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養生之道常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3日

  春三月,此謂發陳;夏三月,此謂蕃秀;秋三月,此為容平;冬三月,此謂閉藏。中醫的四季養生之道就是根據四季特點採取不同的滋補方案。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四季養生之道吧。

  四季養生之道一、春季養生

  春天氣機升發,植物都長出了嫩芽,此時人也一樣,氣血經肝氣的疏調漸走於外,對於體質較差的人,特別是老人和小孩,因肝血外行而使肝血不足,因而容易出現春困,春天我們可服一些補養肝血、我們可服一些補養肝血、疏調氣機的中藥,如生地、白芍、我們可服一些補養肝血疏調氣機的中藥,如生地、白芍、當歸、枸杞、柴胡、麥芽等中藥組成的方劑。

  另一方面,由於春天氣溫漸熱,肝當歸、枸杞、柴胡、麥芽等中藥組成的方劑氣升發,肝開竅天目又主藏血,所以春天我們還易患一此一與肝氣有關的疾病,如:俗稱“紅眼病”的急性卡他性結膜炎等,由於血熱所致的溼疹、牛皮癬在這個時候也常常發作加重。

  四季養生之道二、夏季養生

  夏天陽熱已盛,萬物繁茂。中醫醫認為夏天內應於心,心主血脈,其液為汗。夏天我們的氣血都走到了體表,毛孔開張,因而汗出較多,以利暑熱的排出,若所愛在外。這時千萬不可過於貪圖涼快,使毛孔閉塞,汗液不暢,暑熱內閉不能外洩,輕則感冒不適,重則暑熱內迫心包,致神昏譫語,變證多端。

  夏天開空調溫度最好保持在26-28度為好,以不熱為度,並且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中。在夏天的時候,我們要保持情結的平穩,不要使情志過激,以保持心神的飽滿。如果暑熱過盛,汗出過多,容易損傷心氣,導致胸悶,心慌等心氣不足症狀。可服用生脈飲,方用人蔘、麥冬、五味子。人蔘補養心氣、麥冬清心養陰、可服用生脈飲,可服用生脈飲方用人蔘、麥冬、五味子。人蔘補養心氣、麥冬清心養陰、五味子固攝心氣,以益氣養心,生津止渴。亦可用黃芪、生石膏為方為方,五味子固攝心氣,以益氣養心,生津止渴。亦可用黃芪、生石膏為方,黃芪補氣昇陽,氣昇陽,生石膏清熱解暑生津。以補氣清暑。夏天一定要多喝水,要主動喝水,及時補充鹽分,特別是老年人一定要做到這點。

  四季養生之道三、秋季養生

  秋天,五行屬金,對應的人體器官是肺,應該多吃水果等酸性食物。水果等酸性食物。秋天,自然界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天高風急,地氣清肅,宜「早睡早起」,收斂陽氣,以使意志安寧清淨,收神氣斂,同時秋季主收,要收斂自己的神氣,不要使神志外馳,藉以緩和秋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不利影響。秋高氣爽,溼氣減少,氣候變燥。樹木因此枯黃落葉,保持津液養護自身,等待冬天的到來。人體也要將津精收斂,以養內臟。此時適宜吃些養陰潤燥、滋陰潤肺的食物。

  老年人津液不足,容易出現肺燥傷津、口鼻乾燥、面板乾燥等表現,應在飲食方面進行調節,多食用滋潤的食物,多喝粥,如百合粥、杏仁粥、如百合粥、如百合粥杏仁粥、貝母粥等。百合,麥冬,黃精,玉竹到秋天的時候我勸大家吃點秋梨膏,秋梨貝母粥等。百合,麥冬,黃精,玉竹到秋天的時候我勸大家吃點秋梨膏膏它有什麼作用呢,大家都知道梨可生津止渴,梨得秋氣最重,入肺經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它可以有助於你氣血從外面向裡面走。所以建議大家秋天的時候,要用一點秋梨膏。

  四季養生之道四、冬季養生

  冬季草木凋零,水寒成冰,大地龜裂,樹木已成枯枝,許多動物也已入穴冬眠,不見陽光。人地此時也順應天地閉藏之勢,氣血內收,運行於內,這時我們不要過分的擾動陽氣,應早睡晚起,待日出而活動。在精神上,使神志深藏天內,安靜自若,像有個人的隱祕嚴守而不外洩。再一個,中醫說恐傷腎,恐則氣下,我們常聽說一句話,“嚇地屁滾尿流”,就是因為恐則氣下的原故,所以在冬天的時候,我們不要有恐懼感,這樣損傷腎氣不利於腎氣的閉藏。

  中醫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冬季這個藏的季節,我們可順勢而為,適當地補養腎精,女性可服用一些補腎養血之品,如阿膠、當歸、枸杞、核桃仁等等,特別是到了更年期的婦女,在冬季更要重視補養腎精。男性腎氣弱者,鼕鼕季可服鹿茸、枸杞、核桃仁、龜板等,也可服用一些成藥,季可服鹿茸、枸杞、核桃仁、龜板等,也可服用一些成藥,常見的有桂附地黃六味地黃丸等。冬天也可以多吃點羊肉,本草綱目記載,羊肉有益精氣、療丸、六味地黃丸等虛勞、補肺腎氣、養心肺、解熱毒、潤面板之效。唐人虛詵所著的《本草食療》中,更記載著「凡味與羊肉同煮,皆可補也。」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鈣、鐵、磷等多種營養物質,其實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材,對於患肺結核、咳嗽、氣管炎、哮喘、貧血的人,特別具有益處。

淺談四季養生_四季養生之道
四季養生食譜
相關知識
春夏秋冬,養生之道常在
春夏女人養生之道
春夏秋冬養生湯怎麼養生
春夏秋冬養生粥
中醫談秋季養生之道
秋天養生之道
秋季養生之道
春季女人養生之道
春季中醫養生之道有哪些
春季飲食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