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述心理健康重要性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10月05日

  當今世界,心理健康已成為健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階層的廣泛關注。然而我們該如何寫有關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試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創新街小學450000***

  【摘要】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是教師整體心理功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響心理健康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師的教育觀、世界觀對自己以及學生的心理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世界觀是由認識、觀點、信念和理想構成的。我們從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教師的世界觀與心理健康幾個方面來闡述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關鍵詞】教師;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92-02

  1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是教師整體心理功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響心理健康效果的關鍵因素。下面僅從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及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做一些分析。

  1.1 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總的來說是比較好的,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同教師隊伍的整體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水平較高有很大關係。

  當前,由於多年來社會選材機制中的逆向淘汰現象和教師地位的偏低狀態,是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出現了滑坡,這導致部分教師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表現出一些突出原因,主要表現如下:

  一職業適應性差

  表現為對所從事的工作不喜歡,缺乏職業自豪感,甚至跟看不起教師職業,併為此經常感到心理不平衡;性格上過分內傾,不願意同學生打交道,在與同學的接觸中缺乏積極體驗;工作中自我效能差,自信心不足,不能形成堅定的教育信念;缺乏進取心和責任感,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缺少長遠打算,得過且過。

  1.1.1因各種認知偏差而造成的態度偏差

  ***1***知覺誤差:主要表現為主觀武斷、偏聽偏信等。

  ***2***理解誤差:主要表現為誤解。

  ***3***社會認知偏差:主要表現為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和刻板印象等,許多成見、偏見都與此有關。

  1.1.2情緒不穩定,自制力差。主要表現為性情急躁,反應過敏,容易衝動,不善控制等。

  1.1.3 人格缺陷與人際關係緊張。表現為與周圍的人經常發生矛盾衝突,對領導不能理解支援、密切配合,對同事不能和睦相處、協作共事,對學生不能關心愛護、尊重理解,經常表現出唯我獨尊、自我中心、主管偏狹、多疑、懦弱等等不良性格。

  1.2教師心理健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教育部1991年第13號檔案中提到:"搞好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廣大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條件。"這既是理性思考的結果,也是對以往經驗的總結。當前教育實踐中大量事實說明,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學生的心理健康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聯,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決定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具體表現如下:

  1.2.1教師不健康的心態可能直接導致學生的心理障礙。教師不健康的心態,尤其是喜怒無常的情緒狀態和暴躁乖戾的性格,常常會造成學生心理障礙的直接原因。一個不能自制的脾氣、嚴重的憂慮、極度的偏見、凶惡不能容人,諷刺刻毒或習慣性謾罵的教師,其對於兒童心理健康的威脅,猶如危險傳染病對兒童身體健康的威脅一樣嚴重。

  1.2.2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會影響正常的師生關係。師生關係是影響學生心理狀態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講道理,恐怕每個老師都會說學生和老師應該是平等的合作關係,但實際上,並不是全部老師都能夠讓學生產生這種感受的。

  1.2.3 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個別教師不健康的心態有時會影響學生的態度,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成績不良是同教師消極的態度有關的。

  2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

  教育觀念是人們對教育基本問題的系統認識或看法,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決定著他們的教育態度和行為。教育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都可以從教師不正確的觀念中找到原因。其中最突出的問題表現在學生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方面。

  2.1 教師的人性觀與學生觀。教師怎樣對待學生,取決於教師怎樣看待學生,尤其是教師怎樣理解學生與教師的關係,這就是教師的學生觀問題。學生觀是指對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地位、作用等本質特徵和基本屬性的認識和理解,發展觀是指對學生成長髮展過程中根本動力和內外因素的認識。人們從不同角度出發,對學生的本性和發展動力有著不同的理解,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學生觀和發展觀。在教育實踐中,這些不同的觀念對教育者的教育行為具有不同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幫助老師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發展觀:

  2.1.1 尊重學生人格。學生是有獨立人格的人,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這一觀點在口頭上是無人反對的,但在實際上正能做到這一點的老師並不是全部。

  2.1.2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教育的弊端就在於忽視了人的獨立性和能動性,忽視了人在成長髮展過程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看不到人是能夠參與和影響自身發展方向的,忽視了每個人都具有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基本需要。其結果,使學生在受教育和成長過程中失去了應有的愉悅體驗,獨立個性、主體意識、創造精神受到嚴重摧殘。

  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具有主體意識和創造精神的人。這要求我們必須把學生視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教育過程成為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展的過程。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轉變陳舊的發展觀。

