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原理在太極推手中應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12月28日

  在太極推手中特別要貫徹重意不重力,心靜體鬆,巧妙地調整力學結構,科學應用力學原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合力原理應用

  合力也叫疊加力。它的原理也就是避開對方攻擊,順著對方的力,加上我的力,兩力作用於對方身上,是合力的應用。在推手中就是以小力打大力,以顯示出“四兩撥千斤”的效果。例如,雙方在盤手中,對方用雙手推我胸部,我即落胯、下沉,兩手下捋,同時轉身退步,將彼前傾而跌地。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順手牽羊的道理。又例如在盤手中,我雙手推彼胸部,彼接我之力,後退牽羊,緊跟著我即上步前推,使對方失 勢後跳,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順手推舟的道理。使用此原理,要注意體現“柔”、“順”、“隨”三字。柔就是柔化引動對方的重心。順就是順著對方的來力方向和順勢順勁而加力。隨就是彼走我應,人去我隨,我始終捨己從人,跟隨而去,得勢而合,伺機取勝。

  二、慣性原理應用

  物體不受外力,不改變原有狀態。物體有保持靜止或運動狀態的特性,這種特性在力學中叫慣性。日常生活中物體慣性的例子,如人們在行駛的公交車上站立著,駕駛員突然急剎車,人們也就向前晃動,甚至發生跌僕。這就是物體慣性的一種表現。利用慣性原理是太極推手順勢借力的理論依據,對對方的攻力,要講究粘隨不死頂硬摳巧妙地運用慣性原理。既能減輕自己的體力消耗,又能加大力的作用,向某一方向的運動,使對方陷入被動而失去平衡。例如雙方在推手中,我用意加力於對方身上,對方認為時機已來就用猛力抵抗,只想推我出線,我即讓步鬆手,使對方身體受慣性作用,向前衝去而失去平衡,或對方用大力向我進擊而來,我用掤勁接迎,他用更大力擊我,我速鬆手,使對方向前而落空。這就是慣性原理運用的具體體現。又如,當對方全身向前運動時,我運用可行方法,使他的下肢突然“急剎車”,並加大他上體向前或向後運動的慣性,這時對方如不相應地動步相隨,就會失去重心,向前或向後跌出,因此在推手中自己也要時刻保持警惕,做到立身中正,上下相隨,才不致被對方利用我的運動慣性。在推手中運用慣性可減輕疲勞,但利用別人的慣 性必須冷靜、沉著、恰到好處。我們學習了“慣性原理”,並結合推手應用,再來回顧乘車之事,處理情況就不同了。發生之瞬間,相應地屈膝蹲身降低重向前動步,整個軀體一起前進,上下相隨才能保持軀體平衡。

  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原理應用

  “每一個作用力總有一個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或者說兩個物體的相互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在推手中,如我用右手輕推對方左肩外側,引出對方左肩的反作用力,我迅速用左手推其右肩外側,可把對方向左推出。又如我用兩手後捋對方左臂,使對方產生反作用力,我迅速跟著向前送勁,可把對方向後推出。再如,彼雙手推我胸部,引出我胸部的反作用,我胸部始終粘住彼雙手,我胸部向上或向下走圓形向前動步出擊,使彼後倒跌地。這類方法在推手中運用是很廣的。在實際推手中應注意,一般出手總是以少力或小力為上,粘連黏隨,不丟不頂,不肯立即用大力去推擊對方,也絕對不用硬推硬進的手段。其目的是為了不引起太大的反作用力作用於自身。在推擊對方時,對方也會有一個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於我,因此,為了避免推擊對方時有可能造成的損失,用力以小或少用力為好。

