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勵志文章閱讀

General 更新 2024年11月26日

  勵志故事,我們在高考中不是,在考研中繼續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考研勵志文章,供大家參閱!

  考研勵志文章:三本畢業生的標籤

  人物檔案

  臧嶽 27 歲,三本院校畢業,現在中國傳媒大學讀MBA。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多少三本畢業生的吶喊?其實,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被別人貼上很多標籤,包括你的出身、外貌、學歷、工作等。有些標籤是你渴求的,有些標籤卻是你極力想掩飾或改變的,但並非每個標籤都可以撕掉重寫,有些標籤一旦貼上便無法更改。“三本畢業生”,就形同一個烙印一樣將會伴隨一個人終身。這對一個人的未來意味著什麼,他又將會面臨著什麼?

  記得那是2008 年年初,即將從大學畢業的我,懷揣對未來的憧憬,在國內一家知名媒體實習。與我一同來實習的還有六七個來自北京其他高校的應屆畢業生。

  臨近年關,單位組織了一次聚餐。席間,有人提議讓我們這些新面孔做一下自我介紹。輪到我時,我有意迴避了自己畢業院校這一話題,不過這個細節卻被身邊一個女同事揪著不放。

  “學校真挺一般的,大家就別問了。”我閃爍其詞。可這位同事依舊窮追猛打,她站起來說:“你就說說吧,在我們面前就別裝了,再差也不會差過北京×× 學院吧。”

  我頓時耳根發麻,遲疑了四五秒鐘沒有說話。在大家期待目光下,我低聲說:“我就是這個學校的。”

  此語一出,現場陷入了一片寂靜。我和那個女同事表情都很尷尬,倆人誰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好在部門領匯出來打了個圓場,才打破了僵局。

  對於一個職場新人來說,如此一次自我介紹顯然談不上成功。好在之後的幾年裡,沒再因為學校這事鬧過什麼笑話,但這事卻的確成為我心裡的一塊疤。

  之後有幾次,身邊朋友、同事有意無意拿我母校開過些玩笑。雖然我都是一笑置之,但事實上,若總被揭傷疤,任誰也不會痛快。我總希望能做些什麼,摘掉這個三本畢業生的標籤。那幾年,我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希望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2011 年夏天,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MBA 教育。恰逢當時,我感到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瓶頸,如果想有一個突破,就需要全方位的提升。在這樣一個機遇下,我踏上了考研之路。對於一個三本學校的畢業生來講,選擇考研的確需要很大勇氣。

  所幸一切進展都很順利,我成功地進入中國傳媒大學MBA 學院續寫我的學生生涯。雖然MBA 教學更注重實踐,但導師或多或少也會關注下學生過往的學習經歷。一次在老師的課上,我接連不斷地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這也讓任課老師對我產生了些興趣,他拿起通訊錄翻看起來。“看來每個學校都有好學的學生啊。”他看到我的畢業院校時這樣說。

  雖說這只是個玩笑,老師也是在同學面前誇我,但自己心裡卻不是個滋味,心中默默反問道,難道三本學校就不能有個別好學生嗎?不過,即使自己心裡滿是牢騷,但嘴上卻無力去反駁他的論調。事實上,再說些什麼、做些什麼都是徒勞的,因為“出身”已無法改變,這個標籤早就掛在我身上。

  其實事後自己也想過這事兒,有些時候說者無心,聽者更是無心,只是自己多心罷了。

  如今,我畢業已經5 年有餘,也即將完成研究生階段的學業。回頭再看,心裡始終介懷的這個三本畢業生的標籤,似乎也沒給自己帶來太多的負面影響。其實,對於三本學生來說,無論是工作還是讀研,都是未來人生可以選擇的方向。但無論你是謀劃著在職場打拼,還是繼續深造讀研,都請你先放下“我是三本畢業生”的執念。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就在這段時間,我恰巧讀完一本名為《風雨哈佛路》的書。主人公莉絲出生於紐約貧民窟,從小居無定所,與朋友流浪在曼哈頓街頭,而就是這樣一個整週、整月逃課的學生,都能洗刷過往烙印,通過努力成為一名哈佛的高材生。你和我還有什麼理由把三本畢業生的標籤當作自己前行中的障礙或是退縮時的藉口呢?