  2.1.3 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多元的系統,每一種事物都有它的存在價值。我們既需要參天大樹,也需要柔嫩的小草。教育為社會培養的人才也應符合社會生活對不同型別人才的需要,何況人本來就存在普遍的差異,世上沒有完全相同人,他們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價值。這本來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是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卻很少尊重學生的差異性,硬要用一把尺子去測量所有的人,這是很不合理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個別差異可以表現在許多方面:如能力的結構上、能力的型別上、能力的水平上等。在不同的方面只要能充分開發自己的潛能,都可以達到較高的水平。教師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善於發現和培養學生的長處。   2.2 教師的教育價值觀與質量觀。

  教育價值觀是指人們對教育功能與價值的理解和認識。不同的教育價值觀會對教育質量觀產生直接影響。教師必須形成正確的教育價值觀與質量觀,才能自覺推動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當前理解教育的價值與功能重點抓以下幾點:

  2.2.1 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是使人類文化得以延續的工具,是繼承、弘揚文化遺產的手段,同時又是影響主流文化的主要途徑。因此,學校必須發揮好文化遺產的傳遞功能。這就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

  2.2.2 教育的經濟功能。教育作為上層建築,必然要為經濟基礎服務。教育為經濟服務的渠道主要有三方面:

  ***1***提高勞動者的素質。

  ***2***培養經濟建設所需要的人才。

  ***3***提高科技創新的水平。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教育的作用可以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為使教育能夠更好的發揮這一作用,當前的教育改革應在調整教育結構和提高學生適應能力兩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

  2.2.3 教育的政治功能。任何一種教育所培養的人都是有一定政治觀點和立場、符合一定社會道德規範的人。發揮教育的政治的功能,就是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使學生首先學會做人,做一個符合社會道德規範要求的人。

  2.2.4 教育的社會功能。教育使學生實現個體社會化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服務、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充分發揮這一功能,就必須面向社會需求設定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交往、學會生活,並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2.2.5 教育的發展功能。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基本條件,是決定個體發展水平的重要外因。教育要充分發揮這一功能,必須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途徑與方式等方面進行徹底的改革,體現系統性、靈活性、多樣性和個性化原則,使學生既能得到全面發展,又要學有特色、學有專長。當前,特別要在培養創新人才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2.3 教師的人才觀和評價觀。人才觀是對人才標準的理解和認識,教育者在人才觀上的差異會直接導致評價傾向的不同。在教育中我們應當尊重學生的需要、興趣、能力差異和自主選擇的自由,追求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統一,共性教育與個性教育的統一。

  3教師的世界觀與心理健康

  3.1教師的人生觀與心理健康。

  人生觀是價值觀中的核心成分,主要是指人們對生活意義的理解和對人生觀的認識,提決定著一個人會追求什麼樣的人生目標,同時也決定著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及其生活方式。人生觀的不同會對人們的心境產生長期而穩定的影響,因而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比如,以為人類和社會做貢獻為主要生活目標的人,會從自己的奮鬥中感受到生活的充實,從自己的奉獻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的心態比較容易保持一種積極進取和愉快、平和的良好狀態。為了防止消極人生觀的不良影響形成積極的人生觀,有以下幾條建議:

  3.1.1 賦予生活的意義,讓生活充實起來。人們每天的生活內容似乎處在是處在不斷地迴圈之中,就拿教師來講,每天都是吃飯 、睡覺、上課、下課,於是有人說:"真沒意思"。這裡就有一個對人生意義的理解問題。生活需要用"心"來感悟。我們不要期盼生活的每一天都會有新的感受。"平平淡淡""反反覆覆"就是我們的生活。

  我們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作為現代人,過好休閒生活,對提高生活質量,豐富生活的意義是不可或缺的。聽音樂、練書法、繪畫、下棋、打球、逛街、設計製作幾件衣服和小飾品,可以使我們感到生活的愜意。生活是多彩的,多彩的生活會給我們帶來好心情,會使我們感到生活得美好。

  3.1.2 追求淡泊的生活境界,少一點名利之心。我們中國人對名與利看得比較重,已將成為一種觀念沉澱在許多人內心深處了。如果少一點物慾,少一點名利之心,多一點精神追求,可以讓我們活的更充實,更有情趣。