  四、力偶原理應用

  凡兩個平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者,在力學上叫做力偶。它的直接作用能使物體旋轉,使對方傾倒跌出。例如,在推手中,當對方用右手推我左肩時,我接對方之力,向左旋腰轉體使對方來力撲空,同時我身體繼續旋轉,用右手推其左肩給對方一個與來力向反的推力就與對方之力構成力偶,產生旋轉,使對方失去平衡而倒地。又例如,對方用右手推我右胸部,我用右手接彼右小臂內側處,我左手接彼上手臂外側近肘關節處,用我兩手同時相反用力,制約對方。在雙方友好的推手中輕輕地形成力偶,然後兩手前送使對方失去平衡即可,注意不能傷害肘關節。再例如,對方雙手推我胸部,我右手向下按壓對方左臂,左手上抬對方右肘,同樣可將對方旋轉倒地。推手中的化打勁、例勁等都是力隅在推手中的具體運用。

  在使用此原理要注意如下幾點:***1***兩端用力大小要相等,方向要相反,併發生於同時;***2***兩端用力必須相互錯開而平行;***3***力偶不能產生合力,但能使物體旋轉;***4***出手要上下相隨,步到手到,充分發揮腰腿功夫,全身勁力內外協調完整一氣;***5***發勁要特別注意自己下盤穩定,動作要敏捷而驚險使其突然失重而跌出。

  五、螺旋原理運用

  太極拳出手就強調旋腕轉膀,勁走螺旋。在練法上強調“運勁如纏絲”。纏絲運動的形象如螺旋又走弧線,好像射出的子彈有自身螺旋形旋轉,又有拋物線的運動路線,螺旋勁就要有這種形象。機械行業用的“千斤頂”就是根據螺旋原理製成的。螺旋原理是應用於太極推手常用的一種方法。表現在上肢旋腕轉膀,在下肢是旋踝轉腿,在身軀上旋腰轉脊,三者結合形成一個其跟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空間螺旋曲線。所以說太極勁不是一個平面圈,而是立體的螺旋運動。例如,在推手中彼兩手按住我兩手腕,我兩手轉腕旋膀,勁走螺旋,使彼放手,如不放手,我螺旋向前或向後,使彼跌倒在地。又例如,在推手中,對方右手抓住我右手腕,我即左手按住對方手背,同時我右手纏繞走螺旋,擒拿。使彼手腕受阻而下蹲。再例如,在推手中,我右腳前靠足尖上蹺扣住彼右腳,我膝蓋貼著彼右膝,我下肢旋踝轉腿,使彼跌倒在地。使用此原理要明白,1、螺旋原理用於太極推手主要的特點:一是可以穩定重心,二是可以增大力量,三是纏絲勁別多。2、在運動過程中都是走螺旋線或弧線,當把對方發出去是走切線中呈直線發出,而且必須專注一方,周身勁整。發勁在落點上,必須強而有力,如“以肩對腕”,“以胯對腳”就是為了使手足以肩胯為後盾並以腰軸為主宰。4、螺旋勁的執行不可產生缺陷、凹凸、斷續的缺點。5、只走圓形,不走直線的錯誤認識,太極推手是講技擊的,這就行不通了。若說因為“圓多直少”或“圓多方少”,這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六、彈力原理運用

  外力作用於物體上,使其發生形變時所產生的力,就叫做彈力。彈力的大小,決定物體形變大小。形變越大,彈力越大,形變越小,彈力越小。形變消失彈力也隨之消失。物體形變是有一定限度的,而彈力的方向總是跟形變物體恢復原狀的趨勢是一致的。如,太極推手中的“隨曲就伸”“曲中求直”“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的理論,都與彈力原理相吻合。太極拳家常說,人身有五弓,也就是以脊柱為一大弓,上下四肢為四張弓。當我引入近身,得機得勢時,這四張弓在脊柱大弓的帶動下,做到“一動無有不動”,使人防不勝防。發揮了彈弓彈力的作用。在推手的具體操作中要注意:1.粘字當頭,發放前不可粘得太實,要把粘勁鬆開些,然後突然發放,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彈勁的威力;2.臂與肘的曲度也不可太大,如曲度太大,不但彈勁變小,而且還會被對方逼成“自困自”的地步,所以,一般以手臂能保持圓撐為原則;同樣腳的蹬地,不光是依靠腳掌,而主要依賴腿的屈膝蹬伸,藉以獲得向上向前推進人體的功能,推手的發勁,就是靠的隨曲就伸,所以說“勁起腳,發於腿”。