  考研勵志文章:這一切都不容易

  2013年,3月,我走出北大複試的考場,天藍如水,碧瓦紅牆。我走在未名湖畔,看著湖中的塔影,心神俱醉。兩年的時間,幾百個日日夜夜,經歷過一次折翼之痛,我終於走進了北大,破繭成蝶,即將開啟自己的學術之路。

  一年之約

  2012年的3月,京城依然春寒料峭。3月17日晚,一場大雪驟降北京城,雪中的燕園對我有著濃濃的誘惑。耳朵裡塞著耳機,我在校園裡漫無目的地晃盪著。可能是因為下雪的原因,大家都來賞雪景,所以那天燕園裡常有流動的人群——即便天氣很冷。我看著那些舉起相機的人們,看著那些笑臉,羨慕之外,一股醋意從心底油然而升。燕園雖美,但是此刻的我卻沒有一絲的歸屬感,是的,因為我是局外人。尤其是在進大門的時候要經過保安,本校的學生是拿學生證,而我要拿身份證,這更增添了我局外人的落寞感。

  在那之前的幾天,考研成績出爐。我成績雖然不低,但是不足以進入北大的複試。已經工作的我一直在反覆地考慮:自己能不能接受調劑北京師範大學或者家鄉的學校,自己是否可以放棄喜歡的老師,喜歡的方向。我遲遲不能作出決定,於是有了我那一日的北大之行。

  一陣寒風吹來,我裹緊了大衣,快步走出了校園。我謝絕了在清華讀書的朋友請我吃飯的邀請,我要在明年的此時宴請她,所以,在進京幾個小時之後,我毅然離京。

  那一刻,我在心裡對自己說:“要是明年考不上北大,我就再不來北京了。”

  無聲客

  在鄰近考試的幾個月,我辭掉工作,去了本科學校所在的小城,在學校旁邊租了一個小房子,開始了我的備考日程。雖然已經離開學校有一段時間,但是對這裡的資源還是很熟悉,知道學校的情況,可以找到方便自習的地方,圖書館成了自己孤軍奮戰的“聖地”。

  回到這座小城的第一天起,我就換了手機號,僅僅通知了父母,沒有通知同學、朋友。小城很小,本科畢業的同學幾乎沒有留在這裡工作的,所以也不必擔心哪天會在街上碰到同學。我沒有把我的膝上型電腦帶過來,因此也就不存在QQ聊天之類的機會。手機也沒有開通流量,不可能上網。為避免分心,我是真正的把自己隔絕起來了。

  “老闆,來碗麵。”

  “老闆,多少錢?”

  “老闆,多找了一塊錢。”

  這幾乎是那段時間我每天所說的話的全部內容,一般不會超過十句。

  也許正因如此,回到小城後的一個月,我突然陷入了一種奇怪的狀態中:情緒低落,渾身無力,更為麻煩的是我不知道這是因何而來,如何找到突破口。這種情緒在一天晚自習回到住處時達到了極點,我放下東西就再次出去,開始在大街上開始漫無目的的走著,這個時候已經過了夜裡11點。

  初秋的大街上顯得異常冷清。我一個人逛蕩著,從城東走到城西,不知過了多久。

  突然,一輛麵包車停在了我的旁邊,我本能地後退了幾步。從車上下來了一箇中年男子,如同電影裡一樣,他拿著一個有照片的小本本在我面前一晃,說他是公安。他檢查了我的身份證,詢問我為什麼這麼晚了還在街上,“我們注意你有段時間了,看見你到處亂走。”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和警察距離這麼近,而且還是這麼一種情況下。我支支吾吾地解釋,可連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會出來逛蕩。就這樣,我們兩個人在午夜的大街上進行著這樣艱難的對話。最終,在警察叔叔“循循善誘”下,在我的磕磕巴巴下,他總算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開車把送我回了住處。

  “可能是因為你平時確實交流吧。”在繼續巡邏前,他留下這麼一句。

  我這才意識到,在住處是一個人,在圖書館是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是一個人,我不能給朋友打電話,因為怕爸媽問複習的情況,給他們打電話也很少。我終於意識到問題所在,不能說話成為了最困擾我的難題,再不多說話我簡直要失去這種本能。

