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現風光攝影中的意境之美
我童年時看八十年代那種風景畫冊,基本都是很平淡的記錄,那時交通不發達,多數人無法那樣遠行。只能通過攝影看一眼世界各地的風光。那時拍攝者大都是職業攝影師,攝影作用就是記錄風光。因為少有人去過,簡單記錄也可以讓人歎為觀止。但漸漸能拍到更好照片的人多了,拉高了大家的審美,為了競爭各種技巧就隨之而來,為了讓自己的照片更出彩,於是絞盡腦汁擺弄技巧來滿足人的眼球審美。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風光攝影中的意境之美
現在這個審美的發展又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當”技巧“帶來更多的浮華的同時也疲勞了審美。當向外探索到了一定極限時,迴歸又是最好的選擇。人們面對硬體發達帶來的精神空虛各種疾病之時,開始更多的希望賦予照片,賦予美更多的心靈體會與寄託。其實我們祖先早在宋代時就對書畫就提出過”寧拙毋巧“的理念,如今攝影的發展歷程基本複製了那個時代的過程,又風風火火的重新走了一次,只是還沒走完。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千百年來中國文人特有的文學素養造就了一種對自然山水的迴歸感,這也是東方美學特有的一種氣質。西方人有問題去教堂,東方的人遇到問題愛迴歸山水,向自然探求自我。所以,在中國山水風光世界裡,早已把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賦予了一種人文情懷。對於我而言,風光裡的山水不僅僅是西方風景攝影裡的眼球視覺,還有我們千百年祖先遺傳於我們的特有文化基因。這種文化形成早在唐宋就已經逐漸形成,而西方美術界把繪畫帶入意境之美,一直到了近代畢加索時代,受了日本浮世繪影響之後的事情了。
記得我在林芝看到那一顆顆上百年蒼健的老桃樹在雲端綻放時,一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對我而言,那早已不是風景,也不僅僅是桃花,而是一種自然山水生命力的綻放,能感受的遠遠比看到的要多。縱然遠觀是可以看到 一片片桃源的壯觀,但那只是視覺上行的震撼,遠遠不足以觸及心靈之美。 放大一顆桃花的枝枝葉葉,看著那一絲絲古樸滄桑的枝幹,卻會帶來不一樣的震撼,從東方美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氣場“,即山水萬物都有他的氣場,這一顆桃樹的氣場是他的”枝幹“的所凝聚的。 即我過去表達的,材質決定了氣場。 有人說”氣場“這東西太虛無,但放到生活裡表達,又不會覺得虛無,比如男人會說某個美女好性感,性感一詞,即是氣場的一種。
再如這張照片我也很是喜歡,一棵樹利用透視關係,把房子與桃樹都收在樹下,儼然營造了一幅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場景。同樣,把這一棵樹收入到畫面的主體還是借用樹木的鵝古蒼健之感,營造是一種“質樸”的氣場,試想如果只是拍桃樹村落,就是一幅純粹江南小景了,而失去了林芝地區特有的高原又江南混合氣場的下的自然山水之感。 這裡的桃樹是和房子一樣高大的,這裡的大樹是比房子村落還要高大的,有神聖且神祕之感,是與內地不一樣的風景就此顯現。
所以“氣場”中的“氣”是東方美學特有的東西,這個是西洋畫裡找不到的,自然從西方攝影圈也是學不到的。 這幾十年,攝影圈從國外攝影師那學到了太多太多的技法,雖然給照片增色不少,但如果把這種“技巧”稍加磨礪,結合於東方美學的“氣韻”,大概拍出的東西就要西方攝影師來學習了。他們固然有他們值得學習好的,卻不代表我們沒有他們可以學習的,倒是希望國內很多攝影人能在這裡找到我們自己的文化歸屬於自信。 決定“氣場”的元素其實很多,材質是決定元素之一,其他的我們以後會在我的東方美學攝影中私家分享課分享。
攝影的是看到每個人對世界不同的領悟
現在攝影圈有一個爭論,文學修養稍高點人會強調過分”意境“之美,純粹技術流的人會認為”意境“只是多餘,只要好看即可。 其實這個關於審美的爭論毫早在宋代時候就已經開始。宋之前以職業畫家為代表的負責記錄社會生活的畫題,比如唐代的閻立本畫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一直到“宋徽宗“時代,大概他是皇帝,又是讀書人的緣故,才真正把”意境“這個東西融入書畫給予了蓋棺定論。 宋代之前的”畫家“,大都是以“畫匠”存在的,這部分群體不一定是讀書人,所以更多的在技巧上的研究,後來北宋開始以蘇東坡為代表的人非職業畫家的文人興起,他們開始批評“畫匠”只是賣弄技巧,畫的東西比較流俗,雖然畫的很像,但匠氣十足,並無意境可言。 甚至說出了:”畫與形似見於兒童鄰“這樣的話。 意思就是畫的很像技巧很好的畫大概也就只能給鄰居家的小孩子看看而已。 雖然偏頗了些,在那個時候對文人圈子而言,卻也幾分道理。我個人覺得整個延續幾百年的“文人畫”運動實際是上把東方美學向深入發展一個過程,把從簡單的敘事,記錄,發展到詩書畫一體三絕的境界,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這是東方美學的一大成就,也是獨特的文化魅力特點。
世界自然風光攝影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