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在孩子成長環境裡的短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2日

  一個孩子的教育環境,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因此教育環境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構築孩子生命的藍天——談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

  作者:金色沙灘

  首先感謝各位家長在百忙中抽空來參加我們的家長會!

  《三字經》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之句。它講的是孟子年幼喪父,家住近於菜市場,孟子就學買賣宰殺之事。後母又搬家到郊外,靠近墳場,孟子學做埋葬哭泣之事。後母又搬家到學校旁,於是孟子學習禮節,早晚不停。孟子從了師,有一天 厭 倦了學習就回家不想念書了,當時他的母親正在織布,於是就立即取刀砍斷織機上的梭子,孟子跪問其故,其母曰說:你讀書就好比我織布,積少成寸,積寸成尺,日日不停才能成丈成匹。讀書學習,也要天天不斷,才能進步。如果懶學廢學就好比我織布未成而自斷機杼。孟子覺悟,終於成了一代儒家宗師。這個故事,我想所有在座的家長都知道,孟子成才得益於其母成功的家庭教育,即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教育孩子學習要持之以恆,知識重在積累。

  來我校演講的中國感恩教育推廣第一人彭成老師說過,孩子的成長學校教育只佔20%,而家庭教育要佔到50%,在座的家長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故有人說“父母是孩子的樣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來給大家算一筆賬:

  每週共有7×24=168小時,

  孩子睡眠7×8=56小時,

  在校時間5×8=40小時,

  在家時間168-56-40=72小時。

  各位家長,你們的孩子踏上初中這是人生的一個大飛躍,功課由小學的二、三門變成十幾門,學習作業的家庭時間也相應延長許多,家長督促緊的、愛學習、會學習的孩子會覺得很忙很充實,成績一升一大截,而家長放鬆了家庭管理,又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則玩起來不顧一切,學起來丟三落四,成績自然就一落千丈。

  其實我們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之所以現在有天壤之別,那是因為付出的不同,我們孩子的語文課本上有這樣一首小詩:

  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當代大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孩子未來的命運,就看我們如何播種了。

  我們要孩子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我們要培養孩子“一勤天下無難事”的品格,我們要幫孩子形成“學習是學生天職”的觀念。

  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有付出才有回報。我們的家長不妨把孩子目標定的高些、遠些,讓孩子在成長中多一些必須的磨難。號稱“飛行之王”的雕鷹訓練幼鷹就是這樣的。幼鷹出生不久就須有成百上千次的獨立飛翔訓練,否則就不能獲得母親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鷹把幼鷹帶到高處,或樹邊或懸崖上,然後把它們推下去。因為不經過這樣的訓練,孩子就不能飛上高遠的藍天。第三步是最後的,也是最關鍵、最艱難的考驗,那就是母鷹要殘忍地折斷幼鷹成長的翅膀。幼鷹只有忍著劇痛不停地振翅飛翔,使翅膀不斷地充血,不久便能痊癒,從而更加強健有力。母鷹訓練幼鷹眼中含著痛苦的淚水,但同時也在構築孩子生命的藍天。

  我們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遼闊而美麗的藍天,也都擁有一雙為藍天作準備的翅膀。我們的家長能用心並狠心地“訓練”我們的孩子,從而讓他將來能永不墜落地飛翔嗎?

  2009年12月

  篇2: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作者:南海雄鷹

  文/平哥

  做人第一,學習第二

  一個人的性格與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有著密切關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一實踐中得出的真理是有一定道理的。家庭教育是給孩子打基礎的教育,父母的為人處事、言行舉止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在家庭中,每位家長都應擔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重視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因為孩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家庭中,同父母親人朝夕相處,那麼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長的自身修養將給孩子的個性品質形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又正是性格形成的時期,因此,家庭教育對孩子性格形戍有著重要的影響,每位家長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採取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促進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與發展。