  我決定改變。然而所採用的辦法現在回想起來卻是多麼的幼稚與笨拙。

  “這位同學,你不能把這麼多書架上的書都放在桌子上,咱們圖書館規定一張卡一次最多能拿5本書。”圖書管理員老師和顏悅色地對我說。

  “不能?為什麼不能?我需要同時看這些書。”我毫不領情地反問。

  “同學,你搬到桌子上的書都有10本了,你怎麼可能同時看這麼多書呢,你看哪幾本暫時不需要看,我幫你放回去。”管理員老師依然耐心地微笑著和我說。

  “不需要,我就是同時看,我需要時不時的查詢,這樣方便。”我還是不動聲色地堅持著。

  “同學,這是規定,你要是不放回去,我就要按規定行事了。”這個時候看她已經漸漸失去了耐心,臉色有點發青。

  我置若罔聞,乾脆拿出耳塞聽起音樂。

  管理員老師轉身走了,我看著她離去的身影有些失望——才說這麼幾句話就走了?沒有達到我的目的啊!

  沒錯,我之所以沒事找事,就是為了能有人跟我說上幾句。

  正當我覺著因為沒有說幾句話而感到失望的時候,管理員又回來了——並且後面跟著圖書館的李主任。“小夥子行啊,張老師這麼好的脾氣都能被你氣成這樣。”李主任呵呵地笑。

  在主任辦公室,想象中的狂風暴雨並沒有來臨,李主任倒是告訴我一個資訊:本校已經畢業的學生如果因為考研需要用到圖書館,也可以辦閱覽卡,但是需要一位老師的證明。

  為了以後還能在圖書館自習,我決定給本科時候的論文指導老師打電話求助。老師痛快地答應下來,並邀請我晚上去他家吃飯。

  我第一次去老師家裡。開啟門的瞬間,我愣住了——開門的是圖書館的管理員張老師。張老師也愣了一下,沒有想到是我,隨即笑著對我說:“原來這個得意門生就是你啊,氣人的本事倒是不小呢。”真是沒有想到,第一次的吵架物件竟是老師的妻子。我羞得滿臉通紅。

  “你為什麼那麼‘火爆’?”老師問。

  “……平時沒人跟我說話,憋壞了啊!”我吐出實情。

  兩位老師老師大笑,我臉更紅了。

  之後的日子裡,每次換班走之前,張老師都會特意的把我叫過去和她交流一下,隔三差五的叫我回家吃飯。自此,我逐漸從“無聲客”中走了出來。

  峰迴路轉

  備考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迎來了考試。

  最後一張試卷上,我不會的題目多達50分,儘管我小心翼翼地把會的題目答得儘量圓滿,但一個字沒寫的題目仍佔到近30分。

  在考完的那個冬天,我回到了之前工作的城市重新另找了一份工作,每天騎車穿行小半個城市,路上行人依舊或匆匆,或悠然。我並沒有對那個小城市感到疲倦,只是覺得天地之大,不知道我的未來在何方,我不知道如果這次失敗,自己將何去何從——我是否還會鼓起勇氣考第三次。同事們羨慕我的年輕,羨慕我的單身,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我的苦悶,我的無助。我只能借助那些先賢的思想來排解我心中的鬱結,從柏拉圖的思辨中找到一些解脫。

  成績出來的那天,我沒有查詢,因為我對自己當天的發揮已經不報任何希望了。但是禁不住正在同一個城市工作的本科同學的再三催促,無奈之下把准考證號、身份證號給他發了過去。那天,當我下班走出大樓的時候抬頭望見了他,他走過來和我擁抱,認真地告訴我:“專業課105分,專業排名第五,你應該可以進複試了。”我有些不能相信這個成績,是的,這一切來得都不是很容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知道,專業課閱卷老師手下留情了,因為我只答了120分左右的題目。

  “但是我失敗了。”他說。

  我分明聽到了他淚水滑落的聲音。然而,我沒有安慰他,因為不知道此刻該如何安慰他,只能拍拍他的背,說:“這一切,都不容易。”