  3.1.3 正確對待苦楚,學會快樂的生活。

  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有三部分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由遺傳習得的慾望組成,它受本能的驅使,遵循快樂原則行事。沉迷於吃 、喝、玩、樂之中,就是對本我不加約束的結果。痛苦與快樂只是一種感受,受人的價值觀制約,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

  3.2 教師的思維方式與心理健康。

  人的認知水平是決定心理髮展水平的關鍵因素,正確、合理的思維方式是心理健康發展的前提。人一旦陷入思維的誤區,就很容易造成認知偏差,從而導致挫折與困難。以下的認識誤區就是經常困擾我們的因素。

  3.2.1 不合理的比較方式。人們生活中總要與他人進行比較,但比較的結果常因比較的方式不同而大相徑庭。不合理的比較方式主要有:

  ***1***總是與所得多於自己的人比較

  ***2***一己之長比彼之短

  ***3***愛同身邊熟悉或身份地位與自己相當的人進行比較

  ***4***以自己的行為尺度和行為準則為標準與他人作比較

  3.2.2 情緒惡性迴圈的思維模式。"情緒不好-往壞處想-情緒更壞",這就是導致一些人情緒惡性迴圈的思維模式。要擺脫這種思維模式,首先從轉變世界觀入手,要有廣闊的胸襟和灑脫的人生態度。

  3.2.3 鑽牛角尖。

  鑽牛角尖,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一條道跑到黑"的人。這種人的思維特點是:單向的、封閉的、形而上學的、經驗性的、求同的。

  3.3教師的工作態度與心理健康。工作態度與世界觀、人生觀有著密切的聯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人,會把教育工作視為終生為之為之奮鬥的事業,沒有樹立起正確的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人,只是把教育工作作為謀生的手段,只是一種職業。"事業""職業"

  雖然只一字之差,但工作態度截然不同。

  如果我們把視教育為"事業"而積極工作的人成為A,把視教育為謀生的"職業"

  而消極工作的人成為B,對他們之間的區別可以做一下比較:   ***一*** 抱負水平和心理感受不同

  A.有崇高的理想追求,重精神生活,感到生活充實,有幸福感。B. 沒有崇高的理想追求,重物質生活,常感到精神空虛。

  ***二*** 主體性水平不同

  A.工作積極、主動,有創造精神,主體性得到了較好的發揮。B.工作消極、被動,平老經驗辦事,主體行為能很充分發揮。

  ***三*** 意志品質不同

  A. 工作不畏困難,能正確對待挫折,意志品質堅強。B.困難面前往往採取逃避的態度,受到挫折後容易退縮、消沉,意志品質薄弱。

  ***四*** 心境不同

  A. 不滿足現狀喜歡探索性工作,工作中感到有興趣,工作緊張也是一種享受,心經經常保持良好狀態。B.工作不思進取,沒有新意,從事的基本是重複性勞動,感覺枯燥無味,工作成了負擔,心境時常處於消極狀態。

  ***五*** 責任感不同

  A. 工作負責任,不攬工委過。B.責任心差,不但負擔責任。

  ***六*** 自我發展的水平不同

  A. 潛能能得到較好的發揮,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B. 潛能未能得到較好的發揮,沒有成功感,達不到自我實現的理想水平。

  在實際工作做中,可以通過有效的自我調節改善自己的工作態度:

  1. 培養工作興趣

  2. 增強自我效能感

  3. 使工作內容豐富化

  4. 要有一顆平常心

  從以上幾方面可以看出,轉變工作態度首先要轉變世界觀和人生觀。其次,要充分認識當代教育對人自身的發展,對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現代化經濟建設,科技文化發展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對教育工作意義的認識,瞭解教師肩負的歷史責任,增強榮譽感,以能做一名人民教師而自豪。再次,要努力向當代優秀教師學習,從他們的感人事蹟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斷的鞭策和激勵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昇華,自覺地轉變不正確的思想觀念,改變消極的工作態度。

  參考文獻

  [1]《教育心理學》,J.M索裡、C.W吉爾褔德著

  [2]《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賈林祥,《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6期。

  [3]《中國教育危機報告》,黃白蘭箸,中國城市出版社,2007版。

  [4]《學校心理教育》,陳家麟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

  [5]《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心理素質》,賈曉波著,中國和平出版社。2001版。

淺議心理健康與調適的論文
論心理素質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淺述心理健康重要性論文
心理健康重要性名言有些
淺談心理健康與成長論文
淺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淺論音樂教育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途徑論文
淺談幼兒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參考論文
淺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淺談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淺談中學生心理健康與教育論文