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國學悅經典手抄報
“國學”是指中華民族固有的文化與學術,是無數代人智慧與汗水的結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寶。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圖片的相關手抄報,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圖片展示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內容
國學經典手抄報資料:什麼是國學?
“國學”一詞,古已有之。《周禮•春官宗伯•樂師》言:“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禮記•學記》曰:“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孫詒讓在其所著《周禮•正義》中指出:“國學者,在國城中王宮左之小學也。”由此可見,“國學”在中國古代,指的是國家一級的學校,與漢代的“太學”相當。此後朝代更替,“國學”的性質和作用也有所變化。
唐代貞元中,李勃隱居讀書於廬山白鹿洞,至南唐時,在其遺址建學館,以授生徒,號為“廬山國學”***亦稱“白鹿洞國學”、“廬山國子監”、“廬山書堂”等***,首次使用了“國學”這一概念。到宋代,又改稱“白鹿洞書院”,為藏書與講學之所。宋代書院興盛,湧現出白鹿、石鼓***一說嵩陽***、睢陽和嶽麓四大書院。由此來看,“廬山國學”實際上是一所既藏書又講學的“學館”,亦即後來的“書院”。在當時的境域下,所藏之書和所講之學,自然是中國的傳統學術文化。從宋代四大書院的實際情況來看,也是如此。可見此時“國學”這一概念的使用,與“國醫”是一樣的。
但是,真正把“國學”同諸多“外學”相提並論,即作為一門統攬中國學術的概念提出來,則是在西學東漸、我國社會和學術文化處於空前轉型的清末民初。
19世紀末,面對西學和“歐化主義”的刺激,日本學界從世界文化格局中反思和重識本國文化,發出了提倡“國粹”、“國學”的呼聲,從此“國學”一詞在近現代流行開來。這就自然感染並刺激了處境相似的中國學人。1902年秋,流亡海外的梁啟超曾與黃遵憲等人商議,在日本創辦《國學報》。但黃主張先作“國學史”,使樑放棄了創辦《國學報》的設想。而國粹派學者則趁機力倡“國學”。1904年,鄧實在上海的《政藝通報》發表《國學儲存論》,論述了儲存“國學”的重要性。次年,鄧實、黃節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國學儲存會”,以“研究國學,儲存國粹”為宗旨,發行《政藝通報》、《國粹學報》,標誌著“國學”在國內的立足。
少兒國學經典湧讀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