  我沒有多少備考時間,請假之後我急匆匆地踏上了北上的列車,看著列車從黑夜駛向光明,我能感覺到我的學術夢想就要開始了,我能夠專心的讀書了。在複試的最後老師用英語問到我最喜歡的名言,我以這個回答結束了我的複試:“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單純而強烈的三種感情。這些感情如陣陣颶風,吹拂在我動盪不定的生涯中,有時甚至吹過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絕望的邊緣。

  之後的幾天,在北大旁邊的暢春園美食街,去年邀請我吃飯的清華朋友問我:“要是你考不上北大,真的再也不來北京了嗎?”

  “當然。但是,現在這個假設不是已經不存在了麼?”

  考研勵志文章:光影裡的修行者

  當安迪爬出排汙水道在雨中張開雙臂的時候,我心中的一扇門被打開了,它帶我走向一個精彩紛呈、光怪陸離的世界。《肖申克的救贖》也成為我成長中最重要的一部影片,光影世界便成為我的另一個棲息地。自此,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對電影史、電影理論的學習中。

  我去圖書館借閱喬治·薩杜爾的《世界電影史》、大衛·波德維爾《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還有艱澀難懂的《電影語言》,這類書籍成了我大部分時光的良伴。我一頭扎進學術的***裡,整個腦子被各種各樣的專業術語所填滿。剩下的時間我觀摩伯格曼、費里尼、特呂弗、安哲羅普洛斯、基耶斯洛夫斯基這些大師的影片,艱深的哲理表達,晦澀的鏡頭語言把我推向了電影世界的另一端。他們為我展現出的是與日常消遣娛樂的影片截然相反的態度,他們嚴肅地探討人性、生活與生命的意義。我像找到了信仰一般,狂熱的愛上了電影。如今,研究生生涯也快要結束,很慶幸一路走來我對電影的熱情還在,也正是這種激情和夢想在考研的艱難歲月中支撐著我。

  踏刃而起

  大二下半學期開始著手準備考研,可是沒過多久我就發現許多尖銳的問題擺在我眼前。由於我是跨專業考研,專業課基本全靠自學。

  電影史、電影理論尚可以靠多讀書來強化認知,但影片賞析和影評寫作就難得多,它需要全方位的影視知識作為積澱,而且觀摩影片的過程中我是總不能把握住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電影的熱情和激情始終鼓舞著我,幾乎利用所有時間來補習影視方面的知識,除了古代文學史和外國文學史之外的所有課堂無一倖免成為我閱讀影視書籍的自修室。

  看完一部影片便立馬寫出觀後感,有時還會利用自己從書本中學到的理論加以分析,現在看來那些評論都十分地自以為是。我也找來許多經典影片的影評和權威分析對照著電影看,找找別人的切入點在那裡。記得我看完《公民凱恩》長篇累牘的各路分析時迷惑不已,是怎樣的影片能在電影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當我看完這部驚為神作的影片時不禁感嘆其卓越的鏡頭語言和主題思想,長鏡頭、深焦距、低角度帶天花板的仰角鏡頭加之各種反常規的畫面構圖,大膽地突破了電影表達方式。通過別人的解析方法,我漸漸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又讓我困惑不已。

  西北地區的二類本科院校到A區“211”重點本科院校之間的路有多遠,那時的我並不知道。

  自習時偶爾會抬頭看看遠山,想象南京的四月天是怎樣的光景。我沒有學長學姐可以諮詢,我沒有考同一專業的戰友可以相互切磋,我甚至不知道每年的分數線和錄取比例。我擔心我不夠專業的專業課,我擔心一直學不好的英語,這些恐懼時常將我攫住。

  李安說“就像那個小孩跟那個老虎漂洋過海,他後來發現說,沒有那個老虎,他活不了。沒有那種恐懼,沒有讓他一個驚醒的感覺,他對老虎的恐懼是提了他的神,增加了他的精氣神。”少年派在恐懼中學習,在恐懼中搏鬥。我想正是恐懼給了我行動的力量和方向,讓我不惰怠、不萎靡。雖然有時它也會讓我敗下陣來,但是對未來的渴望總是鞭策我不停地向夢想前進。

