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寸勁和發力
談起太極拳的特點,肯定要提起太極拳的整勁和寸勁,習武者必練這兩個勁。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了關於,希望你喜歡。
內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勁和放鬆:放鬆之後出根勁,有了根勁更放鬆。放鬆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應手的事就會放鬆。人要是腰腿有力,跳得遠,蹦得高,動作快了,別人一拳打來,要躲要打隨心所欲,心情當然不緊張了,一放鬆就解放了腦,人就健康,思想和心態也變化,內功讓人沉著,思維敏捷,用在打鬥中遠比力量更有效,也更可貴。內家功夫裡“硬碰硬”招法訣竅就是,一定要用上根勁,碰撞時骨頭一轉,看是兩個人碰骨頭,其實是我小小打了他一下。骨頭一轉就把橫向的來力變成了縱向的力通過骨架傳走了,縱向承力再大骨頭都不會斷的。對方骨頭若是不動,只有吃打傷了。
腿之根在胯,內家高手勁路打通,外形不動,身勢一沉腳就上去了,根本不須擺腿加速,力量還大得很。最關鍵是這種踢腿法,可以近踢身前,遠踢丈外,任何距離都發得出勁,讓人無法阻擋。不懂內勁的人發腿很難用上力,即使有力也只在腿腳最終擺開掄圓的時候,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對手膽大的上步一堵就完了。內家發腿在未起腳之前就完成了加速的過程。想去堵內家踢腿的人,再近都正好撞到槍口上。根勁打通,手的速度和力量如有神助,幹什麼都心想事成,功夫上身後,心中不知覺地生出豪氣,遇事臨敵眼毒神聚、毫不慌亂,每每有英雄之舉。
寸勁不只是外家以掌根沉按人傷人,而是以柔掌發人,已周身整勁且神氣純,能震身猛抖而發跌人。更上即為分勁,功夫火侯更純故,微顫不見猛烈之形,跌人更妙,故曰沾粘顫。此勁打的是陰陽返復勁,其發人能讓人雙足同時離地。抖震勁可在一接手以內勁破開對方的手直取要害,而且抖勁還有防守功用可以將來力開。
內家功夫以鬆柔為本,混身肌肉一緊就鬆,十秒裡有九秒都是鬆的,如閒庭信步,越戰越勇,打個通宵都不累。鬆是很難練的,腰胯上的肌肉,沒練到時,感覺不到,怎麼能讓它鬆。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別是腰下部和髖關節附近的肌肉,在練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練到之後才知道原來那裡也是可以動的,而且還力大無窮,內功的力量全是從那幾塊脊椎上來的。人體是個大彈簧,就是說的那幾塊脊椎上的肌肉。這幾塊骨頭有了開合,動起來了,人就能生出膽色,碰著老虎都敢咬一口。
龍形搜骨,發勁講求骨力,髖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丹田、中節能夠發力,腰胯關節可以開合。周身骨架筋經貫通,丹田力可以順達周身各個部位,沒有內耗,勁路打通。丹田區域的肌肉,平時人們根本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除非扭傷了腰,但練到之後就會體會到人身上這幾個最死的關節裡蘊含著最強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獸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虎豹奔襲獵食時那種驚人的速度、力量和協調性,都是從這幾個部位發動的。有了這種力量作後盾,文人學士也敢沙場一搏。心意拳講龍虎二氣,這龍跟虎,最強的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龍虎之能,膽色怎能不壯。