  七、離心力原理應用

  快速旋轉的物體會產生向周圍外側的牽引力,這就是離心力。如在太極推手中,對方一手握住我右小臂,另一手握住右大臂時,我即用己右手臂順時針或逆時針快速畫幾圈,使彼之力順旋轉後的離心力,將彼向圓周外側切線丟擲。又如在推手中,我動步由彼正面轉到彼後面,抱住彼胸肋部;我快速轉體旋圈,將彼順勢丟擲。此原理應用要求:1.必須順著同一方向旋轉,而不可先順後逆或先逆後順的畫圈;2.不可有絲毫斷續,否則離心力就得不到積累,也就無法發揮離心力的作用;運動力由旋轉而最後以切線方向走去,也就是說先走圓形,最後把力送出是直線。

  八、摩擦力運用

  摩擦力是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摩擦力分為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兩種。動摩擦力,其力的大小與垂直的正壓力成正比例。例如,在太極推手的捋法***包括上捋、中捋、下捋***,就是動摩擦力的具體運用。凡給予對方壓力太大,就會形成硬撥現象,反之壓力太小,又會產生打滑現象,達不到動摩擦力應用效果,所以要加強提高推手的運用摩擦力水平。這裡要講一下,推手中應用摩擦力不限於捋式,只要肢體相接,都可使對方發生傾跌現象。例如,雙方在推手過程中,對方雙手按我胸前,我即用雙手腕將彼雙手腕輕輕開啟,隨即我左轉身,用右手前臂向彼左手前臂粘滾勁直向彼心窩去,彼就後倒失勢。靜摩擦力,在推手時兩腳踏實地面而成一定步型站立,對方推按我,仍保持靜止不動,說明兩腳和地面之間存在摩擦力,這種摩擦力就叫做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總是與推力的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靜摩擦力,在推手中也能起到身體穩固的作用。我們明白了摩擦力***包括動靜摩擦力***在推手中的重要作用,還要講究動靜結合為用,又要隨時抓住戰機,又能出奇不意,攻其無備。在推手具體操作上,一定要貫徹好粘連黏隨,不丟不頂的原則,特別是粘字,要粘得恰到好處。粘得太重,容易頂,粘得太輕易丟,沒有粘字就談不上連黏隨,所以 說,“克敵制勝,全在用粘字”,“不諳柔化,何來用粘”。這說明要“以柔克剛”的話,在技術上,就離不開“粘”字,從而證明“粘”字是太極推手的主要特點。

  九、槓桿原理應用

  槓桿的原理簡單的說就是動力臂越長越省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秤砣雖小壓千斤”,這裡面利用的就是槓桿原理。人本身就是一個活動的槓桿系統,因而在推手中能動地造成力的支點,創造槓桿形成的條件,儘量使動力臂增長,使力集中作用於對方肢體的某一部位,造成對方區域性受力的被動狀態,達到打擊對方旳目的。如,雙方在推手中,我左手按住對方右手腕,右手插入對方左腋下粘住後不使其右手臂彎曲,隨即我右轉腰,使彼前傾倒地。因為動力臂長,所以很省力。又如,在推手中,我用右手按住對方右手腕,左手按住對方右肘,右轉腰,將彼身體前傾而失勢。再如,兩人在推手中,我右手按住對方右手腕,左手拿住對方右肘,右轉身將肩貼住對方右肩窩外側用腰腿勁,將彼背抱向前摔出,使彼跌倒。應用此原理要注意,因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活槓桿系統,可以簡單地分為上肢、身軀、下肢三系統。下肢系統,作為支撐體重的形式出現;因為必需要有一個支援點,才能談得上力的作用,沒有腳和腿的有力支撐,身軀、上肢的力量也就無法發揮。在推手中我們常說“力從腰發”,正是槓桿用力的一種形式。因為人的重心在腰部,把力點落在腰部,無疑等於加大了槓桿力臂的作用。而比單純的手力、臂力勝許多倍。正因為人體是一個活槓桿,如區域性受力,會引起全域性連鎖反應,有保護自己不受損壞的本能。如果簡單地使用手法,不起決定勝負作用。因此要把意念集中對付,善於使用兩隻手,能動地造成力的支點,使力集中作用於指、腕、肘等部位,造成對方手區域性受力的被動狀態。

