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處方

General 更新 2025年01月22日

  糖尿病的基本療法之一就是運動療法,特別是Ⅱ型糖尿病,治療效果很好,可以在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支支招,歡迎參閱!

  

  一、運動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為確保運動安全,運動前應做到:

  1、到醫院做一次全面體檢。檢查專案包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心電圖、眼底、腎功能、心電圖及心功能等等,看看有無心血管、神經以及其它方面的併發症。與醫生共同討論目前的病情是否適合運動?哪種運動更適合?運動量該多大?運動中應該注意什麼等等。

  一般說來,有下列七種情況者不宜進行體育鍛煉:

  1***有急性併發症或急性感染;

  2***有增殖性視網膜病變;

  3***有嚴重神經精神病變;

  4***有糖尿病足潰瘍;

  5***近期發生心肌梗死、腦中風、合併心功能不全、糖尿病腎病大量蛋白尿;

  6***血壓控制欠佳,如收縮壓大於16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100毫米汞柱者;

  7***血糖控制很差或血糖波動較大者。

  2、每次運動前細檢查足部並選擇合腳的鞋襪。要特別注意鞋底平整,不能有沙、石之類的異物。

  3、運動時應隨身攜帶“糖尿病急救卡片”。卡片上應寫上姓名、親友***,寫明你是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現意外,便於他人採取急救措施及幫助聯絡患者家人。

  4、隨身攜帶含糖食品。如糖塊、巧克力、餅乾、甜飲料等,以備發生低血糖時急用。

  5、最好結伴運動。讓同伴知道你是一位糖尿病病人,如果出現意外情況應如何處理。

  二、合理選擇運動方式

  運動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有氧”和“無氧”主要依據體內氧代謝狀況而定。“有氧運動”***也稱“耐力運動”***顧名思義就是在有氧狀態下進行的運動,是指能增強體內氧氣的吸入、運送及利用的耐力性運動,其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它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新陳代謝,輔助降低血糖及血脂。適合糖尿病人的有氧運動專案有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爬山、健身操、交誼舞、太極拳、游泳、划船等,患者可根據自身病情及愛好選擇。“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其特徵是運動時氧氣的攝取量非常低,不得不依靠“無氧供能”,如短跑、舉重等競技性運動,此類運動能促進體內升糖激素的分泌,反而會使血糖升高。

  不管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均應採取“有氧運動”方式。步行是最安全簡便、易於堅持的一種方式,被認為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體質較差者***的首選運動專案。而健身跑屬於中等強度的運動,適合於體質較好、無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當然,糖尿病患者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實際病情、體力狀況、環境條件等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例如,住高層建築者,可進行爬樓梯運動或跳繩、原地跑等運動。

  三、科學確定運動量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量一定要適中。運動強度過大,不僅容易發生低血糖,而且會加重心臟負擔,對身體有害;運動強度過小,則達不到鍛鍊身體和控制血糖的目的。因此,科學確定運動量很重要。下面介紹三種評估運動強度是否合適的方法:

  1、“交談試驗”法:這是衡量運動強度的一種簡便方法。運動時達到剛好還能自然交談的程度,表明運動強度比較適中;倘若運動時氣喘吁吁,交談困難,表明運動強度過大,須適當降低。

  2、“自我感覺”法:①運動量不足。運動後無汗,無發熱感,心率無變化或在休息2分鐘內恢復。②運動量適當。運動後有微汗,輕鬆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後可消失,次日體力充沛。③運動量過大。運動後大汗、胸悶氣短;非常疲乏,休息後15分鐘脈搏未恢復,次日周身乏力。

  3、“適宜心率”法:即通過數運動後即刻的脈搏來了解自己的運動強度是否適宜。如果運動時的脈搏***次/分***達到“170-年齡”,說明運動強度適宜。例如,一個50歲的糖尿病患者,在運動中的適宜心率大約是120次/分***170-50***。此外,還要注意血壓變化,運動強度以收縮壓不超過180毫米汞柱為宜。

