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相關的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4日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將最終演變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思考》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大批農民工紛紛湧向城市,由此產生了農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問題。農民工規模的擴大,留守子女的教育問題也在不斷惡化,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已成為當今我國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同合作,共同構築起面向“留守兒童,,的一整套完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本文通過對學校留守兒童及家長的訪談,對留守兒童教百問題產生的思考,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農民工;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改革開放近30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步伐不斷加快,人口遷移特別是人口流動空前頻繁。在流動人口中,青壯年勞動力佔絕大多數。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外出的時候,將子女留在家鄉,由此在農村形成了規模龐大的留守兒童群體。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留守在家鄉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家人照顧的年齡在14歲以下的孩子”。

  據2008年全國婦聯釋出的《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中顯示,我國留守兒童己達5800萬。隨著流動民工隊伍的持續擴大,留守兒童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留守兒童的生活狀況、教育現狀引發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給家庭和社會發展帶來了較大負面影響。近幾年,這個特殊的群體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1 留守兒童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1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

  留守兒童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們大多在祖輩或其他人的監護下成長,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成績明顯不如其他學生。大多數老師認為留守兒童的學習情況較差,他們對學習和班級生活缺乏熱情,自覺性不強,有厭學傾向。對我校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留守兒童只有2%的成績優秀,10%的成績中等偏上,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當差的卻佔到了88%。在我們的訪談中瞭解到,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於祖輩的文化水平較低,對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往往不能給予幫助,有絕大部分的留守兒童無人督促學習。另外發現,農村中父母對自身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並沒有正確的認識,他們中很多人認為自己文化水平低,沒有能力輔導孩子,所以教育孩子學習完全是學校的責任,把孩子送到學校有老師管就行了,而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任務就是照料好孩子的衣食住行。

  1.2心理健康問題

  大部分有關留守兒童的調查顯示: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問題是留守兒童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也是最突出的問題。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說過,“對於兒童來說最好的環境就是父母本身。家庭是人出生以來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特別是小學和初中這個年齡段的子女更需要父母的關愛、指導。如果這個時期父母一方甚至雙方的“缺席”,都會在小孩的人格成長上形成某種障礙,影響他們今後成為一個健全的社會成員。由於留守孩子缺乏與父母溝通交流的機會,存在嚴重的“親情飢渴”,他們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極端。他們缺乏自信,上進心不強;不願意與人交流、性格內向;內心較敏感,對老師親友等的管教和批評容易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總感覺有人在欺負他,斤斤計較,不合群:對父母產生怨恨情緒,認為父母為了賺錢而拋棄了自己,對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遠他們。這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使他們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社會都經常出現一些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行為。

  2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存在的原因

  2.1“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從事的是體力勞動,他們認為沒有文化照樣可以掙錢。因此,對孩子的學習要求很低。加之目前學校自主擇業制度的改革,就業競爭壓力的加劇,在相當程度上淡化了他們對子女升學的高期望,認為讀書還不如外出打工掙錢。這種思想影響了部分留守兒童,使這些兒童對自己學習要求不高,學習不求上進。

  “家庭是人出世以來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存在的重要原因。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親子關係對於留守兒童來說無疑是一種奢望,有的父母半年回家一次,而有的父母卻是一年回家一次。通過留守兒童的家庭訪談發現,由於祖孫兩輩的巨大代溝,兩代人的深層次交流一般很少,老人們根本就無暇顧及到也不懂得與孫子交流的重要性。父母親教育角色的淡出,是導致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直接原因。

  2.2學校缺乏對留守兒童的全面教育

  雖然學校也認為家長外出打工會對學生的學習及品行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由於學校條件與師資的限制,目前他們對父母外出打工的學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和方法。農村學校很少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此外,學校很少召開家長會,和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互動幾乎沒有。由此可見,作為兒童社會化的一個重要場所的學校,不僅對留守兒童問題缺乏重視,而且由於師資力量和經費的限制,也很少能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對留守兒童存在的教育問題加以解決。這使得農村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功能沒有得到充分、有效地發揮。

  3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迫切需要解決。要真正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不是家庭、教師、學校等單方面的力量所能做到的,對待農村留守兒童及其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心和幫助,更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從實際上解決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解決“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關鍵:一是改善制度環境,讓“留守兒童”可以隨父母入城接受教育;二是改善農村教育環境,讓留守的兒童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

  3.1取消對進城農民工子女的入學限制,建立城鄉公平、地區公平的義務教育制度。

  “政府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與戶籍相聯絡的城鄉分離的各種制度,從而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拆除教育制度壁壘,使流動人口子女與城市人口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

  篇二

  《涉及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

  【摘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複雜、綜合性的社會問題,需要各級有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統一認識,積極配合、協同努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將有助於進一步提升農民的文化道德修養,提高我國農村人口的整體素質。因此,關注並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必將促進農村的快速發展、社會的和諧共進。