  和每個考研學子一樣,我過起了苦行僧似的生活,日子就在兩點一線中逐漸消磨。九月份的某天登陸學校的網站,發現參考書目發生了變化。我一下子傻了眼,離考試還有幾個月的時間,英語和政治的壓力已經很大了,沒想到專業課也來給我添亂,之前看過的好幾本書已經被替換掉,做好的筆記已然成了廢紙一堆,我十分沮喪地意識到我要重新開始了。

  總有些日子艱難地讓我無法前行,《賈想1996-2008》裡賈樟柯說:“拍電影是我接近自由的方式。”看《小武》時我感同身受,那種被周圍環境所圍困的狀態正是我生活的寫照,而電影也恰恰是我追求自由的方式。我從影像中感受生活的多種可能,我從光影裡尋找夢幻與現實交織出模糊的***,從那裡我進入到一個亦真亦幻的世界。電影帶給我很多生活本身不能給予我的東西,也正因為此,我願意為它付出所有努力。

  守得雲開

  面對複習,我想過很多種壞的情況:頂不住壓力放棄,臨考前書沒看完等,但是從沒有想到在最後的時刻病倒。

  考研前三天的那個晚上我發燒到39度,早上已經起不來床,接下來的三天我就在校醫室中度過。長期機器式的學習和巨大的心理壓力終於將我壓垮了。此時的我,就像是在沙漠中堅持行走的人即將到達綠洲的時候卻再也走不動了。

  我覺得自己已經敗北:考研前的最後一個下午來到我常去階梯教室,此時已經人去樓空,只有寥寥幾人在看書。原來擠滿人的教室總是有人不斷地進出,總是有人低聲說話,在那個特定的下午,只有被遺棄的紙張和書本凌亂地躺在那裡。我看看周圍,竟然有些不捨。

  我知道那天下午過後我再也不用起早貪黑地佔座學習,再也不用看枯燥的政治、讓人頭疼的英語;我可以隨心所欲的看我想看的電影,做我想做的事情,這樣想來未來真美好……

  當我踏進考場的時候,我知道所寫的每一個字都代表著那辛苦學習的日日夜夜。但考試的過程絕對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考政治的時候不溫不火,但交卷時卻將封條貼錯了地方,塗了太多膠水也沒法再撕下來。在“你都這麼大的考研的人了,做事情怎麼能這麼沒腦子”的批評聲中,我寫了證明書,重新拿封條貼住才算化解了危機。

  下午的英語考試著實讓我亂了陣腳,平時的練習似乎都不奏效了,所有認識的英語單詞湊到一起卻怎麼也看不明白是怎樣的意思,看圖說話的作文對這次失敗的考試無疑是雪上加霜。

  從考場出來,天下著小雪,我知道英語的滑鐵盧意味著什麼,周圍的人開玩笑地議論著明天要不要繼續參加考試了,我也有些動搖。但是為了證明我這一年多日日夜夜的努力,無論結果如何,我都選擇面對它。

  第二天考專業一的時候,沒有安排好時間,導致一道15分的論述題沒有時間寫。整個考試結束的時候我的整體情況並不樂觀,我疲倦極了,甚至都沒有力氣想想考不上的結果。

  分數下來時,我覺得我的夢想碎了一地。我大哭了一場,總分並不高,英語成績很不理想,但我居然上線了。當報到時,看到“南京師範大學”那幾個字的時候,我終於感覺自己帶著對光影世界虔誠的信仰,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修行。

  前幾天《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當蝙蝠俠在眾人“rise”的呼喊中從天牢爬出來時,他和安迪一樣都經歷了一段痛苦而黑暗的歲月。但光明還是會來的,不是嗎?

  

看過考研勵志文章的人還:

考研愛情文章閱讀
考研數學複習經驗
相關知識
考研勵志文章閱讀
高考勵志文章閱讀
高考勵志文章閱讀文章
經典青春勵志文章閱讀
有關高三的勵志文章閱讀
關於學習勵志文章閱讀
經典勵志文章閱讀欣賞
職場勵志文章閱讀
關於夢想的考研勵志文章
考研勵志文章攻堅考研走進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