丹田發力,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這個球狀空腔,得像皮球那麼富有彈性***筋膜之功***,像鋼球那麼堅固***骨架之功***,所以內家一脈,首重丹田開合,所謂“一年打死人”,就是因為從一開始就強化訓練這個部位。有丹田之開合,才有全身骨節協調一致的開合,有了內開合,才能談到胸背、四肢的外開合,沒有丹田開合帶動全身內變,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絕的翻浪力。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勁掛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內裡深入。
圈內打人,圈外推人,所謂圈內,即盤骨發力範圍,所謂圈外,即盤骨發力範圍以外。力量的終極來源, 就是盤骨,古說腰胯只是籠統的講法,實則只指盤骨。就是用盤骨來打你,這個部位,一女子只要懂得開胯,以盤骨的收束,開張以致旋動來發力,帶動通身骨骼出擊,那麼纖纖玉手一掌打死你不奇。盤骨的發力, 外表上看不到, 所以對手被打得折肢斷臂, 仍不知何事。學懂用盤骨運動來發力,還同時要學脊骨的節節用力, 節節貫通。由盤骨帶動脊骨, 再帶動四肢筋骨發勁。
真正的內家發力,內壓集中點在腹部,以髖關節帶動下半身、腰椎骨節帶動上半身的運動帶動全身的運動。關鍵在於腹部的摶氣,腰腹肌均衡收緊,內壓增大,給腰椎的內動提供一個有力的內在支撐。尾椎的驚乍,以骨盆為輪,脊椎為軸的發力,腰、腹、股肌肉搓動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傳至兩手。整體的感覺是勁力從尾錐或是叫襠內像龍捲風一樣升起來,兩腿的筋被抽緊,兩隻腳不得不抓住地,否則就要被這股力量給帶的騰起來。
練拳得抓住核心,抓住骨盆、脊椎來練,不要管手腳,立丹田、較丹田、翻浪勁、抖絕勁就是從這裡面出。天長日久,脊椎敏感了,就明白什麼叫“全身是一條大龍了”,也知道什麼叫背後敏感了,才能對敵。骨盆有了感覺,各種丹田功就沒有奧祕可言了,不過就是各種腰腹筋肉的鍛鍊而已。這兩個地方出了感覺,就不想掄拳頭了。對拳裡的蹭勁就有了體會,見了人就想往人身上蹭,這就是骨力。
太極拳整勁的訓練
技擊的成功與失敗都在腰腿
還要注意腰與腿的連線的關節胯。第三句話是:上下前後左右皆然。提到了三維空間腰腿要有機得結合。要研究腰的虛實變化,內氣的充盈。要研究節節放鬆與節節貫穿的矛盾。
放鬆與貫穿都要靠內氣的主導
要達一氣貫通的目的。達到周身一家。動與靜都要身備五弓。內氣隨外形的摺疊與旋轉。主要研究下肢的功能。研究腿的虛實變化,膝要有棚勁,要定位。腳要與大地相合。腳尖要會定向。
兩腿要紮好根,要注意面積
特別注意胯的練習,胯是上下肢連線的重要關節。胯的鬆與緊辯證尤為重要。鬆緊決定襠的功能。鬆胯有兩種,左右鬆,上下鬆。要求功的有方法。
兩腿紮好根之後,上身才能自由的舒展,形神才能做到統一協調,所以要練好腿部的力量。
太極拳整勁的基礎
整勁靜態的基礎是站樁,強化站樁是為了提高穩定度。穩定度必須厚重紮實,否則必吃虧。武諺說,腳上無力,整勁難發。
人的兩腳前後站定後,最穩定的狀態是每隻腳的腳掌的掌尖與掌跟都與地接觸,兩腳掌構成四個支地點,形成最大的支撐面積。
當有一隻腳脫離地面時,支撐面積是原來的一半:而三個點脫離只有一隻腳的腳掌的腳跟或腳尖支撐時,支撐趨向於極其不穩定。所以正確的站樁應當是盡力用四個力點來支撐身體重量,盡力擴大支撐的面積,並且人體的重心必須落在支撐面之內。
擴大支撐的面積要與動態反應相平衡,兩腳分開過大將限制自身的快速反應能力。如前腳後腳的軸線與發力方向間構成約20°的夾角,穩定度與快速反應能力可兼顧。
弓步、馬步、僕步和虛步,如果兩腳分開過大會影響快速反應能力。歇步要求兩腿交叉靠攏屈膝全蹲,臀部坐在腳跟和跟腱處,雖然穩定度好,但快速反應力差。
如果人的兩腳的四個支地點成直線,那麼支撐面積仍然很小,用垂直於這條直線的不大的力就能動搖重心。
人體重心要儘量壓低,這也是提高穩定度的有效方法。
穩定度必須厚重紮實且無打滑是整勁產生的基礎,正所謂做人要腳踏實地,整勁更是如此。
陳氏太極拳小架腿法的練習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