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祛溼吃什麼中藥有效
生活當中有些人身上的溼氣是很重的,這對於個人的健康影響是十分大的,那麼如何祛溼比較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關於吃什麼中藥可以有效清熱祛溼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處!
可以清熱除溼的中藥
1.薏仁
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迴圈、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新增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2.芥藍
芥藍中含有有機鹼,這使它帶有一定的苦味,能刺激人的味覺神經,增進食慾,還可加快胃腸蠕動,有助消化。它還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防止便祕。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心臟病等功效。也有助於利水化痰、解毒祛風、消暑解熱、解勞乏、清心明目。
3.鯽魚
俗話說“冬鯽夏鯉”,冬季的鯽魚肉肥籽多,味尤鮮美。鯽魚全魚性味甘、溫,有開脾健胃、增進食慾、消水腫、止嘔吐、髮乳之功效,非常適合孕婦食用。
4.馬齒莧
馬齒莧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又被稱為長命菜、五行草,是藥食兩用植物,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其ω-3脂肪酸含量在綠葉菜中佔首位。
5.水芹
水芹中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較高,一般在11月至次年四月分期上市。其味甘辛、性涼、入肺、胃經,有清熱解毒、養精益氣、清潔血液、降低血壓、宣肺利溼等功效。
6.糙米
糙米就是全米,保留米糠,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的飽足感,能整腸利便,有助於排毒。每天早餐吃一碗糙米粥或來一杯糙米豆漿是不錯的排毒方法。
7.紅豆
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祕,促進排尿。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可以清熱祛溼的食譜
1.淮山扁豆煲雞腳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薏苡仁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生薑絲少許。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和薑片一起放瓦煲內,加水2500ml***約10碗水***,武火煲滾後文火煮2小時。煮好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溼、舒筋活絡。
2.鯽魚節瓜湯
材料:鯽魚500克,節瓜600克、鹽適量
做法:將節瓜去皮洗淨切成厚塊,鯽魚去鱗及內臟,洗淨;起鍋煮水,水開後放入節瓜塊,用武火煲;起油鍋,將鯽魚放入鍋中煎至微黃再匯入節瓜湯中,加蓋,武火煮二十分鐘後轉為文火煲一小時左右,熄火下鹽即可。
功效:養脾祛溼,利水消腫。尤其適合產後瘦身的新媽咪。
身體有3個“祛溼口”
1、肘窩——曲池穴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取穴,在手肘關節的彎曲凹陷處。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取穴
中醫認為,大腸經的溼濁之氣都聚集在曲池穴。按摩曲池穴可以治療上肢癱瘓、肩肘關節疼痛、高血壓、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感冒發熱等。
所以生活當中想要去除溼氣的話,不妨在家按按這個部位哦,是可以幫助我們排出溼氣的。
2、膝窩——委中穴
委中穴位於腿窩的中心點上,走的是膀胱經。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祛溼排毒“通道”,而委中穴就是這個通道上的出口,如果這裡被堵住,溼氣就很難從身體排出,關節炎、腰痠背痛等疾病就會發生。
平時可以按揉委中穴,每次敲打36下左右。
3、腋窩——極泉穴
極泉穴位於腋窩頂點,在腋動脈的搏動處。
極泉穴位於腋窩頂點,在腋動脈的搏動處
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它與心相連,彙集了很多與心臟相關的神經和血管。大家可以常常按揉或撥動,一次36下左右,一天按2次,可以起到疏通經絡、調理睡眠的作用,緩解心悸、胸悶的狀況。
經常按一按極泉穴也是可以幫助我們排出溼氣的,所以身上有溼氣的時候不妨經常按一按這個部位哦!
3.薏米紅豆湯
材料:薏米、紅豆。
做法:先將紅豆薏米浸泡半天,洗淨後放入砂鍋中,加入足夠的水;開火至鍋中水開後,再煮3分鐘,關火燜30分鐘;再次開火將鍋中的薏米紅豆湯煮沸,再煮三分鐘左右即可;湯濾出當水喝,紅豆和薏米當飯吃,也可以一起當成粥吃。喜歡甜的,就加些糖。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清熱除溼。紅豆有養血的作用,而薏米性偏寒涼,主要有清熱、利溼的作用。
4.白朮陳皮豬肚湯
材料:陳皮6克,白朮30克,鮮豬肚半個至1個,砂仁6克,生薑5片。
做法:先將豬肚洗淨後飛水;將準備的所有材料一起放入湯煲中,然後加入足夠的水,大火燒開之後轉文火煲1個小時;取出豬肚切件,放回鍋內,再煲30分鐘,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慾,對於腹脹、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但要注意,本湯性溫,陰虛內熱者不宜食用。
哺乳期吃什麼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