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之鄉的介紹
餘姚產茶歷史悠久,茶史遺存豐富,演變傳承有序,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茶飲、茶事、茶文化的主要源頭,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餘姚是中國文獻名邦,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自漢代以來,餘姚名家輩出,群彥爭輝,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和“滿朝朱紫貴,盡是四明人”的美譽。自唐宋以來進士、狀元、傑出人物輩出,在眾多的名家中,嚴子陵、王陽明、朱舜水和黃宗羲被譽為“四先賢”,其中王陽明和黃宗羲被列入中國十大思想家。對於餘姚茶事,歷代大師級的人物留下文墨,虞世南輯錄的茶事文章收在《北堂書鈔》,王陽明有“正如酣醉後,醒酒卻須茶”的名句,黃宗羲在《四明山志》中記有更多餘姚茶事,還寫有《餘姚瀑布茶》等詩作。餘姚也因此被譽為“東南最名邑’’和“文獻名邦”。
餘姚是中國原始茶源頭之一。1 9 7 3年發掘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植物標本,樟科植物的葉片數量最多,堆積在幹欄式居住處,顯然是人工採集留下的。上世紀九十年代,經專家學者研究考證,為最早的原始茶。多年來,根據現有的考古資料和典籍記載,由眾多專家學者認同,原始茶符合遠古社會的飲茶習俗。河姆渡遺址上還發現原始茶具,與後來茶壺很接近的“罐形盉’’和“圜底單把盉’’,而茶具是茶文化的載體之一。最新發掘的6 0 0 0年前田螺山遺址發現了人工栽培的山茶屬植物根,如果進一步得到考證證實,將改寫世界原始茶起源史。
餘姚是中國最早的產茶地之一。據茶聖陸羽在其《茶經》《四之器》引《神異記》記:永嘉中,餘姚人虞洪入瀑布山採茗,遇一道士雲: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甌犧之餘,乞相遺也。《四之器》標註時間為“永嘉中",據現存史料推算,餘姚早在漢代時就有茶事,至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為我國綠茶主產區浙江省的最早出茶之地,也是全國茶葉最早產地之一。
餘姚是中國名茶故里。《茶經》先後在“四之器”、“七之事’’、“八之出”三處寫到餘姚茶事,評價所產茶為上品。名茶“四明十二雷”系南宋皇帝宋理宗趙昀所賜。“四明十二雷”、“丞相綠"是進貢朝廷的貢茶。據明代《浙江通志》等記載,在車廄嶴一帶,從元代到明萬曆3 0 0餘年間,在車廄嶴內設定製茶局,每歲入貢茶2 6 0斤,數量佔浙江貢茶總量的一半。
餘姚茶歷史遺存豐富。餘姚境內有眾多的茶事遺蹟、典故,道士山、丹山赤水、昇仙橋、昇仙山、第九洞天等。道士山瀑布嶺是我國第一古名茶——瀑布仙茗的發源地,現存有古茶樹、瀑布等自然遺蹟,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丹山赤水是道教用茶煉丹之地,由宋徽宗皇帝品嚐名茶後親筆題寫的。昇仙橋是劉綱、樊雲翹夫婦飲用名茶成仙之地。位於陸埠鎮十五嶴內的化安山茶事碑,紀念了與“瀑布仙茗’’、“四明十二雷’’並舉的化安山瀑布茶歷史。
餘姚茶文化紮根民間。從前餘姚的姚北沿海地帶,有慈善施茶的五十八個茶亭,並貫以不同的茶亭雅名。在河姆渡遺址的姚江岸邊,至今還存有建於清代乾隆五十年的茶亭碑,碑文中記有當地人氏資助的田產,以保證施茶風俗連年不斷。還有用茶當歌來傳遞青年男女的親情,用茶訂婚來象徵婚姻忠貞不渝,形成了茶俗中別有講究的婚俗。餘姚的瀑布茶製作技藝還被列入寧波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明志、以茶養廉、以茶祭祀以及以茶施善,深入民間風俗,形成了淳厚的茶俗和民風。
歷史悠久的餘姚產茶史和活躍的茶文化,促進了餘姚茶經濟發展。19世紀後葉,餘姚四明山是出口的平水珠茶主產區,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世界優質食品博覽會上,餘姚天壇牌珠茶獲世界金質獎,至今餘姚茶葉在非洲馬裡、茅利塔尼亞、摩洛哥等國最受歡迎。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名茶“瀑布仙茗”,自1979年恢復創制以來,發展迅速,品牌效應日益凸現,先後獲中國鼎尖名茶、浙江省名牌產品、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省優質名茶,並連續多次獲中綠杯、浙江綠茶博覽會、浙江農業博覽會金獎等多項榮譽,獲寧波市唯一的“十大地理區域品牌’’和中國馳名商標。