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食療養生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03日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人們越來越講究養生之道。很多適合養生的食品也隨之被推廣,常見的有養生雜糧粉,雜糧粥,藥膳等等。那麼有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來看看吧!

  :

  飲食養生法總則

  飲食養生法,是指通過飲食的調養來保養生命的方法。傳統飲食養生學,是指在傳統醫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食物的性質,利用飲食來達到營養機體、保持或促進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門學科。我國最早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指出:人體需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意思是說飲食品種要多樣化,谷果肉菜要相互搭配,這樣才能使得飲食營養成分均衡。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調補陰陽和審因用膳的觀點,這在營養保健學方面獨具特色。

  天人相應

  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例如:生活在潮溼環境中的人群應該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以驅除寒溼。另外,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與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例如:夏季天氣炎熱,應多選用寒涼食物以消暑解熱,主食多吃小米、大麥類食品,多喝些綠豆湯,多吃些水果、西瓜等寒涼食物;不宜食用辣椒、肉桂等辛熱食品,還要適當限制溫性的肉類攝入量以免助陽動火。冬季天氣寒冷,應多選用溫熱食物以增溫祛寒,如在紅燜羊肉、狗肉等溫性食物中,再加些辣椒、花椒、肉桂等辛熱之品,以增加溫熱的功效。

  調補陰陽

  是指通過合理飲食的方法來調節人體陰陽的平衡。傳統養生學認為,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保持在"陰平陽祕"***即陰陽平衡***的健康狀況,如果機體失去陰陽的平衡狀態就會發生疾病。人們常用甲魚、龜肉、銀耳、燕窩等來養陰生津,滋陰潤燥以補陰虛,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蝦仁等來溫腎壯陽,益精填髓以補陽虛,都是飲食調補陰陽的具體體現。

  審因用膳

  是指根據個人的機體情況來合理地調配膳食。我們知道人體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種營養成分,所以《黃帝內經》提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在保證全面營養的前提下,還應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適當地調配飲食結構。如體質健壯者,應該多吃清淡飲食,不宜過多食用葷厚難消化及辛辣之品。體質虛弱者,應該適量多吃些禽蛋肉乳類補虛作用較佳的食品,少食用寒涼的蔬菜水果等。因陽虛而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狀者,應多吃一些羊肉、狗肉、蝦類等溫熱壯陽食品,而忌用田螺、蟹肉等寒涼之品。陰虛而有五心***手掌心、腳心及胸口***煩熱,口燥咽乾等症狀者,應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及乳類製品,飲食應以清淡為主,而忌用辛辣生熱及溫熱之品。

  傳統飲食養生學對食品的分類

  傳統飲食養生學側重於根據食物的“性味歸經”來調節人體陰陽,滋養五臟六腑和預防疾病。因此,在傳統養生學中,食物也根據其“性味歸經”而分為了不同的型別。

  食物按其“性”可以分為熱、溫、平、涼、寒五類。我們日常食用的食物中,以平性食物居多,溫熱者次之,寒涼者最少。

  熱性食物:芥子、鱒魚、肉桂、辣椒、花椒等。

  溫性食物: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棗、核桃仁、杏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薑、蔥、大蒜、桂圓、荔枝、木瓜、櫻桃、石榴、烏梅、香椽、佛手、鱔魚、鱅魚、鰱魚、蝦、海蔘、鵝蛋、雞肉、羊肉、狗肉、鹿肉等。

  平性食物:大米、玉米、花生米、黃豆、蠶豆、赤小豆、黑大豆、豌豆、扁豆、白薯、土豆、芋頭、蓮子、榛子、芡實、香菇、銀耳、黑木耳、白菜、薺菜、大頭菜、元白菜、胡蘿蔔、洋蔥、李子、無花果、葡萄、黃魚、鯧魚、青魚、鯉魚、鯽魚、鰒魚、鰻鱺魚、泥鰍、雞蛋、牛奶、牛肉、豬肉、鵝肉、龜肉、鱉肉、鴨肉等。

  涼性食物:小米、大麥、小麥、蕎麥、薏米、綠豆、豆腐、菱角、蘑菇、茄子、白蘿蔔、冬瓜、絲瓜、油菜、菠菜、莧菜、芹菜、桔子、橙子、蘋果、梨、鴨蛋等。

  寒性食物:苦瓜、西紅柿、黃瓜、蕨菜、竹筍、茭白、蓮藕、荸薺、甘蔗、柿子、香蕉、桑椹、西瓜、甜瓜、紫菜、海帶、蟶肉、田螺等。

  食物按其“味”可分為辛、甘、酸、苦、鹹五類。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鹹味與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

  甘味食物:米麵雜糧、蔬菜、乾鮮水果、雞鴨魚肉類等。

  酸味食物:西紅柿、山楂、葡萄、杏、檸檬、橙子等。

  辛味食物:生薑、大蔥、洋蔥、辣椒、韭菜等。

  鹹味食物:海產品、豬肉、狗肉、豬內臟等。

  苦味食物:苦瓜、苦菜等。

  正常飲食應以甘味食品為主,兼而其他四味調和口感。氣候寒冷或外感風寒時,可適當增加辛熱食物的食用,以祛寒解表。氣候炎熱或患有熱性病時,可適當增加一些苦味或寒性食物,以清熱降火。飲食中略佐以酸苦味,可開胃消食。飲食中酌加鹹味食品有補腎益精的功效。