  一、幼兒時期是性格初步形成時期

  性格是人在對待客觀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經常表現出來的,穩定而習慣的個性心理特徵。人的性格發展又有著階段性。大體分為四個階段:“5至11歲左右為性格形成期;12至17歲左右是性格的定塑期;18至55歲為性格成熱期;56歲以上為性格更年期或老年期。”兒童是人的個性初步形成的時期。一至三歲前為個性萌芽時期;二是學前期是個性初步形成的時期。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個性初步形成是從學前期開始的,正如有國外學者指出:“學前期是個性最初開始實際地形成時期。這個時期形成著最初的聯絡和關係,這些聯絡和關係構成活功的新的,更高階的統一休。同時也構成個性的新的,更高階的統一體。學前期的重要性也正是在這裡。”這個時期的孩子雖然初步形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但還極易接受社會環境的薰染,尤其是家庭中的影響。幼兒時期的個性形成是在素質、環境、教育統一作用中實現的。素質是個性形成與發展的物質前提,生理基礎是一種潛在的可能性,而後天的環境和教育起決定的意義,其中教育在一定條件下起主導作用。孩子們自“哇吐”墮地就與家庭息息相關。出生後就會哭、吃奶,這些都是生物生存的需要,當他們在各自的家庭中一天天成一長起來,就會表現出:有的聰明、伶俐、智慧才能出眾,有的智力發展水平一般;有的形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有的就比較任性;有的勇敢、堅強、有毅力,有的膽小、懦弱、無耐力;有的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有的孤僻、無熱情和主動性等等各種各樣的表現形式,說明了幼兒階段的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否在性格形成期奠定較好的基礎,將影響他們以後的人生。如果打下了好的基礎能促進他們積極向上,努力學習,走上工作崗位有一個熱情的工作態度。因此,在幼兒性格的形成時期,每位家長不可忽視家庭中教育的方法以及自身的性格修養。

  二、家長的自身素質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家長的言傳身教促進幼兒時期良好性格的形成。眾所周知,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職,孩子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生理和心理的發展以及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父母的言傳身教關係密切,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舉止每時每刻都在影響和教育著孩子,當孩子形成了優良的性格將對學習產生著積極的作用,就能把今天的學習與個人價值的體現以及與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聯絡起來,自覺的積極的態度投入學習。從一點來說,父母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就曾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和兒童談話的時候,或教導兒童吩咐兒童的時候,才執行教育兒童的工作。在你們的每一瞬間,其實都在教育著兒童,甚至在你們不在家裡的時候,你們怎樣穿衣服,怎樣跟別人談話,怎樣談論其他的人,你們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怎樣讀報……所有這些,對兒童都有很大的意義。”家長是孩子們特殊的老師,家庭是孩子們特殊的課堂,在孩子性格形成時期,家長的一言一行都顯得格外重要。言,指言教;行,指身教,兩者一致,孩子才能學有道理,行有榜樣,自然而然在家庭中的一日生活裡受到教育,對孩子良好和不良好的影響是不知不覺中進行的,這種耳濡目染的作用,比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要強烈深刻的多。有的父母不懂這個道理,往往造成不良的後果。據資料顯示,80%的青少年犯罪與家庭教育有關,尤其是父母品行不端的,

  行為不美的佔相當的比例。無數的實踐證明,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性格形成起著極大的作用。採取民主型的正確教育態度,孩子表現出活潑大方,聰明可愛,善於與人合作,具有獨立性,有堅強的毅力等優良的性格品質;而粗暴、溺愛的、專制的等不正確的教育態度,孩子們表現為孤獨、任性、依賴的、自我為中心的等等,由此,需要我們每位家長根據性格可塑性的特徵,結合孩子們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生理和心理髮展特點,嚴要適度,愛而不溺,循循善誘,因勢利導等正確的教育方式,去影響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性格。又因性格的可變性,決定了性格是可以培養的,這就為家長對孩子性格形成教育提供前提。孩子在適應家庭環境的過程中,常以父母為最直接的模仿物件,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徵。嬰幼兒對父母的態度特別敏感,父母的言行舉止足以影響孩子的情緒、意志和行為,久而久之化為孩子的性格,所以,父母要保持常態的、穩定的情緒。父母對孩子愛意的表達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對小嬰兒的愛可以外露,使他感受到父母的疼愛和保護。對兩三歲的孩子則應愛意不外露,對他既平等嚴肅,又呵護有加,這樣孩子才能快樂、自信、 開朗,而且獨立性強。和睦的家庭有助於孩子形成開朗的性格。所以,父母必須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為孩子創設良好的成一長環境,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和積極主動的態度,培養孩子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其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三、做人第一,學習第二