  十、重心原理運用

  由於地球的引力,事物都存在自身的重量。這是人體內部重力中心所在,人體重心的垂線在兩腳圍成的面積之間,也叫支援面,或者說兩腳圍成的面積起到支撐身體的作用,所以也叫支援面。支援面和重心是人體保持平衡的重要因素。支援面越大,人體就越容易保持穩定,也就是穩定度越大。重心越低,越靠近支援面,穩度也越大。重心垂線在支援面上的落點越靠近支援面的中心,穩度越大。有時候,當重心垂線沒有直接落在支撐腳上的時候,人體還需要腳底與地面之間摩擦力來保持重心垂線的穩定。人是個活體,可以通過自我調節而使重心下降,保持自己站得很牢,這畢竟是一個本能。推手講究周身均有虛實變化,這些變化表現在手法、步法、身法各方面。人體受外力作用,重心偏離支援面的時候,通過步型調整,步法轉換,使兩腳在規則允許範圍內,朝有利穩定重心的方向變換虛實,構成新的支撐面,或通過手法、身法、腿法來降低重心高度以穩定重心,保持自身平衡是戰勝對方的防守基礎。例如,雙人在推手中,對方雙手猛烈向前推我胸部,我立即曲膝彎腰,兩手相接,穩定重心,這時對方身體已向前失重心,我立即轉身順勢將彼丟擲身後而失去平衡。要穩定重心一靠腰腿功夫,二靠身法靈活,三靠上肢的開合屈伸。太極十三勢中最後一勢說的是中定。中定是太極拳的核心。所有技法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中定,破壞對方的中定,失去對方的中定,就是失去對方穩定性。站樁是靜態平衡,拳架習練是自身的動態平衡,推手則是在雙方相互作用的動態平衡,比自身的動態平衡難度更大,虛實變化,要隨著雙方作用力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讓對方找不到我的“中定”之法,即一是要氣沉丹田,下盤穩健,二是以腰為軸,靈活轉變,“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在運用此重心原理要掌握二點:1.兩腳拉開,身架就低,容易穩定,但移動速度就慢,招式變化也慢了。因此,力爭取一個合理的平衡為好。在推手運動中講究周身虛實變化要分清,虛非全然無力,實非全然站煞,應該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些表現在手法、步法、身法諸方面。

  十一、壓力原理運用

  力學原理中,在壓力一定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小,產生的壓強越大。根據這一原理,推手時就必須考慮著力點越小越好,其目的就是通過縮小著力點面積來增大壓強而制服對方。如在推手中,一方把拳頭握起讓中指比其他四指突出,這樣的握拳要比平常的握拳方法更好,用同樣的力打出去,所獲得的力的作用就會更大。

  太極推手是武術界一項很有名的健身與技擊相結合的運動方法,作為一名太極拳和推手愛好者,掌握和懂得一點力學原理,使太極拳和推手運用更加科學化,有助於提高太極推手者技擊能力和健身水平。
 

路由器域名過濾
高考最後階段理綜搶分策略
相關知識
力學原理在太極推手中應用
力學原理在太極拳中的運用
力學原理在太極拳運動中的應用
球的力學原理與太極功法解析
太極推手中的圓圈理論
太極推手中的勁與力
太極推手中的綿沉與輕靈
太極推手中丟和頂
淺談太極推手中的發勁
太極推手中的藏與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