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研究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1日

  兒童心理理論是近年來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熱點,探討心理理論對兒童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初探》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心理理論的概念內涵及緣起發展,然後對其研究的主要理論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總結該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心理理論實證研究中出現的問題,最後對心理理論的未來研究趨向進行了發自內心的展望。

  關鍵詞:兒童;心理理論;錯誤信念

  中圖分類號:G4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9166***2011***026***C***-0195-03

  兒童心理理論始於20世紀80年代,是繼皮亞傑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和元認知研究之後,又一個研究兒童心理表徵和心理理解發展的新視角和新正規化,這項研究是兒童社會認知發展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些年來發展心理學研究的熱點。

  一、心理理論的緣起

  Happe等人認為,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是指個體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如需要、信念、願望、意圖、感知、知識、情緒等***的認識,並由此對相應行為做出因果性的預測和解釋[1]。心理理論是兒童對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狀態進行推理,推知他人的意圖和信念,通過推測心理狀態而預測他人行為的能力。心理理論在人們的相互關係之間起著重要的作用,心理理論發展良好的個體可以根據他人的思想和需要解釋他人的行為,是個體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重要能力[2]。

  ***一***普利麥克和伍德羅夫的研究及影響

  在《行為與腦科學》***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1978年卷中,普利麥克和伍德羅夫報告了一個檢驗黑猩猩是否擁有他們所謂的“心理理論”的研究。普利麥克和伍德羅夫將“心理理論”界定為:某個個體具有心理理論時,意指該個體將心理狀態歸因於自己和他人***或對自己的同類或其他物種***。在研究中他們宣稱黑猩猩能夠將心理狀態歸因於他人,因為他們的被試Sarah能夠在某種實驗情境中表現出對心理狀態的認識。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基於心理狀態歸因的行為認識,“不是複雜的或高階的行為,而是一種原始的行為”,並提出了幼兒是否也具有這樣一個心理理論的問題[3]。

  之後他們的研究受到了一些批評,評論中三位哲學家***Bennett,1978; Denne tt,1978;Hurman,1978***獨立提出,只有採用類似下述程式,才可能發現某一動物是否擁有信念的概念:動物被試看到某一個體將某個物品置於A處,然後離開;然後在這一個體不在現場的時候,被試看到另一個體將物品從位置A轉移到位置B;如果這個時候動物被試表現得好像預測第一個個體將在位置A,而不是在位置B尋找物品,才可以認為被試擁有了某種信念認識。這一程式構想就是現在的經典錯誤信念任務之一“意外轉移任務”的設計藍本。

  ***二***兒童錯誤信念的緣起

  80年代早期,奧地利心理學家韋墨和伯納***Wimmer&Perner,1983***以上述測驗程式的構思為藍本,設計了著名的“錯誤信念經典任務”,即“意外轉移任務”。他們採用這種任務探究了兒童基於他人關於某一客體位置的錯誤信念而預測其行為的能力。研究發現:小於5歲的兒童常常作出錯誤判斷;以後的研究表明:能否認識到故事人物擁有錯誤信念的年齡分界線為4歲。

  另一測驗***糖果盒故事***驗證了上述的結果***Perner,Leekam,&Wimmer,1987***,實驗者向被試出示了一個盒子***如糖果盒***,從盒子外觀不能知道盒子內的內容,並問被試盒子裡是什麼。在被試回答為“糖果”後,實驗者開啟盒子,讓被試知道里面是鉛筆,然後將鉛筆放回盒子,並問被試:其他孩子在開啟盒子之前,會認為盒子裡裝的是什麼?研究發現,小於4歲的兒童常常作出錯誤判斷――“鉛筆”。這種任務也一樣可能出現這種錯誤,在看到盒子裡的真實內容後,斷定自己一開始就認為盒子裡裝的是鉛筆。

  二、“心理理論”的理論模型

  心理理論的發展理論面臨一個更為特異的問題,即兒童是如何習得意圖狀態的認識的。以下將呈現相關的五種理論觀點:

  ***一***理論論

  理論論是對兒童發展著的心理理論的一種理論解釋,該理論的核心論點是:兒童對心理的認識或者理解在本質上是像理論的,具有與一般科學理論同樣的基本特徵。理論論強調經驗在塑造兒童心理理論發展中的作用,認為經驗能為兒童提供其不能理解的心理狀態的資訊,這些資訊最終致使兒童理解這種心理狀態並修正和改進他們已有的心理理論[4]。

  ***二***模擬論

  模擬論認為兒童是通過模仿來了解他人心理的,通過內省來認識自己的心理,然後通過啟用過程把這些有關心理狀態的知識概化到他人身上。啟用過程是指兒童能夠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來體驗他人的心理活動狀態。模擬論強調心理模仿過程在獲取社會認知知識與技能上的重要性。此該理論認為,兒童的假裝遊戲或角色採擇訓練,可以幫助他們形成越來越高階的心理理論[5]。

  ***三***模組論

  模組論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兒童心理理論的起源,該理論認為兒童心理理論是一種內在的能力。在個體出生的時候,心理理論以模組的形式存在於個體的神經系統內。兒童需要通過先天存在的模組化機制在神經生理上達到成熟,從而獲得對心理狀態的認識,經驗對心理理論的出現只起到觸發作用。模組論可以較好地解釋心理理論發展與其他認知發展領域之間的分離,但它們難以解釋關於社會經驗的影響方面的發現,比如關於接受口頭教育的聾童的發展延遲問題。因此,模組論本身的發展也有兩個階段:1、心理理論先天模組觀;2、修正的模組觀。模組論獲得的最強有力的支援之一是對自閉症兒童的問題作出了比較合理的解釋。有關自閉症的相關研究表明,自閉症者普遍缺乏心理理論,同時他們還存在相應的神經生理缺陷,這支援了心理理論特化模組先天就存在的的觀點[6]。

  ***四***匹配理論

  匹配理論認為心理理論的發展是有前提條件的,即兒童需要意識到自己與他人在心理活動中都處於一定的主體地位,並且是等價的,即兒童在心理活動情境中,逐漸認識到自己與他人心理活動之間的關係,從而認識到自己與他人在心理活動中的相似性。通過不斷觀察和再認,兒童對這種等價關係的認識能夠不斷髮展,從而逐漸獲得關於心理生活的知識[4]。

  ***五***主導性社會交流理論

  相關研究發現社會交流,尤其是成年人或者同齡人中的年長者和兒童的交流對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者把這種成年人或年長者占主導地位的交流稱為“主導性社會交流”。主導性社會交流與匹配理論不同,其並不是一種地位完全平等的交流,一般來說成年人或年長者對兒童的影響力較大,因此處於主導者的地位。主導性社會交流對兒童的心理理論起著引導及矯正的作用。

  以上五種理論各有千秋,其都從各自的角度對兒童心理理論的發生、發展進行了解釋,孰優孰劣各家說法不一。當前理論論、模擬論與模組論是最具競爭優勢的三大理論。李小晶等人認為把上述五個理論結合起來將成為一種比較全面的觀點。理論論被稱之為一種理論,強調心理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及相關性;模組論的興起主要建立在對自閉症兒童的觀察與實驗之上,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驗事實根據;模擬論強調心理理論的生理基礎的,強調模仿的重要性。匹配理論強調理論的形成是建立在等價的主體地位之上,主導性社會交流理論對心理理論發展中的社會交流問題進行了限定,匹配理論和主導性社會交流理論可以看作是對理論論的一種補充[4]。

  三、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成果

  心理理論的研究是一個逐步拓展的過程。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於3―5歲的兒童,並只對錯誤信念、表面―現實和視覺觀點採擇能力的發展進行研究,之後隨著研究的深入又發展了許多其他方面的研究,研究內容和研究物件都有拓寬。

  陳英和在研究中曾提到:一般認為,兒童在4歲時就獲得了“心理理論”能力。早期關於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兒童獲得心理理論的年齡以及不同任務帶來的結果差異等方面問題的探討上[7]。近期研究的焦點轉移到對兒童“心理理論”的影響因素、發展機制、在特殊群體上發展差異及心理理論的干預性研究等方面。

