,所以,金融經濟需要服務於實體經濟而完成發展,這對世界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從表面上看,金融危機存在於金融經濟領域,但究其根本仍在於實體經濟,而金融經濟的過快發展已經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金融經濟的發展在缺乏實體經濟的支援下,就會形成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的主要表現在金融機構自我服務,滿足以及強化的傾向加強,使得金融經濟的發展與實體經濟相脫離,甚至對實體經濟的發展造成干擾。由此可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相分離是導致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金融機構與企業需要必要的實體經濟作為發展支撐。五、結論綜上所述,實體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世界走出金融危機困境,引導金融經濟服務於實體經濟,從而促進兩者之間的協調發展。金融機構也需要遵循為人民、中小企業以及科技創新服務的原則,真正做到服務於實體經濟,這是當前發展實體經濟的必經之路,也是解決金融經濟發展困境的主要方法,更是世界走出經濟危機的必要條件.

  範文二:微型金融與農業旱災風險管理論文

  一、農村微型金融在農業旱災

  一災前:防範與早期預警,提高抵抗力

  微型金融有助於降低農戶的旱災脆弱性程度,提高其抵抗力。微型金融可以幫助貧困農戶獲得必要的資金支援,保障基本生活穩定;並且通過平滑消費,增強其抵抗風險的能力。可以增強貧困農民的信用水平,增強其獲得資金幫助的機會。小額信貸有助於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農村水利、水電、農村電網改造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薄弱是旱災脆弱性的主要原因。小微信貸的投入為水利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援和保障。小額保險公司提供的旱災保險品種,改變了單一靠政府財政救災的被動方式,通過實施市場化運作,更主動、更有效地減災救災,減輕旱災給農戶造成的損失。

  二災中:減輕和適應,增強抗災能力

  微型金融在抗災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通過直接捐款和提供優惠貸款等形式,給受災群眾提供救災資金等。保證災中抗旱救災貸款需求和農業物資的供應。通過開設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特色農業貸款等綠色通道,提升對農業企業和受災農戶的貸款服務水平。加大貸款力度,滿足農藥、化肥、種子等農業企業的貸款需求,保證災中農業物資的供應;優先滿足農戶抗旱救災的貸款需求,支援農戶興修水利、打井抗旱、購買農機具等抗旱救災工作。積極做好旱災保險理賠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災後損失。小額保險提供的保險賠償降低了旱災造成的經濟損失,提高了受災群眾的自救能力,極大地避免了受災群眾因災返貧,因災致貧。

  三災後:恢復和重建,提高恢復力

  農業作為弱勢產業,抗風險能力差,許多農民因旱致貧返貧。金融保障機制對災後的恢復和重建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災後生活保障。如糧食因災減產甚至絕收,農戶收入減少,生活受到影響,然而由於資訊不對稱和信用風險,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可能不願意貸款給農戶。在此困境下,微型金融機構不斷推進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合理配置資金,加大對災區困難人群的融資支援,提供配套金融服務,保障災區生活可持續發展。災後生產恢復。通過微型金融的各種渠道籌集資金,用於災後基礎設施和衛生教育設施重建。優先安排資金支援農作物種植的災後維護以及其他農作物的耕種;信貸支援農用機具的維修、灌溉裝置的重新鋪設和修理等。

  二、創新農村微型金融,實現農業旱災風險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1.微型金融機構的組織與管理創新,提高自身的抗災能力在災害發生時,微型金融機構只有自身抗災能力強,才能更好地為脆弱群體提供金融服務。因此,提高農村微型金融機構自身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增強其抗災能力至關重要。一是加強微型金融機構的內部管理,組建專業的農業旱災風險管理團隊,建立旱災災情資料庫和旱災預案體系,提高旱災風險分析能力;二是建立利益相關者旱災風險管理體系,密切聯絡外界防災、救援等部門,及時跟蹤旱災預警資訊,做好防災抗災工作。通過內部的完善與外部的協調溝通,促進微型金融機構獲得可持續發展。

  2.微型金融資訊科技創新,提高防旱抗旱能力金融業對資訊科技要求高,特別是災害中的應急處理能力需要優秀的資訊科技人才和完善的金融資訊資料系統作為支撐。然而,微型金融機構往往面臨資訊科技人才缺乏和資訊科技薄弱等問題,嚴重影響運營效率,從而影響防旱抗旱的能力。因此,要運用資訊和網際網路技術推動微型金融快速發展。一是加強硬體設施的投入力度。運用資訊網路技術,改造傳統運營流程,全面實現金融機構經營管理的電子化、網路化,降低操作成本,提高機構的運營效率。二是加大對微型金融機構資訊科技人才的培養。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和電子化資訊化操作能力,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3.微型金融產品創新,幫助脆弱性群體災後的恢復重建在幫助貧困群體減輕旱災影響和脫貧方面,微型金融機構開發的緊急貸款、重建貸款、小額租賃等新產品,能有效幫助受災家庭迅速重置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在旱災頻發地區,微型金融機構還應該不斷開發各種新的金融產品,實現微型金融產品的多元化,為脆弱性群體提供最方便、最適合的產品,保證災後重建的順利實施。如發展農村小額保險,創新保險險種,提高農民抗風險的能力。

  4.微型金融供給主體創新,拓寬旱災風險管理的投融資渠道促進微型金融供給主體多元化發展,緩解災區信貸約束狀況。一是拓寬民營資本進入微型金融領域的渠道和形式,鼓勵民營資本建立村鎮銀行,支援民營資本建立可以覆蓋農戶貸款的融資性擔保機構;放鬆民營資本參與微型金融的市場準入限制,以形成一種機構多元、適度競爭的普惠金融局面。二是通過民間金融“陽光化”促進微型金融發展,鼓勵民間金融由非正規金融向正規的微型金融機構轉變。

  5.微型金融環境創新,保證救災資金流動的暢通無阻微型金融發展應當注重金融法律體系、社會信用體系和制度體系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政策和監管環境。加快信用評級、金融機構破產和銀行存款保險等方面的金融法律體系建設,營造良好的金融制度環境。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重點完善農村地區的信用體系建設,培育社會誠信文化。加強對微型金融業務的監管,控制和防範行業發展中可能產生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金融大專畢業論文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
相關知識
金融畢業生論文
金融畢業生的論文
金融畢業生實習報告範文
音樂類畢業生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生論文
機械製造類畢業生論文範文
人力資源畢業生論文
酒店管理畢業生論文
關於小學語文教學畢業生論文範文
會計監管畢業生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