  “做人第一,學習第二”,通俗的說,就是要“先成人,後成才”。學校只能教給孩子知識,性格的養成則往往直接關係到孩子的一生。然而,這樣樸素的道理卻難以在教育實踐中得以落實,以升學為旨歸的功利主義教育已經成為孩子教育的主流。究其原因,在於整個社會對教育的評價產生了誤差。於是乎,學校教育中就自然而然地出現重智育輕德育,重學生文化課成績輕品質培養的不良傾向。現在的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每個孩子之間天資有高低,成績有好壞,家長如果對孩子提出好高騖遠的要求,往往會形成孩子的不良心理。—方面會導致孩子抱負水平過高,屢戰屢敗,使孩子原有的自信心受到負面衝擊,以致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造成孩子心理壓力太大,動機狀態太強,對成敗得失過分看重,形成了過度的焦慮。俗話說:“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因此,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制定合適的培養目標,因材施教,才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使孩子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父母的言行影響孩子的性格。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裡,孩子會情緒穩定、性格開朗、感情豐富、自信心強。所以,父母要首先給孩子營造—個溫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圍。其次,要滿足孩子的歸屬感,使孩子感到被愛、被尊重,不要盲目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孩子的活動,要保留孩子合理要求的選擇權。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價值觀教育最早的地方,家庭對孩子的價值觀教育有著天然的優勢。它能優化社會風氣與生活情趣,能有效補充學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足鼎立”,相輔相成。真心的呼籲,所有父母對孩子多一點關懷,多一點寬容,多一點心靈的溝通,讓孩子的性格飽滿、健康,友愛,讓人與人之間多一點信任,少一點隔閡,讓孩子的世界保持一份純真。

  平哥 2011.3.1.

  篇3:孩子成長教育的一點心得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們,大家好:

  我是楊舒婷的家長。首先感謝班主任馮老師給予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在這裡和大家共同探討和分享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

  婷婷上初中這兩個多月以來,長大了很多,進步很明顯。首先自理能力增強,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小物件包括整理房間,依賴電子產品的慣性減弱,有自我時間控制,當然還是需要家長提醒,能明白自身不足,客觀定位,學習有計劃,在校成績穩步提升,團隊意識集體榮譽感想強,這些得到了學校老師及同學們的肯定。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初中生學習任務和壓力都比我們以前大得多,非常辛苦,老師更辛苦。老師們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每天盡心盡責地工作,為孩子的全面發展嘔心瀝血,我們的孩子有所長進,很大程度上就是老師們辛勞的結果。在這裡我代表學生家長對老師們真誠地說一聲,老師們辛苦了,謝謝你們!

  談不上發言,只是藉此機會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保持適度壓力,注意勞逸結合,培養良好習慣,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具備適度的受挫能力。

  進入初中以後,在快節奏、高競爭和高壓力的環境下,心理社會因素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正產生越來越多的影響。考試、排名、升學競爭成為一種無形的壓力,使他們從小就在學業上“疲於奔命”。可見,這個階段的孩子產生各種問題並不是單純通過幾句勸告、自己調節就可以完成的,更需要父母的支援和合理引導。

  孩子上初中以來,無論工作多麼忙,每到週末,我總要抽出時間陪陪孩子,聊聊一週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學校又舉行什麼活動啦,又有什麼新聞發生了。我不會刻意去問她的考試成績其實通過群我已知道孩子的成績,每次去接的時候,都是孩子主動告訴我。對於成績高低,作為家長要儘量做到不表現過大的關注。比如舒婷第一次的月考,孩子成績並不理想,我第一次真正做到淡然。我沒有表現出垃圾情緒,而是引導她分析問題出在哪裡,是什麼樣的問題,如何避免下次不再出現,。同時勵她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這樣她樂於接受,並給了我一個擁抱,成為一次難得的良性互動。這也讓我有了給她適當輔導不足的機會小學我完全沒這個機會,呵呵。輔導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情緒。總之,一定要在和諧的氛圍中來完成這個學習過程,偶爾孩子的一些思路想法會讓家長特別暖心,其實這也是親子之間的難得體會。