  【關鍵詞】留守兒童;問題;原因;對策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轉型和城鎮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大批農民湧入城市充當新型勞動大軍,農民工在進城落腳的同時,卻沒有能力及條件將自己的子女帶到務工所在城市上學,只能留在家中由父母及親朋好友照顧,使這些農村孩子和父母長期分隔兩地。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逐年增加,伴隨而來的是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根據多年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教育和思考,深感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存在的問題十分突出。

  1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缺乏關愛,容易產生心理障礙

  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懷,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裡找到感情的支援,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顯的心理問題。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內心壓力較大,害怕被別人欺負,尋求保護或自我保護的意識特別強,在自我保護行為上出現過激行為等。

  1.2學習成績相對較差

  我們班只有40個學生,就有30個留守兒童,且每個留守兒童的成績都偏差。在父母有一方外出務工,尤其是父母雙方都外出務工的情況下,除了給留守兒童帶來心理上的影響外,最直接的就是缺少了對留守兒童的監督和家庭輔導,這樣就直接影響到了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另外,有些父母對留守兒童的總體期待不高,他們將孩子的學習定位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上,將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務工上。由於孩子的思想極容易受父母等外界影響,久而久之也不免會被同化。

  1.3容易產生行為偏差

  義務教育階段的留守兒童正處在身心發展時期,他們的自律能力不強,容易受到外界和其他人的負面影響。再加上親情缺失、代理撫養人對留守兒童管理不到位,對孩子的行為一般採取遷就、認可的態度,造成行為偏差。表現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紀律觀念差,違紀現象嚴重;

  2沉迷於網咖和遊戲廳等場所;

  3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缺乏正確的人際交往觀;

  4有些留守兒童的撫養人,採取“物質+放任”的管理方式,以為這樣就對得起孩子的父母,結果孩子養成了亂花錢、擺闊氣、奢侈浪費等不良行為習慣。

  2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原因

  2.1從社會角度看,大量農民工進城以及城鄉壁壘的存在是農村留守兒童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城務工的同時,政策法規滯後於社會變遷或存在許多壁壘,還有些地區和學校不能很好地執行國家的政策法規,如有的以需要辦理各種手續為藉口將流動人員子女拒之校外;一些城市學校要求流動人員的子女必須交納一定的借讀費才能入學;流動人員的子女不能在當地參加中考和高考,必須回戶籍所在地參加考試等等。進城務工人員一般承擔不起高昂的城市消費和孩子的上學費用。而城市裡的農民工子弟學校要麼是學費太高,農民工無法承擔,要麼是條件有限,不能滿足所有孩子進城讀書。這樣,多數進城務工人員只能將孩子留在老家接受教育,從而產生了大量的農村留守兒童以及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

  2.2從家庭角度看,親情和教育的缺失影響了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家庭教育的實施者主要是父母,影響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是親子關係狀況。由於留守兒童不能跟在父母身邊學習,一般由祖輩或者親戚撫養,生活中就缺少了父愛或母愛,長期在這種缺少親情的環境中成長,勢必會對孩子的心理髮展帶來不利影響。父母不在孩子身邊,除了給留守兒童的心理髮展造成不利影響之外,也造成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

  3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對策與建議

  3.1政府方面

  一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消除城鄉差距給留守兒童教育帶來的障礙。二要強化政府職能作用,政府職能部門要重視和加強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同時加強對進城務工的農村家長進行引導和教育,普及、強化農民工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讓農民工家長掌握與孩子溝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正確方式,發揮家庭對少年兒童獨特的教育功能,引導孩子健康成長。三是綜合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政府相關部門要依法加強對網咖和電子遊戲經營場所的管理,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3.2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伴隨人一生的終身教育,其與生俱來的天然性、親子溝通的情感性、潛移默化的滲透性的特點,決定了其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因此家長要樹立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發展需要家長的精心呵護和全面關懷的理念。有條件的父母,應該把孩子接到身邊,讓其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一時無法把孩子接到城市的,要認真從孩子成長需求的角度出發,尋找和確立孩子的監護人,細緻地落實孩子的被監護權。同時要加強與孩子聯絡,創造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與孩子溝通,對孩子的道德發展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關注。

  3.3學校方面

  學校是孩子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地方,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關鍵還是要靠學校,因此要加強農村學校建設,促進農村留守兒童健康全面發展。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農村學校寄宿制度,讓留守兒童住校,和同學、老師在一起感覺大家庭的溫暖。這樣,也可以減輕撫養人的負擔,避免由於撫養人管理缺位帶給留守兒童的一系列問題。其次要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諮詢,讓留守兒童的各種煩惱有地方傾訴,為他們開啟“心結”;同時通過正面引導,使學生理解父母外出務工的艱難,教育學生要認真學習,遵規守紀,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的辛勞,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好習慣。三要加強學校的娛樂、體育設施建設,並建立農村留守兒童父母與孩子暢通的交流渠道。一方面有助於培養留守兒童的業餘興趣和愛好,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另外也可以讓孩子隨時或定期與父母溝通、交流、談心,便於家長隨時瞭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有關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相關論文
相關知識
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現狀研究的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參考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的參考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有關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相關的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相關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的論文
淺議音樂教育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作用及途徑論文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有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