  陳健芷,李巍巍的研究結果表明:5歲兒童在說服他人時較少使用心理理論能力;兒童從7歲開始使用心理理論的能力急劇提高,可見7歲是兒童使用心理理論能力的關鍵期;9歲以上兒童已經基本具備使用心理理論的能力;並且兒童在面對不同地位的說服物件時,並沒有表現出顯著的差異,但面對地位高的說服物件***如父母***時表現得則略差一些[8]。

  張婷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區分自己心理狀態和他人心理狀態能力與執行功能的關係主要體現在混合成分執行功能與這一能力的密切聯絡上。在錯誤信念發展的早期,執行功能與錯誤信念理解能力的關係主要集中在“混合成分的執行功能與對自己錯誤信念理解能力,工作記憶的執行功能與對他人錯誤信念理解能力”這兩對聯絡上[9]。

  莫書亮,蘇彥捷在研究中曾指出衡量心理理論能力的任務大多是言語任務,即使有一些是非言語任務,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很難完全排除語言的影響。很難把語言和心理理論完全剝離開來,以便了解在二者的關係中誰是更加基礎性的因素。而且在研究中怎麼衡量是否存在內部言語,以及內部語言起什麼樣的作用,相對於外部言語而言,它的作用機制也許更能體現出心理理論操作過程的特點。所以今後的研究應該加強對特殊人群***如失語症病人***的研究,進一步考慮個體對意圖、情緒等心理狀態的知覺和推理中語言所起的作用,以便從更廣泛的心理層面來探討語言能力與心理理論在個體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關係[10]。

  任真對自閉症兒童的心理理論進行了充分的研究,結論指出:和同等言語智力水平的正常組兒童相比,自閉症組兒童的心理理論發展明顯落後於正常組的兒童,說明自閉症兒童存在嚴重的心理理論缺損;自閉症組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水平要遠遠低於正常組兒童,但是兩者的發展序列基本一致,這與Sparrevohn等人的研究結論一致;自閉症兒童心理理論發展和年齡、言語智力的相關都顯著,但在控制年齡因素後和言語智力的偏相關不顯著;言語智力可能是理解心理理論任務所必需的,但不是通過心理理論任務的充分條件[11]。

  四、心理理論實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有的研究成果中,心理理論發展的階段觀讓人存在一定的質疑。Mitchell認為,不同的操作要求可能會影響到兒童認識錯誤信念的年齡閾限[12]。現有測評心理理論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實驗法,測量任務主要採用故事法。具體是通過一些木偶道具、玩具模擬故事場景,或者是通過圖畫卡片說明故事情節過程,然後向被試提一些問題以確保其對故事資訊的準確理解和記憶,然後提問測驗問題。“錯誤信念”任務測量的是兒童的社會理解水平,主要是讓兒童聽一些短故事,回答關於理解心理狀態、情感或錯誤信念的一些問題。

  在實證研究中,如果主試需要向被試講解故事,這對實驗的整體操控和主試的能力將會有很高的要求。因為實驗中的研究物件是3―6歲的兒童,他們的各項心理機能正在發展但尚未成熟,那麼在研究中做到完全的實驗室研究是非常困難的,在實驗中一般採用多個主試參與實驗,在這一過程中就很難控制不同的主試對被試產生的影響。例如:主試對指導語的表述***語速、語調、重音、停頓等***不同,這時對被試是否會造成暗示將不可估計。那麼是否能夠克服這一問題呢?或許我們可以將實驗程式中的故事情節設定為動畫形式,然後由主試將被試的注意力引向螢幕,再播放動畫畫面,放映結束後主試向被試提問題,為了避免兒童受到短時記憶差異的干擾,可以在提問過程中輔助相關的圖片。這個設想是否成立還沒有驗證,因為兒童心理理論實驗任務的重測效度很低,我們對同一名兒童進行兩次相同的實驗任務似乎不太合理。

  五、對心理理論研究的展望

  兒童心理理論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使得“心理理論”的研究走上了成熟的道路。如今,“心理理論”的概念、理論模型、研究正規化及發展機制等方面都趨於成形,心理理論成為眾多研究者都熟知的一個領域,也是一個多產的研究領域。關於心理理論的研究領域可以向更廣闊的空間擴充套件,它的研究也將會更有意義和價值。