到目前為止,餘姚市茶園面積6.1萬畝,其中四明山腹地、中國高山雲霧茶之鄉大嵐鎮擁有茶園2.5萬畝,為全省茶園面積最多的鄉鎮。2009年預計全市茶產值1.57億元,出口交貨值達4億元。為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經濟,2009年我們制訂並出臺了《餘姚市茶產業提升規劃》***2009-2013年***和《關於進一步加快茶葉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在3年內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重點發展壯大餘姚瀑布仙茗茶產業;此外,還將注重茶事遺蹟的保護與文化建設,著力打造中國茶文化勝利。
中國茶文化之鄉長興的簡介
長興地處江南丘陵與杭嘉湖平原結合部,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非常適合自然界和人類的生存。從長興出土的大量文物證明,古人類在長興的存在已有近百萬年。優越的自然環境長期佑護著文明的發展,形成了當地燦爛厚重的文化。它們主要是“金釘子”、揚子鱷和古銀杏組成的 “三古”自然文化遺產;南朝陳武帝及被陳朝鼎立推崇佛教而形成的“帝鄉佛國”文化;唐代以顧渚山及紫筍茶為中心而演繹發展的茶文化。還有宋元明清高度發達的農耕文化也是江南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典型縮寫。在長興築城以來的2500年文明長河中,記載著夫概、孫權、謝安、陳霸先、陸羽、顏真卿、皎然、錢起、杜牧、盧仝、皮日休、劉禹錫、陸龜蒙、蘇東坡、汪藻、趙孟叛、吳承恩、歸有光、臧懋循、徐中行、張度等大批名人的史蹟,名人的光環始終照亮著長興的歷史天空。
而歷史長河中最為壯觀的一段始於唐代大曆年間。中國茶史在經歷了漫長的二千多年後,一股突然興起的文化現象改變了茶史的方向和茶的內涵。長興顧渚山區得天獨厚的茶生環境引起了陸羽的關注,並以此作為長期考察、研究和實踐的重點。紫筍茶的定貢與《茶經》的問世,更是吸引著當時無數官宦名士介入到茶的主題之中。在中晚唐的近百年間,有40餘位刺史在此修貢督茶,無數的賢達名流慕名而至,數百首茶詩此吟彼唱,飲茶愛茶成為時尚,以茶會友更成風雅。茶道初提,茶宴首創,茶山獨稱,茶禮大行。中國真正意義上的茶文化趨向形成和發祥。
現存敘午岕的古茶山和明月峽等三地九處的摩崖石刻,是茶文化發祥的有力見證。古茶山完好的原生態與《茶經》所載“紫者上、筍者上"、“陽崖陰嶺,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等論述渾然相合。而關乎茶事的摩崖石刻則將當年的盛況昭告後人,成為一段無須考證和永遠抹不去的歷史佐證。尤其是白羊山石刻,刺史袁高為我們留下一個“茶”字的當時寫法“荼”。它表明“茶”字的應用始於唐代,“荼”“茶”的轉換說明人們對同一物種的理解轉換,這種轉換也證實了茶文化的形成與發祥。
翻看中國的茶文化史,其中的貢茶文化,顯示出它在整個茶文化中的架構含量和獨特篇章。公元766年,在顧渚山考察茶葉的陸羽以“芳香甘冽,冠於他境,可薦於上”的精點評價,將紫筍茶推上了唐代貢茶的鼎座,直至唐末近百年間,其第一貢茶的地位始終無人撼動。
由於紫筍茶成為貢茶,就有了公元770年在中華版圖上的第一座“皇家茶廠”——大唐貢茶院,就有了顏真卿、杜牧等40餘位刺史的連年修貢,就有了白居易、張志和、劉禹錫、皮日修、陸龜蒙等大批名士到訪和雅集聯句與境會鬥茶。從此,一個以貢茶為線索的茶事活動被演繹成為從地方到中央的一種主流文化。
李唐朝廷對紫筍茶的喜愛可謂寵幸有加。皇帝清明祭祀,大宴群臣,必須上有紫筍茶。李郢《茶山貢焙歌》道:“茶成拜表貢天子,萬人爭啖春山摧。驛騎鞭聲砉流電,半夜驅夫誰復見。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而張文規的《湖州貢焙新茶》則更生動形象:“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皇家對某一貢品的急切企盼從未象紫筍茶這般明顯,就是史有記載的楊貴妃迎候嶺南荔枝也無法比擬此等狀態。
為了滿足對紫筍茶的需求,公元770年始“分山析造”並建貢茶院。至會昌中***8 4 3年***貢額到最高峰,歲貢達一萬八千四百串***斤***,其時貢茶院規模“焙百餘所,匠千餘,役工三萬。貢茶已成為地方的重要“中心工作”, “諸鄉芽茶置焙於顧渚,以刺史主之,觀察使總之。”每年立春後四十五日,湖、常兩州刺史奉昭親自修貢。這一“制度性工作”一直延續到李唐衰亡。