  其實在校的每一個孩子都很聰明,學習成績好壞不取決於智力因素,而取決於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小學階段,我曾通過量化管理、獎懲分明、家長以身作則的方法,促使其養成正確的行為、學習習慣,變他律為自律,使其受用終生。這就要求我們家長要培養孩子細緻、紮實、嚴謹、高效的學習習慣,指導並嚴格督促孩子全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越是聰明的學生,越要注意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書寫的條理性。良好的習慣還有助於孩子有效控制自己的網路行為。只有做到勞逸結合,保持適度壓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才能讓孩子學得更好,走得更遠。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面對挫折,要有越挫越勇的心態,所以呀,家長在這方面要適度引導。

  二、平等溝通,善於傾聽,做孩子的朋友

  營造一個“民主”的家庭氛圍,與孩子成為朋友,是引導和教育孩子的前提和基礎。人與人之間都是需要溝通交流和尊重的,對孩子也不例外。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於由兒童向青少年過渡的時期,自我意識和自尊心較強,敏感而脆弱,更渴望得到大人的理解和尊重。孩子小的時候我不太注重與孩子平等相處,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結果適得其反。現在孩子大了,我突然發現,多一些專注的傾聽,少一些命令和指責,你會發現孩子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優點。同時你也會感到孩子的可愛,心中不免升起一絲驕傲和自豪。有時我們也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和想法告訴孩子,家裡的事情也讓孩子參與討論,這樣,孩子在苦悶和困惑時也願意向我們傾訴,便於我瞭解孩子的思想動態,適時進行有效引導。當然,這也與老師的幫助分不開。在與班主任馮老師的溝通交流中,老師也從我這裡及時地掌握到孩子最準確的資訊,鼓勵孩子參與學校的課外活動,承擔班上的一些義務責任,並給予了孩子及時的肯定和讚揚。這讓孩子在真心付出的同時得到了快樂,同時贏得了老師的讚賞和同學的友誼,也有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

  三、家校聯動,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計劃

  要配合學校,就要先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要求。班主任馮老師和各位任課老師非常認真負責,經常通過qq群與我們家長進行聯絡溝通,把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和孩子在校學習的情況及時傳遞給我們。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把老師傳達給我們的資訊認真接收,並用自己的方法給予積極配合。另外,要做到正確配合,家長還要和老師密切聯絡,及時瞭解孩子在校的表現,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虛心聽取老師對家庭配合教育問題的意見和要求,並在家庭中配合落實。家長要站好自己的崗,而不是一味找託詞把孩子全權交給學校。舒婷剛入學的成績在班裡並不佔優勢,我也困惑過、著急過,但做家長的要面對現實。通過對各種試卷、還有平時作業批閱結果的分析,我及時陪孩子發現問題,進行鍼對性的輔導,幫助孩子把課堂上所學知識鞏固延伸,對新的知識提前預習,做到心中有數。漸漸地孩子自信了,成績也上來了。我個人認為自信對孩子很重要,擁有充分自信心的孩子往往不屈不撓,奮發向上。平時,孩子在家裡發現的問題,也要及時和老師取得聯絡,架好溝通的橋樑,及時交換意見,以便學校、家庭配合教育。

  教育孩子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程,我們能總結階段性的、零碎的對與錯,但我們可能真的無法找到培養孩子的標準路線,也就無法做到總是對的。教育孩子的每一步路都是不可複製的,我們只能在每一步路上不斷思考,這需要我們所有人的智慧,但有一點我要強調:要耐心地陪伴孩子,而不能因為諸多理由讓家長缺位。

  在這裡羅嗦了這麼多,這是我自己的一些教育體會,和在坐的各位家長一起分享,也真誠希望能得到老師的更多幫助,和家長們的交流學習,讓我們一起用心的對待孩子,讓我們一起和孩子共同進步!

  謝謝老師,謝謝各位家長!
 

影響孩子一生的習慣讀書筆記
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小學教師隨筆
相關知識
關於教育在孩子成長環境裡的短文章
孩子與父母運動的短文章
孩子與父母運動的短文章
關於教育小孩的小故事
關於教師給孩子的精選寄語滿分模板
教育好孩子幫忙做家務的方法
關於交通給孩子家長的回信
關於子女孝敬父母的短文章
財務管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創新
高校音樂教師在現代數字環境下的應對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