  四、定時、定量運動

  運動治療的目的是與飲食、降糖藥相互配合,控制好血糖水平。因此,運動不得隨意而行,運動時間、運動強度及運動頻率儘可能相對固定。

  1、固定時間:糖尿病患者每次運動的時間要保持相對固定。多數學者認為,餐後1小時是糖尿病患者開始運動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段體內血糖水平相對較高,運動不容易導致低血糖,而且對降低血糖的幫助最大。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宜空腹運動,尤其不宜在服用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後、尚未進餐時運動,以免發生低血糖。

  2、固定強度:運動強度宜相對固定,這樣可以減少血糖波動、防止低血糖發生。

  3、固定頻率及時長:美國糖尿病預防研究表明,每週運動至少150分鐘比較適合於糖尿病患者,時間過短達不到理想效果,過長則容易損傷骨骼肌肉。換句話說,就是要求每週至少安排5天、每次運動時間在30分鐘左右,當然,年輕體質好的患者可以適當延長運動時間,而年邁體弱者可以酌減。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或是平日不運動,攢到週末“暴煉”。

  五、運動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低運動量***<最大耗氧量的40%***開始,持續時間為5~10min。若患者自我感覺良好,能夠繼續適應運動,再逐漸進入中等強度的運動***最大耗氧量的50%~60%***。運動中及運動後如出現呼吸困難、胸部有壓迫感、頭暈、頭痛、面色蒼白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嚴重者須儘快送往醫院診治。

  此外,無論採取哪種運動方式,都必須長期堅持,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的自覺行為。“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是起不到鍛鍊效果的。有資料表明,終止運動鍛鍊3天,已獲得改善的胰島素敏感性會隨之消失,因此,運動療法的實施每週至少3次以上。

  六、做好運動前熱身與運動後放鬆

  為確保運動安全,運動前的熱身和運動後的整理放鬆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1、熱身運動:運動前先做5~10分鐘的低強度有氧熱身運動,例如,在跑步前先做些伸展運動,然後慢走5~6分鐘,再逐漸加快步頻。目的是通過逐步增加運動強度,提高心血管系統對運動的適應能力,提高關節、肌肉的柔韌性,以免運動使肌肉拉傷。但要避免屏氣動作,因屏氣可使收縮壓升高。

  2、放鬆整理:運動時大量血液聚集在四肢肌肉組織中,若突然停止運動,血液不能很快回到心臟而導致暫時性腦缺血,引起頭暈、噁心甚至虛脫等症狀。因此,運動不要突然停止,至少要做5~10分鐘的整理運動,使心率恢復至每分鐘比靜息時高10~15次的水平後再停下來休息。例如,慢跑20分鐘後,逐漸改成快走、慢走、伸腰、踢腿,再步行回家休息。

  七、如何預防的處置運動中低血糖

  運動可消耗能量、降低血糖,但有時餓肚子運動也會引起低血糖,為了防止運動時及運動後發生低血糖,應遵循以下原則:

  1、儘可能在飯後1~2小時參加運動,這時血糖較高,因而不易發生低血糖。

  2、胰島素注射部位儘量不選擇大腿等部位,因運動時劇烈活動的部位血流量會增大,胰島素吸收加快,容易導致低血糖。

  3、儘量避免空腹運動。

  4、如果要進行中等度以上的運動且持續時間長,可適當減少運動前降糖藥***包括胰島素***的用量,也可在運動前及運動中間適當加餐。

  5、有條件的話,可在運動前後用血糖儀各測一次血糖,以便了解運動量多大比較合適,不至於引起低血糖。

  6、如果在運動中或運動後出現飢餓感、心慌、出冷汗、頭暈及四肢無力等低血糖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並服下隨身攜帶的食物,輕度低血糖一般休息10分鐘左右症狀即可緩解。若未能緩解,應再進食,並立即由他人護送去醫院。

  細節提醒 運動治療強調個體化,不同年齡和體質的個體,在選擇運動方式和運動強度時各不相同,運動不足或過量皆不足取。此外,運動必須遵守的三個原則是“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恆”。

大學生怎樣進行體育鍛煉論文
健走瘦身的祕訣
相關知識
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處方
適宜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有哪些
至糖尿病患者的一封信
糖尿病患者的如何安全用藥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監測與臨床護理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藥膳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降糖食療
糖尿病患者的藥膳食療和泡腳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飲食
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降糖食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