貢茶院的設立,是中國貢茶史上最早由民間土貢改為官貢的轉折點。由此而衍生出諸如茶葉的種植、採摘、製作、儲存、運輸以及茶具、飲法等一系列的技術性革命,這無疑大大提升了茶葉的產量和質量。與此同時,貢茶制度的確立,形成了地方重大的“中心工作內容”,一個由“中央”倡導,地方圍繞及社會上流紛紛介入的“大事要事”,成為每年使萬眾瞻目的焦點,它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具有相當的引領作用。從一定意義來看,它對中國乃至國際茶文化的構成及傳播,是一塊酵母,是一種導向,是一架推進器。
作為綠茶的主產區,長興茶業歷來是農民的重要營生。特別是長興得天獨厚的茶自然環境以及歷史貢茶的光環,使長興茶業雖屢經破壞卻長盛不衰。1979年,一度失傳的紫筍茶試製恢復學功並連續4年被省農業廳評為浙江省一類名茶。1982年獲省級名茶稱號,同年6月評為中國名茶。1985年獲農牧漁業部頒全國名蔡。***農業部複評再獲部優產品,並把紫筍名茶列為部優農產品基地開發專案。1999年農業部首屆國際農博會獲名牌產品。2005~2007年連續三屆獲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金獎。2003~2006年連續四年被上海國際茶文化節組委會評金獎。2001~2007年連續七次被浙江農業博覽會評為金獎。“紫筍"牌商標已連續三次謦評為浙江省著名商標,“紫筍”牌紫筍茶已連續三次被評為浙江省名牌產品。2005年,長興縣人民政府獲茶產業發展政府貢獻獎。2006年,長興縣人民政府被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授“發展茶產業,弘揚茶文化”貢獻獎。 紫筍茶的歷史光環加上當代輝煌,讓長興的茶產業步入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茶產業成為長興特色優質高效農業主導產業之一。為了做大做強茶產業,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用於扶持茶產業的發展提升,就發展新茶園、改造老茶園、茶廠優化改造、品牌建立、示範基地建設、產品營銷等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茶葉產業發展迅猛。全縣茶葉面積從1979年的2.59萬畝發展到目前的8.43萬畝,產量由同期的530噸發展到4370噸,產值達4.2億元。規劃到2012年,建成面積l0萬畝,產量5200噸,產值7.2億元的產業規模。
2008年5月28日,第十屆中國國際茶文化研討大會暨首屆中國陸羽茶文化節在長興舉行。這是國際茶文化界對長興的認可與信任,也是長興多年來致力於茶文化研究挖掘並作出顯著貢獻的一份回報。
長興人民以茶為樂、以茶為榮由來已久。走進長興城市,一股濃濃的茶氛圍立馬縈繞。2 9平方公里的縣城十多萬常住人口,茶樓200餘家,“吃茶去’’已成為市民休閒的常見方式。即使到了非產茶區的農村,民眾對茶的偏愛也時處可察。可以不誇張地說,每戶長興人的家裡,都有特殊的容器儲存著夠用全年的茶葉,以至客人跑錯了人家,都能享受主人家的泡茶款待。在農村許多地方,“三道茶’’的風俗依然保留,即第一道糖茶,第二道烘青豆茶,第三道才是香噴噴的紫筍茶。
茶的精神融入了長興人民的血液,對當地精神文明的形成和提升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精行儉德’’成為長興人民的傳統道德取向,愛護環境,遵守秩序,寬容待人,和諧和睦成為長興人民的主流行為方式。近幾年來,長興連續榮贗全國衛生縣城、國家園林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及省級文明城市和森林城市等桂冠,與長興人民的素質表現緊密相關,茶的精神內涵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一也可謂功不可沒。
茶文化的弘揚與傳播,提升了長興的形象,增加了長興的知 名度和美譽度。大唐貢茶院的復建落成,使外界因茶而瞭解認識 長興,使長興打出了除“三古’’、“帝鄉佛國’’、“江南小延安’’、“百 葉龍’’等以外的又一張最靚麗的地域名片。茶文化作為長興標誌 性地域文化符號也獲得長興人民的普遍贊同。弘揚茶文化早已不是出於促進茶產業、推動茶旅遊的狹隘功利,而是謀求地域優質品牌並以此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科學可持續發展的施政戰略。正是 在這一戰略的謀劃下,長興近幾年的茶產業和茶旅遊得以健康快速發展,長興人民的精神面貌更為積極向上,整個經濟社會的建設發展取得年復一年的可喜變化。近幾年長興加大了研究挖掘弘揚茶文化力度,將規劃實施建設一批優質的茶產業和茶旅遊專案,以繼承“大唐茶都"這一歷史遺產,打造當今名副其實的“中國茶文化之鄉"、“中華文化名茶”。
中國茶文化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