  所謂食物的“歸經”,是指不同的食物分別對機體五臟六腑產生不同的滋養和治療作用。例如傳統養生學認為小麥、綠豆、赤小豆、西瓜、蓮子、龍眼肉等歸於心經,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小米、大米、黃豆、薏米、山楂、蘋果、大棗等歸於脾經,有健脾益胃的功效。西紅柿、櫻桃、油菜、香椿等歸肝經,有舒肝理氣的功效。白蘿蔔、胡蘿蔔、芹菜、柿子、生薑、大蔥等歸肺經,有益肺解表的功效。禽蛋肉類,桑椹、黑芝麻、枸杞子等歸腎經,有補腎益精的功效。傳統養生學還將食物分為不同的型別,用於補養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四大類:

  補氣類食物:大米、小米、黃米、糯米、大麥、小麥、莜麥、黃豆、白扁豆、豌豆、土豆、白薯、山藥、胡蘿蔔、香菇、雞肉、牛肉、兔肉、青魚、鰱魚等。

  補血類食物:胡蘿蔔、龍眼肉、荔枝肉、桑椹、血豆腐、動物肝臟、動物肉類、海蔘、平魚等。

  補陽類食物:韭菜、刀豆、豇豆、核桃仁、羊肉、狗肉、鹿肉、動物腎臟、鴿蛋、鱔魚、海蝦、淡菜等。

  滋陰類食物:白菜、梨、葡萄、桑椹、枸杞子、黑芝麻、銀耳、黑木耳、百合、牛奶、豬肉、甲魚、龜肉、烏賊魚等。

  飲食養生的4大補養方法

  傳統飲食養生的補益方法主要有平補法、清補法、溫補法和峻補法四種,其本質是根據食物的溫涼寒熱平的性質適當選用不同的食品。

  平補法

  是指應用性質平和的食物進行補益的方法,較適用於普通人群中身體偏虛的人群。此法多采用大多數穀類、豆類、大多數的蔬菜水果及禽蛋肉乳等食物。這些食物不寒不熱、性質平和、滋補氣血且有陰陽雙補的作用,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清補法

  是指應用性質偏涼或具有瀉實作用的食物進行補益的方法,較適用於偏於實熱體質的人群,或在夏秋季採用。本法採用的多為小米、蘿蔔、冬瓜、西瓜、梨等偏於寒涼的食物,這些食物有清熱通便、促進胃腸蠕動、增強吸收功能、瀉中求補、祛實補虛等作用。

  溫補法

  是指應用溫熱性食物進行補益的方法,較適用於因陽氣虛弱且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狀的人群,宜在冬春季採用。羊肉、狗肉、河蝦、海蝦、大棗、龍眼肉等偏溫的食物具有溫補腎陽,禦寒增暖,增強性功能等作用,都是溫補法可以選取的食物。

  峻補法

  是指應用補益作用較強,顯效較快的食物進行補益的方法,較適用於體虛而需要儘快進補的人群,但應注意體質、季節、病情等條件適當進補。峻補法常常選用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動物腎臟、甲魚、龜肉、鱒魚、黃花魚、巴魚等。

  飲食養生的3個禁忌

  飲食禁忌,俗稱“忌口”,是指在飲食中要禁止或忌用那些與機體不相宜的飲食或不合理的飲食搭配。一般認為,飲食養生有如下三個禁忌:

  忌生冷

  大量地生食蔬菜和水果,雖然能夠獲得較多的維生素,但易傷脾胃,特別是對脾胃虛寒者不利。

  忌油膩

  過多食用葷油、肥肉、油煎食品,易引起血脂異常及動脈粥樣硬化。

  忌粘滑

  過多食用糯米、大麥等食品,易引起消化不良。

  此外,飲食禁忌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同季節的飲食禁忌 即根據不同季節適當選用寒涼、溫熱、平和等不同型別的食物。如夏季天氣炎熱,不宜食用辣椒、肉桂等辛熱食品,還要適當限制溫性的肉類攝入量以免助陽動火;冬季天氣寒冷,應忌用寒涼類的食物。

  2、不同體質的飲食禁忌 即根據人體的不同體質適當選擇食物。如體質健壯者,不宜過多食用膏粱***肥肉和細糧***厚味及辛辣之品。體質虛弱者,少些食用寒涼的蔬菜水果等。因陽虛而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狀者,而應忌用田螺、蟹肉等寒涼之品。陰虛而有五心煩熱,口燥咽乾等症狀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而忌用辛辣生熱及溫熱之品。

  3、不同疾病的飲食禁忌 即根據所患疾病的性質適當地選用食品。如熱性疾病,忌用辛熱食品,如羊肉、狗肉、辣椒、花椒等。患有瘡癰腫毒者,應禁食魚蝦類食品。

  四季飲食養生法

  春季飲食養生

  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 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 保證充足的維生素

  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氣溫仍然寒冷,人體內消耗的熱量較多,所以宜進食偏於溫熱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並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中除米麵雜糧之外,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製品等。

  春季中期:為天氣變化較大之時,氣溫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可以參照早春時期的飲食進行。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

  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所以宜於進食清淡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清淡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維生素,如飲食中應適當增加青菜。

  春季飲食宜忌生冷油膩之品,傳統醫學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不宜多食酸味食品,以免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

家庭護膚方法
驚豔吸睛紅色新款美甲圖片欣賞
相關知識
傳統食療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傳統食療養生的方法
老年人食療養生的方法是什麼
中老年有哪些食療養生的方法
女性食療養生的方法
中醫食療養生的方法
肝病食療養生的方法
中國食療養生的方法
中老年食療養生的方法
蓮子如何食療養生的方法最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