  首先,心理理論是兒童對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狀態的推理或認知,研究心理狀態的每個方面與信念認識的關係是心理理論研究的核心。但目前的研究並沒有涉及到心理狀態的每一個領域。例如在注意、想象、意志行為、需要、氣質、能力等多個方面與心理理論的關係研究上。並且一些認知研究領域與心理理論的關係如何,也是需要多加關注的,例如元認知、內隱認知等與信念認識的關係很有必要研究。

  其次,一些早期的實驗任務資訊量往往過大,且過於複雜,這樣難免導致兒童理解困難。因此在今後的實驗任務設計上可以設計一些兒童容易理解的簡單實驗任務。另外,過去的研究一般使用言語性任務,研究表明兒童心理理論能力和言語技能有一定關係,所以這很有可能低估言語理解有困難的兒童和聾童的心理理論能力,如果使用非言語性任務進行研究或許能獲得新的突破。

  最後,儘管心理理論發展研究的領域越來越廣,所涉及的年齡範圍也越來越寬,它的研究從兒童期、青春期一直擴充套件至成年期,但毋庸置疑,心理理論研究的核心年齡階段在很長的時間裡一直是兒童早期,迄今最為豐碩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來自對該年齡段兒童的探究。當然,有關心理理論的研究不只打開了年齡的界限,而且對特殊兒童***如自閉症兒童、聾童等***的研究也逐步走熱,關於特殊兒童的研究雖然會遇到很多難題,但是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總會讓人非常欣慰,當能夠給予特殊兒童及他們的家庭些許建議時,我們的研究就是有意義的。在研究中我們可以將對正常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成果與對特殊兒童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以便於能夠更好地理解心理理論的發生機制及發展規律,從而促進特殊兒童心理理論能力的發展,為其提供支援和幫助。雖然現在關於心理理論特殊群體的研究不是很多,尤其是其中確切的影響因素及發展機制還沒有定論,但是我們應該相信這方面的研究會越來越多的,研究的成果或大或小,但滴水穿石的逐步研究總會慢慢地揭開“特殊兒童心理理論發展”的面紗。

  綜上所述,心理理論的觀點自提出至今,在理論建構、實驗正規化、應用研究領域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們期待著有關“心理理論”的研究能夠邁向更廣闊的空間。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範大學教科院

  參考文獻:

  [1]Happe.,Winner E., Brownell H.The getting wisdom 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58-362.

  [2]丁豔雲,趙俊峰,李培.自閉症兒童心理理論的研究現狀及展望.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27***10***:86-90.

  [3]鄧賜平.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5-19.

  [4]李小晶,李紅等.兒童心理理論研究現狀和發展.中國臨床康復.2005,9***12***:157-159.

  [5]陳友慶.心理理論的研究概述.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1***5***:31-38.

  [6]Frith,U.,Happe,F.***1995***. of Mind”. In: Mehler, J. ,&Frank, S. eds. Cognition and Cognition,The M IT Press, 1995,13-30.

  [7]陳英和,姚端維,郭向和.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心理髮展與教育.2001,3:56-59.

  [8]陳健芷,李巍巍.5―9歲兒童在稅負行為中使用心理理論能力狀況的研究.心理科學.2009,32***2***:375-377.

  [9]張婷,吳睿明等.不同維度的執行功能與早期心理理論的關係.心理學報.2006,38***1***:56-62.

  [10]莫書亮,蘇彥捷.心理理論和語言能力的關係.心理髮展與教育.2002,2:86-90.

  [11]任真.自閉症兒童的心理理論與中心資訊整合的關係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

  [12]Lewis C,Mitchell P.Children’s early understanding of and development. Hillsdale,.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論文
幼兒園健康教育工作總結4篇
相關知識
兒童心理研究論文
幼兒心理研究論文
兒童心理教育論文
產品設計中消費群體的心理研究論文
電影中數字虛擬角色表演與觀眾互動觀賞心理研究論文
兒童心理教育論文參考範文
大學生戀愛心理研究論文
兒童心理髮展論文
揚州休閒旅遊消費心理研究論文
小學生心理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